再過幾天楚雄州彝族年即將到來,
想想五天小假期是不是很開心,
但是你可知道彝族年是咋個過呢!
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
庫斯(彝語“過年”之意)啦,庫斯啦,彝家兒女過新年!阿爸阿媽樂淘淘,直把笑容寫臉上;阿哥阿弟忙起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阿姐阿妹著新裝,歡天喜地把門串。
楚雄彝族年過年時間
對于楚雄的彝族同胞們來說,今后三天可是他們一年當中最最重要的日子。班可以不用上,羊可以不用趕,但這彝族年卻不可以不過。
彝族年的舉辦時間不定,一般在每年11月中旬,由當地通曉天文歷法德高望重的德古推算決定。今年的彝族年時間是從12月20日開始,一般慶約一周時間。
三天庫斯年,帶你充分感受節日的隆重
頭夜——“覺羅基”
就像漢族人民極其重視“除夕”這個日子一樣,彝族人民也非常看重新年前的頭天晚上。他們會準備好年貨、節日柴草,還要搞好房內外衛生,干干凈凈迎新年。
彝族過年,對于過年豬特別講究。不能選用種豬、老母豬、花毛豬和獨生豬,過年豬的大小、肥瘦,被視為是否富有和勤勞標志。總的來說,越肥大越好,這樣可得到村寨里人的贊揚,而且可以讓祖先保佑兒孫幸福。
第一天——“庫斯”
殺年豬
殺過年豬時,召集村里的小伙子按照年幼輩分開始挨家挨戶殺。院壩里生火,主人要先斟一杯酒在祖先靈位前敬祭,還要各斟一杯酒敬殺豬的小伙子們,以示尊重。
祭祀祖先
豬剖開肚后,取出膽、脾以卜吉兇。再取少許肝、脾、肉放在火塘中燒熟加上生豬的頭及整個前肢,由男主人置于祖先祖位前祭獻,同時口中念一些祝詞,彝語稱為“松母吉取”。
過年飯吃什么?
坨坨肉
著名的坨坨肉,也是彝族人民重大喜慶日子常見的桌上客。將豬肉宰成每塊重達二三兩的坨子后煮熟,不下任何佐料,肉熟后撈起,再撒蒜水、鹽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其味鮮美,注重火候,若非庫斯年、火把節這樣的重大日子,現在的彝家一般都不輕易做此菜了。
蕎粑
將蕎面摻水適度調后,倒人熱鍋中用微火煎成餅,然后再放在火塘邊烘烤熟或在火灰中焐熟,用蜂蜜蘸食。其特點是清香甘甜,細爽而有回味,便于食用、攜帶,貯存亦不會有異味。
豬肉制成的臘肉和火腿
殺掉的過年豬,除了送人和留著招待客人的,其他部位都要做成臘肉慢慢吃。特制的臘肉皮香肉美,香味無窮。楚雄、昆明郊區、宣威的彝族人殺豬后還要自腌火腿,其中數宣威的火腿最牛掰。
八寶飯
八寶飯是以香糯米為主,加冬瓜蜜餞、大棗、蓮子、皂角米、桂元肉、洗沙、藝麻、紅綠絲、核桃片、艾苡仁。豐富的餡料,軟糯香甜的米飯,預示著來年一個大豐收年。
第二天——“多博”
第二天的內容主要是耍新年,玩法也別開生面,各有情趣。
早飯后,各村寨的小伙子和姑娘們,穿上新裝匯集在山崗或壩子上開展活動,一般有賽馬、唱歌、摔跤、斗牛、斗雞、斗羊等活動,整個場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時候年輕人還喜歡玩這種“磨兒秋”的游戲。
(令人激動的斗牛大賽)
(一群人在興致勃勃地玩“磨兒秋”)
(晚上的篝火晚會)
這一天吃什么?
心肺三鮮湯
早晨雞叫時主人就要起床做心肺三鮮湯。將心肺搗爛,放在鍋里將油熬出來后,放入水加豆芽、干(鮮)筍等,做成三鮮湯。早晨起床后全家人就要享受這頓三鮮湯的美味。
豬前蹄
對于彝族人民來講,豬前蹄可是送給小孩子最好的祝福禮物。在宰割豬肉時便要先割下豬蹄送給小孩。前腿給男孩,后腿給女孩。在第二天,孩子們就帶著自己煮熟或烤熟的豬蹄和精美的小蕎耙,歡聚在野外聚餐,這也是他們節日里最開心的事。
第三天——“搏基”
意為送走祖靈,因為各家各戶天不亮就要起來準備歡送儀式。把飯炒成油炒飯,煮過的肉再煮熱,燒過的再燒一次,和其他食品一起盛在餐具中,再分別放上刀和匙子,斟杯酒,由戶主一一拿在手里從火塘上面轉三周祭放在神臺上,象征著祖宗們離別前要食用。
準備的飯和其他食物家里所有的成員都要吃。然后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開始成群結隊地拜年。喊到哪里,吃到哪里,就喝到哪里,唱到哪里。真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彝族年最快樂的時光了。
3天的年過完以后,彝族人就要背上大塊的豬肉膀子(一般分成三、五、七塊),酒、糖、千層餅、炒面、雞蛋等到岳父岳母家拜年。彝族新年氣氛將持續整整一周,整個10月份彝族人都沉浸在年節的快樂之中。
彝族年,遠方的游客大姚歡迎您
彝族歷來是一個好客的民族,不僅在內部有著傳統的友愛互助的風尚,和其他兄弟民族亦友好往來。彝族年期間,他們還習慣將附近兄弟民族的朋友請來。主客席地而坐,邊飲酒邊吃肉,邊敘情,情同手足。若也想感受一番彝族新年的熱鬧,那趁早出發吧。去之前,記得學會下面這兩句彝族話哦!
“孜巴朵!”(干杯~)
“孜瑪格尼!”(祝您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