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接診過一個患者,女性,46歲。主要癥狀是左側頭部疼痛,最開始服用緩解頭痛的西藥,后來又服用一些具有活血止痛、舒筋通絡的中成藥,但是不太管用。頭疼的癥狀仍舊持續,于是經朋友介紹找到我這里。 把過她的脈后,發現她的脈象左弦右弱,是典型的肝郁克脾的脈,舌淡紅,兩邊有褶皺,苔薄白。再一詢問,這位患者經常手腳冰涼,偶有胸肋脹痛的癥狀出現。由此判定她頭痛的根源在于肝郁氣滯。
我們中醫上講,“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意思是氣和血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氣滯會導致血瘀,血瘀反過來也會加重氣滯。如果氣血無法推動到四肢就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血瘀氣滯的話氣血就無法上行于頭部,于是就會出現頭痛。
我們的肝臟具有強大的生理功能,既主疏泄又藏血,所以調理肝臟,梳理肝氣,需要氣血兼顧。
其實她的這種情況,一張名方就能搞定,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出來。
柴胡疏肝散
這個方子出自《證治準繩》,是治療肝郁氣滯癥的專方。它是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的基礎上,加陳皮、川芎、香附而成。
#組成
陳皮、柴胡各6克,川芎、枳殼、芍藥各4.5克,炙甘草1.5克,香附4.5克。【劑量僅供參考】
#功效主治
具有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作用,主治頭暈頭痛、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或者易怒,噯氣,腹脘脹滿,脈弦。
#方解
柴胡——君藥
方中柴胡,味苦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調肝氣、散郁結的功效??嘁孕怪?、辛以行之,可以疏理氣機。使人體的氣機通暢而沒有郁滯,具有疏肝理氣、解郁的作用。是方劑組成中核心部分。
川芎、香附——臣藥
香附味苦辛,苦以泄之、辛以行之,可以疏理氣機。而且香附被稱為氣中之血藥,除了使人體的氣機通暢而沒有郁滯,具有疏肝理氣、止痛的作用。還可幫助血液運行通暢,氣血雙調。
川芎味辛,疏肝解郁。是血中之氣藥,行氣活血、行而不守,性走竄,止痛效果好。善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與香附配伍,行氣活血齊頭并進,一起助柴胡的疏肝解郁作用;
陳皮、枳殼、白芍——臣藥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是中醫治療肝膽病、脾胃病的一大宗旨。肝氣不舒,最喜歡滋擾脾胃,所以方中加入陳皮。
陳皮可以理氣行滯、和胃,還能化濕。醋炒以引入肝經,配合柴胡的疏泄,使疏泄不至于太過,以免引起胃部不適。
枳殼,理氣而不傷中??嘁孕怪?、辛以行之,可以使行氣化滯,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枳殼與柴胡配伍,柴胡主升,枳殼主降,一升一降,使氣機運行順暢。
白芍,能柔肝養血,緩急止痛??梢跃徑獠窈氖枭?,川芎的走竄,防止其太過。
炙甘草——使藥
炙甘草為使藥,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使其各歸其位,各司其職。防止各種藥物的太過。甘草與芍藥并用,可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諸藥合用,配伍得當,共奏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之功。君、臣、佐、使的功用各有所長,也各有所偏,通過合理的配伍,增強或改變其原有的功用,調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減緩其對人體的不利因素,彼此相互配合、制約,以使藥品發揮最大功效。
#組方特點
1、疏散肝氣的同時,可以保護肝陰、不傷其陰;
2、疏肝理氣的同時,不忘行血,使血隨氣行,增強理氣止痛效果;
3、見肝之病,當先實脾,疏肝理氣的同時兼顧脾胃,防止疏肝太過影響脾胃運化的功能。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肝郁氣滯這個詞,其實情緒不穩定、睡眠質量差等都與肝郁有著密切聯系,大家也不要覺得肝郁是小毛病。肝郁時間久了,就會氣郁化火,出現肝氣上逆、肝火上炎等情況。
中醫講究辨證,就拿肝郁來說,不同階段和不同體質的人用量也有區別。如果你有肝郁氣滯的癥狀,或者不清楚自己的癥狀屬于哪種,可以和我說一說,我來為你辨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