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水產養殖的都知道一句老話,叫“養魚先養水”,可見水質對于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要想把一塘水調好,肥水是關鍵的步驟。只有把水質調節到一個合適的“肥度”,那么水體里才能生長繁殖出大量的有益藻,而通過這些有益藻類來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同時有益藻還能吸收轉化池塘過多的有機質,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水質指標。肥好的水還能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不會使水體指標變來變去,從而減小水質突變給養殖動物帶來的應激反應。
池塘肥好水后,養殖過程中還需要對水質進行調節,特別是到了高溫天氣,做好預防工作,防止出現倒藻現象,可以定期的添加微生物制劑,例如光合細菌、復合芽孢桿菌等。
要想保持養殖池塘水質的穩定,改底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養殖的中后期,大量的糞便以及過多的餌料投喂,導致了池塘底部形成黑泥、臭泥,水質也受到了污染。所以,定期的改底不工作不能少。
以上幾點就是關于水產養殖過程中調好一塘水常見的措施,只有長期的讓水保持在“肥、活、嫩、爽”的狀態,那么養殖病害才會大大減少,養殖業才能順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