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是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深受讀者的喜愛。這里面不僅有眾多的人物,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也有令人心馳神往的武功。其中的“逍遙派”,更是極為了得。他們有“長春不老功”,天山童姥能夠返老還童,無崖子九十多歲了還“面如冠玉”,李秋水近九十了,還像只有四五十歲一樣。
逍遙派的最大特點是,“不散功就不會死”,這顯然有點長生不老的意思。而“北冥神功”能夠吸取別人的內力,“凌波微步”能夠在重重包圍之中安然脫險,“小無相功”能夠使得學武事半功倍,“天山折梅手”能夠“化盡天下武學”,這無疑都有點“開掛”的嫌疑。超級云控
“逍遙派”這些匪夷所思的武功,讓那些一步一步練武的人情何以堪?他們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勤奮練成的功力,可能還不如人家半個時辰所能得到的,如段譽、虛竹。他們引以為傲的精妙招式,在“逍遙派”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劍神”卓不凡就是典型代表。
所以,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其實已經到了玄幻的邊緣。一般認為玄幻小說一詞為香港作家黃易所提出,意指“建立在玄學基礎上的幻想小說”。玄幻小說“不受科學與人文的限制”,“涉及超物理的或超經驗的東西”,“任憑作者想象力自由發揮”。
《天龍八部》中有不少這樣的因素,“長生不老”是最大的一點,違反了自然規律。不平道人的“凌空憑虛”,有點違反了重力的樣子。李秋水的“白虹掌力”能夠轉彎,“曲直如意”,這也與常識不符。慕容家的“斗轉星移”,雖然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意思,但并不是那么簡單,情形也完全不一樣。
但是《天龍八部》不是玄幻小說,玄幻小說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不受時空”的限制。可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是有具體的歷史背景的,里面還有一些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所以,《天龍八部》是在歷史的基礎上,加以想象,它有些“違反了自然規律”的現象,但并不是完全的幻想。
這其實也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一大特點,將故事放入歷史背景之中,《天龍八部》如此,《射雕英雄傳》如此,《碧血劍》如此。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里,其實只有《笑傲江湖》、《俠客行》時代背景不明。
因此,初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點章回體小說的意思,跟《隋唐演義》、《楊家將》有些相似。但它們想象得更遠,大部分人物都是虛構的,故事情節也是虛構的。所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不是傳統的演義小說,也不是現在的玄幻小說。
但《天龍八部》確實已經到達了玄幻的邊緣,里面有些超乎尋常的想象。本人不喜歡讀玄幻小說,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卻愛不釋手。感覺金庸先生的這些“想象”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里面的人物也跟現實世界的人物一樣,具有喜怒哀樂,無論武功有多高,也有很多“求不得”的東西。
天山童姥、李秋水愛無崖子而不得,無崖子欲報仇而不得,虛竹欲出家為僧而不得,他們武功再高,也有不如意的時候。正如金庸先生在序言中所說,“我寫小說,旨在刻畫個性,抒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讀者不必過分推究某些夸張的武功描寫,有些事實上不可能”。所以,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里,武功只是一種“載體”,一種“形式”,而人性才是其本質。
《天龍八部》無疑是金庸先生想象力最豐富的小說,這也是它能得到讀者喜愛的原因。而以“玄學”為基礎的玄幻小說,能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比“魔幻小說”還要玄幻,已經接近于神話小說了。《天龍八部》終究還是武俠小說,雖然有少量玄幻的味道,但這只是加大想象的結果而已。金庸先生讓“開掛”的逍遙派迅速消失,想來也是不想讓小說在“玄幻”的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