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獨站在人性的角度分析,毫無疑問,朱祁鎮是一個好人。
提起胡善祥,不得不說一下她與朱瞻基、孫氏(即后來的孫皇后,朱祁鎮的生母)三人的感情糾葛。
可是,當朱棣給朱瞻基選皇太孫妃的時候,采納了司天監的意見,根據司天監的觀察,最終濟寧府的胡善祥成為太孫妃。
對于朱瞻基來說,一邊是青梅竹馬的孫氏,一邊是從未見過的胡善祥,他的心思自然在孫氏這邊,再加上胡善祥經?!坝枌А彼?,而孫氏則一味順承,三年后,胡善祥便因為沒有子嗣而被廢后,成為一名道姑,賜號靜慈法師。
雖然被廢,但是她婆婆,也就是朱瞻基的母親張氏很喜歡胡善祥,經常把她叫到乾寧宮去陪伴,內廷舉辦宴會的時候,也讓她坐在皇后的位置,這樣一來,更是讓孫氏氣憤不已。
天順七年,朱祁鎮對其改葬,恢復皇后謚號,但不祔廟。
土木堡之變后,朱祁鎮成為也先的俘虜。
消息傳回京師,他的母親孫太后想用銀子將其贖回,于是發動宮中募捐,錢皇后將自己的首飾全都變賣一通,但是,瓦剌人收到錢財后并沒有放人。
錢皇后鉆進了牛角尖,堅持認為是自己這個皇后失德才導致明英宗“北狩”,于是日夜禱告。
一年后,明英宗終于被放回來,不過,皇位已經被朱祁鈺坐穩了,等待朱祁鎮的是在南宮近七年的囚禁生活。
在這幾年中,為了生活的好一點,錢皇后經常做女紅以換取點零花錢。
七年后,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之變,朱祁鎮復辟。
沒想到的是,這一建議遭到了朱祁鎮的斷然拒絕,錢氏再度被立為皇后!
在北京市東城區祿米倉東口路北,矗立著一座明代寺廟------智化寺,它本是王振為報朱棣、朱高煦、朱祁鎮三代君王恩情而建,在土木堡之變后,它成了祭祀王振的家廟。
隨著近年史學的研究進展,關于王振的爭議越來越大。
土木堡之變,六師盡喪,天子蒙塵,面對這種災難,王振顯然有責任,但不應該是全責。
王振早年進宮,“太宗文皇帝眷愛”,朱棣為此破例讓他“得遂問學”,后來去侍奉朱高煦,又因其“小心敬慎”被“委以腹心之任”。
很多人認為,朱祁鎮之所以御駕親征,無非是和王振出去游玩而已,但事實還真不是這樣。
1449年,瓦剌南下。
6月17日,朱祁鎮下令大同防線將領“相機剿殺”;
6月30日,在京營中挑選出四萬五千人馬開赴大同、宣府,以增強宣大防線;
7月11日,瓦剌兵分四路南下,分別為遼東、大同、宣府、甘州,對明朝形成壓頂之勢;
7月12日,明軍與瓦剌在陽和城外展開激戰,明軍全軍覆沒,總兵官武進伯朱冕、駙馬都尉西寧侯宋瑛戰死,只有石亨逃了出來。
御駕親征勢在必行。
二十余年的主仆關系,他們已經建立了身后的感情。如果當年確實是王振“逼脅”朱祁鎮出征,那么,在他復辟后,再給他立廟,這就匪夷所思了,至少在邏輯上說不過去。
為他立廟,也正是朱祁鎮對王振的一種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