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安徽滁州市地震局掛牌成立“藏獒宏觀觀測點”,5條猛犬正式上崗。滁州地震局局長在介紹這些新部下時表示,藏獒感覺靈敏,非常適合來預報地震。他舉例說,距離觀測點1千米外有人放炮采石,藏獒在炮響前20秒就開始狂吠,屢試不爽。如此看來,這些大狗真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但后來人們發現,原來“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幾百年前,歐陽修大人正是在滁州峰回路轉發現了小亭一座,遂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這幾條據說價值百萬的藏獒,實際上是當地地震局招商引資的產物。
然而,盡管滁州的藏獒預報地震被證明是一場“騙局”,但隨后深圳市地震局和北京市地震局也都相繼在當地野生動物園建立了宏觀地震觀測點。難道動物真的能預報地震嗎?
各種驚擾都可能使動物表現異常
動物能預先感知地震,這種說法由來已久。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場大地震把希臘的海利斯城(Helice)夷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紛紛遷出城外。我國唐朝的《開元占經?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鳴,地方屠裂”的記載。可以說,幾乎每次地震幸存者的回憶中,都有動物異常行為的報告——魚亂跳,雞不下蛋,蜜蜂不回巢,各種寵物焦躁不安…
的確,很多動物擁有比人類敏感得多的感覺系統。蝰蛇可以感知紅外線;大象和鯨可以感知次聲波;狗不但嗅覺靈敏,更可以聽見超聲波……很多動物,尤其是穴居動物對震動十分敏感,所以即使你躡手躡腳,老鼠也總是能輕易感覺到你的接近而逃之夭夭。
正是由于這種對震動的極端敏感,使得許多動物在地震前會表現異常——因為很多大地震來臨之前,會有多次規模很小的前震,驚擾了那些對震動敏感的動物,使它們倉皇逃竄。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地質調查局曾經發起過幾個關于動物異常反應與地震的研究,結果“沒有找到二者間可信的聯系”。確實,動物們因為受前震影響而表現出的異常反應,也完全可能因其他影響而表現——諸如天氣變化、饑餓,甚至附近開過的一輛卡車,都可以引起動物相似的反應,養過寵物的讀者恐怕都見識過自己的寵物莫名其妙發脾氣吧。
所以,如果動物們隨時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行為異常,而不僅僅是因為地震,那人們怎么能夠根據它們的某一次異常來預報地震呢?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一次謊報地震所造成的損失,絕不亞于一場真正的地震。
而且,實際上,動物們也沒有可能發展出一套專門用來躲避地震的特殊本領。因為對于一個動物個體而言——包括人在內,地震是一種極小概率事件。至于那些壽命很短的動物,比如老鼠,在它的生命周期內遭遇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基本為零。為了一個概率幾乎為零的事件特別準備一套復雜機制是極端浪費的。這就如同生活在電氣時代的現代人偶爾會遭遇觸電的意外,可是人們沒必要為此天天穿著厚重的絕緣服生活。
重大事件造成特殊心理效應
如果動物并不能真的預報地震,那么為什么歷年來地震幸存者都會紛紛報告動物行為異常呢?這其實是一種被稱為“心理聚焦效應”的常見心理學現象:當人們遭遇諸如地震這樣的重大事件后,往往能更清晰地回憶起事件發生前經歷的事情。其實所謂的“異常”時常發生,只不過平時人們都不會去觀察、記憶。
另一種常見的現象則是傳言。有一個傳言是,2004年那場印度洋大海嘯過后,人們幾乎沒有發現動物的尸體,因為它們都預先躲開了。然而泰國普吉島流浪狗基金會的志愿者帕克(Margot Homburg Park)說:“許多狗被巨浪吞沒。我在距離海邊500米的院子里有9只狗,我沒有注意到它們有任何異常行為。我丈夫在早上8點感覺到地震,但是狗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實際上,當人們面對著尸橫遍野的慘景,還會注意到一條狗的尸體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