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百香果春種的高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現整理百香果春種管理9大要點,供大家參考:
選地很關鍵,選擇大于努力!首先要查閱當地歷年天氣情況,包括年平均溫度、最高和最低氣溫、臺風、霜凍發生概率等,以降低種植風險和防護成本。
大面積種植百香果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土層深厚、pH值5.5—6.5的緩坡地為宜。水田有保水層,如種植百香果,要挖深排水溝、高墩種植。
除此之外,選地還要考慮交通、灌溉水源、用電、當地村民民風等因素,注意遠離工廠以及污染水源,避免百香果的生長受到污染。
準備種植前,要全園翻耕、曬地,太陽暴曬兩個星期以上,翻耕暴曬后可以降低病蟲基數。酸性偏重的果園,可撒石灰或白云石粉200斤/畝調節酸堿度,白云石粉成本低,還可以補充鈣鎂元素;貧瘠的地,要增施有機肥改土。
排水不良的地,須提前挖好排水溝。有條件的果園提前裝好噴滴灌,方便及時補充水肥。
百香果主栽品種目前主要為臺農一號、紫香和黃金百香果,選擇根系發達、長勢良好的健康種苗可以縮短緩苗時間和節省護理成本;可以提前2-3月將小苗換大杯,在網棚里育成60—80cm的大苗,大苗移栽成活率更高、可盡早上市。
根系弱的苗,會影響生長速度
窗簾式一般100—120株/畝,密植可以提高到160株;籬笆式特別是種植黃金百香果,為提高第一批果的產量,建議密植到200—300株/畝。
搭架方式應根據臺風概率、人工、地形等因地制宜選擇,有條件的建議請專業搭架隊,更加安全牢固。
春種時間一般是2月—4月,氣溫穩定在10℃以上移栽,提前查看當地天氣預報,做好工作計劃。
按預定行株距種植,如前作也為百香果,最好不在老穴位置種植。不能種太深,埋土高度應和杯土持平、不宜超過杯苗土1cm;小心動作,避免傷根。壓實土后淋足定根水,澆水時一定要淋透。另外可以在莖基周圍鋪放報紙,起到保濕防草目的。
種苗移栽前要進行煉苗,最好把種苗按高矮、大小和根系好壞進行分級,壯苗和弱苗分開移植,方便日后田間管理。
底肥放有機肥5—20斤/株,可以增加鈣鎂磷肥和微生物菌肥;苗期以養根為主,可用一些腐殖酸、海藻酸等產品。除補充氮、磷、鉀三大元素外,還需補充鈣、鎂、硼、鋅等中微量元素;各地天氣和土壤肥力不同,應根據百香果長勢來判斷各營養元素是否需要調整,不宜機械地照搬別人施肥方案。
幼苗定植成活后,在幼苗期應插立小竹稈,及時綁蔓引導上棚。通常只留1條主蔓上架,及時將主蔓的側芽去除,利用徒手方式進行,避免修剪工具傳播病毒病,不及時摘掉側芽會影響上棚速度,浪費營養。
沒有及時引蔓和除側芽
管理百香果園,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就是果園雜草瘋狂生長,割了一茬又一茬,除草費用不少。除草方式很多,人工、割草機、噴除草劑(草銨膦)等等,也可以提前鋪透氣性好的防草布,減少后面人工。
老園可以用惡霉靈灌根,預防土傳病害。幼苗期主要防老鼠、地下害蟲(蟋蟀等)咬根,防薊馬和蚜蟲等,提前預防病毒病。
百香果幼苗被蟋蟀咬斷
百香果春種,又是一年忙碌的開始,種百香果是辛苦的,果農很不容易,所以收購商要盡量讓利于果農,只有種植戶有錢賺,產業才能健康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