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關注護膚品的成分,會發現到很多成分名稱中含有“酸”,這些“酸”對肌膚究竟有什么效果呢?
01
加快皮膚代謝的酸
果酸
從水果中提取的各種有機酸,是存在于多種天然水果或酸奶中的有效成分,包含葡萄酸、蘋果酸、柑橘酸及乳酸等,能夠促進表皮細胞的活化與更新,降低角質細胞間的凝結力,并使老化細胞能順利脫落,避免不正常的角質堆積。
水楊酸
不同于果酸等其他酸類具有水溶性特征,水楊酸是一種脂溶性有機酸,它的作用往往只停留在肌膚的表層,不會滲入真皮層發揮作用,所以刺激性更低,敏感肌膚也可以安心使用。
02
有保濕功效的酸
玻尿酸
玻尿酸也叫透明質酸,是公認的天然保濕小能手,吸水能力特別強,三維立體蜂窩網狀結構,可以輕易地把水容納住,就像是一個大海綿,1g的透明質酸能結合6公斤的水。
透明質酸的保濕能力是和它們的分子量分不開的,分子量越大越保濕效果越好。高分子量透明質酸通過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透明的水化膜,阻止皮膚內部水分蒸發而達到保濕目的;分子量低的透明質酸在低濃度的時候沒有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但是能夠增加皮膚水分含量。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保濕效果,一般會將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一起配制使用。
泛酸
泛酸是維生素B族的一員,屬于維生素B5。泛酸對皮膚有比較好的保濕作用,同時也能促進皮膚傷口愈合。這主要是因為泛酸在細胞中會轉化為輔酶A,輔酶A在體內很多過程都發揮關鍵作用。
但是泛酸的弱點在于它是極易溶于水的成分,反而不利于皮膚的吸收。泛醇是個非常穩定的物質,泛醇進入皮膚下代謝為泛酸,從而起到保濕的作用。
03
美白、抗氧化的酸
傳明酸
傳明酸經常出現在日系的美白產品中,它本身就有抗炎功效,也是穩定又溫和的抗酪氨酸酶成分,是其他美白成分好搭檔。
但是如果是注射型或內服型傳明酸,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護膚品外用時已經控制用量。
抗壞血酸
抗壞血酸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維生素C”的活性物質。
VC 是個再強大不過的成分,只要條件適宜,可以同時做到美白、抗氧化、抗老化(刺激膠原蛋白合成)。
不過,VC非常容易氧化、開罐起就在降低功效,所以不適合直接添加在護膚品中,一般都是做成粉末狀或者是性質穩定的衍生物,比如抗壞血酸酯鈉(SAP)。
煙酸
煙酸直接用到皮膚上刺激還是很大的,一般在護膚品中需要先轉化為煙酰胺再來發揮作用。
煙酰胺最大的作用是美白,大量的醫學證明 5% 的煙酰胺才會有美白的作用,平時使用一般都是從低濃度開始用,慢慢增加濃度。
鞣花酸
雖然說它是以“酸”結尾的,但其實是酚類化合物,是公認的有效美白成分之一,能很好地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斷黑色素的形成,達到美白和淡斑的效果。
鞣花酸還有一個特點,它能夠捕捉自由基(也就是引起皮膚老化的一種物質),預防皮膚老化。
04
復合型功效的酸
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統稱,具體的成分各自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在護膚品中,氨基酸一般作為天然保濕因子(NMF),對肌膚的保濕和穩定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形成抗衰老成分多肽。
氨基酸表活是用天然來源的脂肪醇作為親油端,加上氨基酸的鹽類作為親水端來達到表活所要做到的“鉚釘”功能的,實現清潔效果。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還有一個不常見的名字叫“壬二酸”。這個成分最先出現在祛痘的產品中,很容易滲透皮膚,殺死痤瘡丙酸桿菌(致痘的兇手之一),功效相當于結合了抗生素與果酸/水楊酸的功效,還能舒緩皮膚。
杜鵑花酸同時也有著不錯的美白功效,一定濃度的杜鵑花酸,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但是容易引起皮膚敏感。
阿魏酸
阿魏酸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成分,具有非常強的抗氧化能力,還兼具美白和緊致皮膚的功效。
阿魏酸能吸收波長為290~330nm的紫外線(主要為UVB),所以用于防曬產品中,一面吸收大部分紫外線,一面撲殺漏網之魚產生的自由基。在一些醫學護膚品的應用中,阿魏酸一般都是作為穩定劑來發揮作用的。
總結
這些成分都功效突出,但是皮膚畢竟還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體系,護膚也是個持久戰,只有充分的了解了各種“酸”的作用,才能判斷哪些是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