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番茄種植面積很大。當前,番茄正處于點花坐果階段。有不少群友近期反應,種植的番茄出現弱花、坐不住果、座果率低的情況。番茄為何不坐果?番茄坐果速度慢甚至不坐果,應該如何應對呢?
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花器官缺陷,從而引起落花落果。資料顯示,番茄在夜溫低于15℃、日溫高于35℃時會引起大量的落花。番茄適宜的開花授粉溫度為25-30℃,而夏季溫度通常在30℃以上不利于授粉坐果。
應對措施
(1)要控制好花期的溫度,使白天溫度在28℃左右,不要超過34℃,夜溫控制在18℃左右,不要超過20℃。
(2)溫度過高時建議使用遮陽網或降溫劑進行降溫。
(3)但在早晚棚內溫度適宜番茄生長,應及時揭掉遮陽網。棚內最低溫度降到15℃以下時,就應及時覆蓋草簾進行保溫。
夏季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容易造成植株旺長,最終引起落花落果,特別是陰雨天氣會加重落花落果。主要發生在第1-2穗花序上,因此要注意控制。高溫環境導致植株徒長,營養失衡葉片制造的有機養分主要供應莖葉導致花芽營養不足,瘦弱。特別是遮蔭過度時,植株處在高溫弱光的環境下,更容易出現不坐果的情況。高溫環境下晝夜溫差小,植株呼吸消耗過度,有機營養儲存不足,也會導致花芽分化不良,坐果不良。有些農戶為減緩空氣流通避免病毒病蔓延,不開底風,棚中晝夜溫差小大大加重了不坐果的癥狀。
應對措施
植株一旦徒長,菜農要及時采取控溫、控水、控肥的物理措施和化學措施控旺。
(1)可采取上遮陽網、加大底風的排放量以及小水勤澆的方式。
(2)其次,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再次控制旺長,以提高坐果率。
(3)人工控旺,用樹杈將植株向同一方向推倒、傾斜,起到抑制植株頂端優勢向上拉伸的趨勢,達到控旺的目的。
(4)化學控旺,最后可以采用番茄促控劑、葉綠素等化學藥劑調控,達到控旺的效果。
番茄開的花本身就弱小,所用坐果激素濃度低也容易落果。
應對措施
(1)掌握準確的使用濃度:點花藥的使用 ,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可適當降低點花藥的濃度,即同樣的藥可適當增加水量,可促進開花坐果。一般來說,11月至翌年的2月,溫度較低時,使用濃度可高一些;3月至10月,溫度較高時,使用濃度要低一些。
(2)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在晴天上午8-10時,用毛筆蘸取少量藥液,在剛剛開放的雌花花蒂處點一下或輕輕涂抹于花梗上。如果棚內溫度較低,開放的雌花較少,可以每隔2-3天點一次花;如果溫度較高,雌花開花較多,可每隔1天或天天點花。
植株的營養狀況將直接影響到蔬菜花柱的長短和果實的發育。第一方面越夏栽培的番茄由于溫度高,菜農朋友通常澆水過度,導致漚根根系不良,特別是苗期過量澆水,根系浮在土壤表層根力弱;第二方面根系適宜的生長環境為20-25℃,夏季的高溫環境會加劇根系的老化導致根系不良。第三方面由于連作栽培,加之長時間施用化學肥料,土壤板結、鹽漬化問題嚴重,致使根系活力下降,植物吸收營養能力不足,導致植株果實發育得不到充足的營養,而出現不坐果現象。
應對措施
(1)底肥使用要充足,配比合理,腐熟充分,并進行深翻,確保土壤條件良好。
(2)苗子定植后,要把重心放到促進根系生長上,多劃鋤,保持良好的土壤環境。緩苗水后,沖施生根劑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根系吸收能力,維持養分平衡,促進花芽分化。有了好的根系,養分吸收能力強,自然可以確保養分供應充足,減少缺素問題發生。
(3)吊蔓前后,還應注意硼肥補充,間隔10天左右,連續噴霧2-3次。西紅柿膨果盛期,在施肥上要側重磷肥、鉀肥,少用氮肥。實際生產中,有些菜農在西紅柿膨果期偏施氮肥,氮肥過量使用影響了鉀、鈣、硼、鎂等在土壤中的活性,從而導致果實膨果困難。
水分過多或過低均會造成落花落果。如土壤水分過多易引起徒長,造成落花;若水分缺乏造成土壤干旱,容易引起離層形成,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應對措施
在開花結果期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75%左右,并及時通風排濕,以降低空氣濕度,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左右。注意要小水勤澆,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地溫過高、井水過涼“炸”了根,可能引起黃葉等生理性病害。
部分地區由于缺硼也能引起番茄大量落花落果,因此要注意在基肥中施足。另外,西紅柿缺乏硼肥,容易引起花器官發育不良,導致花而不實 。
應對措施
在開花前一周,及時葉面噴施硼肥,以促進番茄花芽分化,保花保果。
番茄的前2-3穗留果過多,導致營養集中供應果實的膨大,上部落花落果嚴重。
應對措施
建議采取單干整枝,單株留5穗果以上。第一穗果可留3個果;第二至以后,每穗留3-4個果,要根據植株長勢和果實發育情況,決定第1(穗)果的去留和多少。適時抹去側芽并及時疏花疏果,保持果大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