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必不可少和各種性格、各種脾性之人打交道,有人攻于心計、城府極深,我們很難識破其內心真正想法;有人笑里藏刀、左右逢源,我們或多或少被其算計。人在世上走,哪有不走眼,擁有識人技能可以助我們自由馳騁人生征途,識人要識相、識相要識心,如何能夠駕馭識人技能呢?鬼谷子這三句話讓你無師自通、識破天下人。
第一,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面由心生雖會“以偏概全”,但它流傳至今并非空穴來風,在某些場合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鬼谷子這句話告訴我們:有相無心相自滅,無相有心相自生,一個人的內心往往反應在面相上,兇神惡煞面相未必是罪大惡極之人、老實憨厚面相未必是善良單純之人,通過觀察這個人的五官、表情就能參閱其對心。
同是其貌不揚者,有人相隨心滅、愈發丑陋;有人相隨心生、名揚天下。唐德宗時期的宰相盧杞相貌丑陋、雖有才卻善妒,根據《史傳》記載他的相貌:“體陋甚,鬼貌藍色”,說他相貌丑的像鬼一樣,史記之所以如此記載,更多的是他內心的丑惡,他嫉賢排才、排除異己、有才卻無德,內心的陰險放大了他外邊的丑惡,朝中大臣看到他時大多會不由自主地避開,他的“有心無相”讓大多數人直視了他的內心!
同是宰相的張九齡:才德兼具、耿直文雅、守正嫉邪、才華橫溢,皇帝對他信任尊重、百姓對他崇敬愛戴,他的“相隨心生”讓朝廷上下、黎民百姓看到了他的大公無私、衷心赤誠,即使張九齡相貌普通,但關于他的記載大多是“曲江風度、風儀甚整”等,這些遠超“體露陋甚”的盧枸!《舊唐書》:九齡文學政事,咸有所稱,一時之選也。所以在識別一個人時,外表作為參考,全面查閱他的性格特點才是重點!
2、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
很多人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會驚慌失措、亂了心智,甚至會有人在關鍵時刻丑態百出,而那些穩重自若之人不僅可以巧妙化解風險,也可以將其轉為機遇。這種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深沉從容、心寬腦細,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既不喜形于色,也不怒目相待。這種人是值得信任、深交之人,是可以托之以機密大事的。
范蠡作為春秋時期著名的經濟學家、軍事家、政治家,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建樹令人稱奇,以至于司馬遷稱他為:“垂后世,臣主若此, 欲毋顯得乎 ?與時逐而不責于人。”范蠡在助勾踐實現春秋霸業后,急流勇退、浮海入齊、遠離朝政、隱退山林,越王勾踐的“復國”途中,范蠡的作用舉重若輕,若他留下,在官場中想必會如魚得水、位高權重。
但他淡泊名利、低調沉穩,選擇了歸隱后的從商,在經濟、道家等方面相繼做出了重大貢獻。范蠡遇事“不美、又不惡”,勾踐、百姓對他情至托,可見此人品格高尚清澈!宋羅大經評價:范蠡霸越之后, 脫屣富貴, 扁舟五湖, 可謂一塵不染矣。
3、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
聰慧之人做事低調穩重、先做后說,“愚人”做事則是張揚高調,先說后做,智者做事“易如反掌”,“愚者做事難于登天”,鬼谷子這句話警示我們識人要先看“做事風格”,遠離不靠譜的“愚者”。近朱者赤,智者做事有條有序、目光長遠,愚者不計后果、急功近利,從他們的語言表達就能識別這個人的品行。
韓信和趙括都是熟讀兵書的大將,韓信統籌全部、用兵布陣結合實際,趙括善談兵法、狂妄自大。在檢驗實力的戰場上,韓信用兵如神、鮮有敗仗,趙括全軍覆沒、命喪沙場。 劉邵評價韓信:“膽力絕眾,才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司馬遷《史記》評價趙括:“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二人的不同性格造成不同結局,所以識人先要辨性格。
寧可不識字也要學會識人,鬼谷子這三句話讓你走遍天下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