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都的老師。”
這句話讓無數的年輕老師深深陷入迷惘,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以至自卑。有的人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同樣把許多學生置于水深火熱之中,被倔強不服輸的老師趕鴨子上架,苦不堪言。
而這句話這荒謬,其實根本不要用什么生理學、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去瞎掰,事實勝于“熊”辯,唾星四濺,不如以事實相見。
我知道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聽他老師說他數學上很糟糕。有一次,我遇到這個小男孩,就出了道題考他,問他13+8等于多少。他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才說等于21。我夸了一句“不錯”,又問8+13等于多少。他眉頭擰成一個疙瘩又想了一會兒,甩下三個字“不知道”,一溜煙跑了。
就這個小男孩,誰敢在他面前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現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抹殺學生的差別,搞一刀切。然而這卻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承認學生的差別。不承認學生的差別,就必然要趕鴨子上架。而所有的教育悲劇,莫不源于此。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這句鬼話不知騙了多少家長的錢。騙錢還不說,關鍵是害苦了無數的祖國的小花朵,把童年變成一片苦海。
試問人生的起跑線在哪里呢?
以前學校里曾流傳這樣一個笑話:六年級老師怨五年級沒教好,五年級怨四年級,四年級怨三年級,三年級怨二年級,二年級怨一年級,一年級怨幼兒園,幼兒園下面沒了,就怨孩子爹媽基因不好。
可是,孩子爹媽的基因又是哪來的呢?如果一代一代向上追溯,能一直追溯到地球生命的起源。
所以,哪有什么人生的起跑線啊,不過是培訓機構的忽悠而已!
實際上,教育專家并不提倡兒童過早學習文化知識。
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小時候非常聰明。身為教育專業人士的父母,為了防止她智力發展過早,從四歲時就開始人為干涉她的學習,不讓她與書本過多接觸,而是讓她出去玩。
現在的幼兒園,國家也不允許學習一年級的課程,要求以游戲為主。然而家長們卻急得不得了,于是培訓機構就發了財。
家長們要知道,教育是以人的生理發育為基礎的,國家的教育階段設計與課程設置,正是以兒童的生理發育為參照。
家長們更要知道,人生沒有起跑線,教育是慢的功夫,是系統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