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窺私探秘是人的一種本性,對于他人、他事、他物,人們總是想知道得更多。好奇心會驅動眼睛、嘴巴和大腦,去看、去問、去琢磨,甚至會采用一些非常策略,以達到探窺欲望的滿足。
不過也并非人人如此,只要修養達到一定程度后,即可用理智占用窺私的本能,從而不會像愛聞腥味的蒼蠅一樣,到處鉆裂縫的秘密之蛋,而尤其是對于朋友的秘密,君子無不避而遠之。
小說《三個火槍手》中就塑造了這樣一個君子。
2
《三個火槍手》是大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大仲馬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在西方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他實際上只是一個通俗小說作者,善于發掘歷史上的宮廷秘聞,以之為內核加以構思敷衍,類似我國武俠巨匠金庸的七分小說三分史,其作品雖然非常受民眾的歡迎,但是藝術水平卻并不太高。
就《三個火槍手》這部書來說,以法國王后與英國白金漢公爵的秘密愛情為核構思而成,除了情節稍微曲折一點,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還算鮮明,其它則實在是平淡無奇了。
說到書中的人物形象,就來講講頗有君子之風的特雷維爾。
3
特雷維爾是國王火槍隊的隊長,武藝高強,能力超群,處事穩重。不過,說特雷維爾還要先從另一人說起,這就是小說的主人公達達尼昂。
達達尼昂是特雷維爾家鄉的一個小伙子,到京城里來投靠特雷維爾,希望成為其火槍隊的一員。在特雷維爾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出色表現,達達尼昂暫時成為一名準火槍隊員。
后來,達達尼昂受王后秘令去英國辦事,此事特雷維爾并不知情。但為了向特雷維爾請假,另外也覺得是自己的朋友,所以達達尼昂準備告訴特雷維爾。
然而,特雷維爾卻拒絕知道秘密,無條件準假,并提供必要幫助:“保守這個秘密吧,直接告訴我你想從我這里獲得什么幫助就可以了。”
面對天機,而且對方想要告知,竟然能毫不動心而給予幫助,這確實不是一般的境界。
4
君子為什么不去窺探別人的秘密呢?這首先是為對方著想。從對方角度來說,既是秘密,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泄露的風險,即使知道秘密者不會故意泄露,也有可能會于無意中泄露。
比如一個故事中所寫的,有個人知道了朋友的重大秘密,信誓旦旦守口如瓶,其人格也值得信賴,但沒想到夜里睡覺說夢話,被人聽了去四處傳講,最終導致其朋友遭受迫害。
泄露人家的秘密就會壞人家的事,這絕不是一個君子愿意看到的結果,所以,為了朋友好,最好不要知道他的秘密。
5
君子不愿意知道他人的秘密,也是為了自身的清靜與干凈。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只要知道了他人的秘密,就有替人保密的思想壓力,如此則難得清靜了,要時時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
而一旦他人的秘密泄露,即使是最好的朋友,自己也會背上嫌疑,人格再高尚,亦難自證,不證還好,越證越令人疑,除非找出真正的泄密者,而這往往很難做到。
所以,知道了他人的秘密,很容易卷入是非之中,最終可能導致朋友關系緊張甚至破裂。
說到底,秘密這個東西,就是個不見天日的妖物,近之不祥,遠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