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11/28 12:21 中山六院
痛風
這個以前的“帝王病”
現在已成為我國
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
很多人都知道
假如天天啤酒小龍蝦
烤串配啤酒這個吃法
再加上點“天賦”(遺傳因素)
很容易誘發痛風
于是就會有人
不吃海鮮,忌酒等
可是尿酸還是降不下來
甚至連小孩子也都得了痛風!
實際上,不喝啤酒、不吃海鮮未必不得痛風,在我們生活中有一種能讓痛風升高,卻被很多人忽視了的東西——果糖!它廣泛存在于水果、果汁以及一些飲料之中。
果汁引發痛風,罪魁禍首是“果糖”
眾所周知,痛風與高尿酸存在著密切聯系,很多人都知道通過限制高嘌呤食物來控制尿酸,卻忽視了果糖對內源尿酸的影響。
近幾年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常飲含果糖飲料會增加痛風的發病率。這是因為,果糖在體內代謝過程中的一些副產品會轉化為尿酸,而且果糖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泄。
果糖是一種單糖,果糖進入體內,被關鍵酶——果糖激酶(無負性反饋抑制)代謝,所有進入細胞的果糖迅速被磷酸化,導致細胞內磷酸化減弱和ATP耗竭, ATP耗竭能活化嘌呤代謝酶,使內源性細胞內尿酸生成升高,果糖也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雙重作用導致高尿酸血癥,無論一次性攝入大量果糖還是長期較多量消耗均可導致血尿酸升高。最近大樣本病例長期追蹤的研究還顯示,高果糖攝入與腎結石和痛風等危險性增加相關。
同樣,鮮榨果汁也是如此,如橙汁攝入過多也與痛風發病有關。榨成一杯果汁需要至少兩三個橙子,兩杯鮮榨果汁相當于攝入五六個橙子所含的果糖量。有研究顯示,每天飲用1份、2份以上橙汁的婦女痛風發病風險分別增加41%和142%。所以,大量飲用果汁或大量食用富含果糖的水果(蘋果、柑橘等)也易引發痛風。
過量地攝入果糖可能對人類健康產生多方面的不利作用,包括誘發高尿酸血癥、高血壓、代謝綜合征、脂肪肝,并可能引起腎病的發生發展。以往對慢性腎炎患者推薦低蛋白飲食時,往往同時推薦高糖和高果糖飲食,然而,目前,認為應適當限制攝入過量糖類包括果糖。
在英國,更是從2018年4月起,正式對市場上包括含糖飲料在內的食品企業征收“糖稅”,依次來限制糖類的攝入。
高糖水果要少吃
必須要指出的是,痛風患者限制果糖類飲料,但不必限制水果。實際上,水果富含鉀離子和維生素C,可降低痛風發作的風險。
可適當食用含果糖較少的水果:蘋果、梨、西瓜、檸檬等;
多吃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酸棗、黑加侖、番石榴、獼猴桃;
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荔枝、龍眼、橙子、菠蘿、葡萄、水蜜桃、波羅蜜、香蕉、鮮棗。
這是因為,水果中雖然含有果糖,但也富含充足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營養素,這些都是人體每日所需物質。不過,也要注意控制每次進食水果的量,每天攝入水果不超過500g,以200~400g為宜。
總而言之,痛風病人也需要限制高果糖食品的攝入,各種甜味飲料、果汁、蜂蜜都含有較高的果糖。
尤其是小孩,千萬別把果汁當水喝。飲用大量果糖飲料是多數兒童痛風的罪魁禍首,而對于廣大的痛風患友來說,最好的飲料就是白開水!
本文指導專家
風濕免疫科主任黃建林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先后在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第六醫院內科、風濕免疫科工作。
各位到本新聞報道最底部留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