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強度很大的雨。雨勢傾盆。
一般指每小時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30毫米以上,或連續24小時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
我國氣象上規定, 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0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00 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點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澇的標準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往往造成洪澇災害和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工程失事、堤防潰決和農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會造成更多的災害。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現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島,24小時降水量為1870毫米。我國最大暴雨出現在臺灣省新寮,24小時降水量為1672毫米,均是熱帶氣旋活動引起的。我國是多暴雨國家之一,幾乎各省(市、區)均有出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暴雨日數的地域分布呈明顯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內陸少;迎風坡側多,背風坡側少的特征。臺灣山地的年暴雨日達16天以上,華南沿海的東興、陽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區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區平均每年不到1天。
中國是多暴雨的國家,除西北個別省、區外,幾乎都有暴雨出現。冬季暴雨局限在華南沿海,4~6月間,華南地區暴雨頻頻發生。6~7月間,長江中下游常有持續性暴雨出現,歷時長、面積廣、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節,暴雨強度很大。8~10月雨帶又逐漸南撤。夏秋之后,東海和南海臺風暴雨十分活躍,臺風暴雨的點雨量往往很大。
我國屬于季風氣候,從晚春到盛夏,北方冷空氣且戰且退。冷暖空氣頻繁交匯,形成一場場暴雨。我國大陸上主要雨帶位置亦隨季節由南向北推移。華南(兩廣、閩、臺)是我國暴雨出現最多的地區。從4至9月都是雨季。6月下半月到7月上半月,通常為長江流域的梅雨期暴雨。7月下旬雨帶移至黃河以北,9月以后冬季風建立,雨帶隨之南撤。由于受夏季風的影響,我國暴雨日及雨量的分布從東南向西北內陸減少,山地多于平原。而且東南沿海島嶼與沿海地區暴雨日最多,越向西北越減少。在西北高原每年平均只有不到一天的暴雨。太行山、大別山、南嶺、武夷山等東南面或東面的坡地,都是這些地區暴雨日的中心。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2.學校、幼兒園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二)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標準: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3.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采取必要的排澇措施。
(三)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2.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
3.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采取專門措施保護已到校學生、幼兒和其他上班人員的安全;
4.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范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四)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御和搶險工作。
危害
暴雨是指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達到50.1-100毫米的降雨,暴雨經常夾雜著大風。降雨量每日超過100毫米的為大暴雨,超過200毫米的為特大暴雨。暴雨來得快,雨勢猛,尤其是大范圍持續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兩種:
⑴ 漬澇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暢易引起積水成澇,土壤孔隙被水充滿,造成陸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動受到抑制,加強了嫌氣過程,產生有毒物質,使作物受害而減產。
⑵ 洪澇災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澇淹沒作物,使作物新陳代謝難以正常進行而發生各種傷害,淹水越深,淹沒時間越長,危害越嚴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發、河流泛濫,不僅危害農作物、果樹、林業和漁業,而且還沖毀農舍和工農業設施,甚至造成人畜傷亡,經濟損失嚴重。我國歷史上的洪澇災害,幾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像1954年7月長江流域大洪澇,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9 月河南大澇災,1998年我國全流域特大洪澇災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危害的防護措施應急要點:
預防居民住房發生小內澇,可因地制宜,在家門口放置擋水板或堆砌土坎。
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傷人。
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貼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駕駛員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盡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專家提示:
不要將垃圾、雜物丟入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積水成災。
家住平房的居民應在雨季來臨之前檢查房屋,維修房頂。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
在山區旅游時,注意防范山洪。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須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