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青年導演的新作也定檔七月了。外鏈
所以,今天也聊一下這部將于7月23日上映的《灰猴》吧。
這么好看的海報,也要推薦下
實際上,第一次了解到《灰猴》這部電影,是在去年的平遙電影展上。
很有趣的是,這部電影來自影展去年新設的一個單元“從山西出發”。顧名思義,這就是平遙電影展為了支持山西本土電影的發展,而特意設立的。
首屆“從山西出發”單元放映了九部電影,而其中除了楊瑾導演的《片警寶音》,評價比較好的應該就是這部《灰猴》了吧。
《灰猴》劇組在平遙
不得不說,這幾年賈樟柯為了推薦本土電影,確實也做了很多。將影展地點選擇在平遙,本身就是將全世界的目光和資源都聚集到了山西的這座小城市。
上個月我們介紹過“平遙電影展在巴黎”的活動,影展特別選擇四部青年導演的作品在巴黎放映,他們不僅能面向國際觀眾,也會遇到更多的國際發行商。這其中,同樣也有一部山西新導演的作品《周軍的行走》。
而現在,這部山西人拍攝、講述山西故事的《灰猴》,無疑也會吸引很多關注吧。
《周軍的行走》在巴黎
當然,對于我們來說,無論山東、山西還是河南,我們都很鼓勵這樣的文化發展。重要的是,作為觀眾,希望能看到更新鮮、更多樣、更獨特的作品。
這種“新”,可以來自作者烙印,也可以來自地域特色。
很巧的是,《灰猴》又兩樣都占了。
導演很聰明地抓住了自己的兩重身份:新導演,和山西人。并且,他很巧妙地將這兩者融合,打造了一個山西本土的黑色幽默犯罪喜劇。
實際上,對于新導演來說,“玩結構”并不少見,這是一種聰明又有趣、既穩妥又有挑戰的做法。
穩妥就在于,市場已經告訴我們,在敘事結構上玩花樣的劇情片,就是容易獲得成功。并且,對于小成本電影來說,在劇情上下苦工,就是最好的“以小博大”的方式了。
遠有《瘋狂的石頭》,近有《心迷宮》,再近一點,還有去年的《無名之輩》。
《心迷宮》
而挑戰也在于,“非線性敘事”,“多人視角”,“犯罪懸疑”,這些標簽說來簡單,實踐起來就不一定了。想要把故事講圓了、還要講得有趣,談何容易呢?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鼓勵一下《灰猴》。因為,不管怎么說,這部電影確實做到了自圓其說,也保證了影片的完成度。
如果你喜歡劇情片,喜歡懸疑片,喜歡情節的多重反轉,那么,《灰猴》的確可以滿足你。
影片一上來,第一章節,是這個故事的“底”。
王大治扮演一名小飯店老板,妻子出軌富商,兩人還特意耀武揚威地找來飯店,砸下五十萬,逼他成全兩人。
畫風一轉,入夜,還是在這家飯店,小老板終于決定擺脫妻子的陰影,并向真愛求婚。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槍響,他小心翼翼地跑到門口,發現一個黑包裝著一個“古陶壇子”。而此時,又是一聲槍響……
接下來,圍繞著這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四角戀故事,你會發現,原來每一條線索都經過導演的精心設計,故事的前因后果,也都大有文章可做。
五十萬從何而來?
新女友到底是什么身份?
“古陶壇子”為何會離奇出現在飯店門口,這背后引發了怎樣一連串的案件?
兩聲槍響,這個故事將如何結束?
甚至于,這一段故事里,其實設計了很豐富的、但一刷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例如,聽到某個奇怪的聲音、進門杯子被碰倒、手滑差點出車禍等等。
而它們都是“有效的”,都會與后文形成前后呼應。連一些隨意出場的路人甲,都往往是其后某一章節的主角。
影片采用了“章回體敘事”,一共被分為6個章節,有23個人物。
難就難在,像這種多角度敘事的大群戲,大部分角色的戲份都相對平均,而他們對于推動劇情發展,也都同等重要。
可以想象,想要把這樣一個故事說圓,確實是有難度的。畢竟,23個角色,光是畫人物關系網都夠復雜了。他們之間還要相互作用,碰撞出各種陰差陽錯的意外,真的太殺腦細胞。
而且,這還是一部非線性敘事的電影,插敘和倒敘皆有。只是地點有限定,故事高潮都發生在同一家飯館。不同的人物,心懷鬼胎,來來往往。混亂顛倒的時間線,也增加了導演講故事的難度。
不過,最后效果還不錯,全片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流暢。劇情環環相扣,故事的門檻也并不高。不會過于晦澀,但也還有一定的解讀空間。
甚至于,導演的小心思還用到了角色名上。是的,每個角色的名字里,也都藏著他的巧思。
例如,男主角的名字叫“杜子騰”,一個姓杜的人絕不會給自己兒子起的名字。反派富商的名字叫“秦壽生”,看著很正經嗎?其實是“禽獸生”。
片中的一對小笨賊兄弟分別叫“殷查”和“楊厝”,合起來就是“陰差陽錯”;而一對做著拜金夢的渣男女則是“黃良”和“伊夢”,沒錯,黃粱一夢。
當然,作為一部新導演的作品,我們也不可否認地會從中看到不少蓋·里奇、昆汀式多線荒誕喜劇的影子。
甚至于,在角色的設計上,也比較重合地出現了異地殺手、笨賊二人組、黑幫大佬、拜金女等等。
但好就好在,這一切都被巧妙地包在了“山西文化”的殼里。畢竟,如果一部黑色幽默喜劇不夠提供足夠新意的話,一部山西本土的黑色幽默喜劇,就顯得有趣多了。
例如,本片中也出現了一個水土不服的香港殺手,看起來牛逼哄哄,但從出場開始就極其倒霉,不斷吃癟中招,總是做了黃雀手下的螳螂。
這種文化和處事風格上的“水土不服”,就隱含了山西的地域特色和“規矩”——“在我們的地盤上,管你是多厲害,都得按我們的規矩來”。
比較驚喜的是,扮演這位殺手的是香港演員駱達華,實際上,也是影片里少數的幾個大牌之一了。
經常在TVB里演奸角和變態殺手的駱達華,幾乎是我的童年陰影了。而看到他在這部電影里變身成一個倒霉丑角,這本身也是自帶笑果。特意邀請到這樣一位演員,倒也能看出導演的用心。
感受下豆瓣刷屏式的”童年陰影”。
或許,《灰猴》終于可以終結大家的噩夢了。
這種濃濃的山西“本土”色彩,也表現在了方言:片中大部分角色都使用山西話對白,不僅如此,也埋了不少梗。例如,香港殺手說一口蹩腳的雁北方言,坐過牢的山西小混混反而說起了東北話。
片名“灰猴”也是一句雁北方言,有兩層含義,既指壞蛋、壞家伙、行為不端者,同時也是關系親近者之間對彼此的昵稱,有戲弄的意思。
看過影片之后,你會發現這個詞一語雙關,也完美暗示了全片謎底。
片中也有不少山西美景,充分描繪出雁北關外的塞外風情。影片全部在山西懷遠拍攝,而例如片尾的追逐戲,就選擇在蘆葦蕩發生,這同樣是山西一個著名景點。
此外,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大殺器,那就是山西美食。
是的,不僅男主角開飯館,女友開面館,而且你會發現,不知道為什么,片中所有人一直都在吃吃喝喝,而且都吃得特別香。
羊雜湯、刀削面、涼粉、兔頭輪番上陣,看完電影如果你不想叫外賣算我輸。
也充分體現了導演的險惡用心啊:美景還不夠吸引人嗎??那就加碼,再讓你看看舌尖上的山西吧!
啊!!!
到底是犯罪片還是美食節目???
我又中招了。
不寫了,去吃碗面吧,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