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癡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很多人喜歡舒婷的這首《致橡樹》,那詩中不僅描述的是美好的愛情,更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它讓我們想起了錢鐘書和楊絳的愛情。1932年的春天,清華大學的古月堂,見證了兩人的邂逅。一個人清華孤傲的才子,一個是人稱“七十二煞”的佳人,就這樣相遇了。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是他們愛的宣言。1935年,鴻雁傳書了三年的他們結婚了。婚后的他們依然彼此相愛,楊絳一直是錢鐘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婚后的他們更是共同進步。有人稱他們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最才的女子,最博的先生,成就了最美好的愛情。因為相愛,因為比肩齊眉,他們的婚姻叫人羨慕。
對于婚姻,楊絳給過這樣的建議: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然而現實生活中,在物質至上的社會里,有多少人被金錢地位沖昏了頭腦,有多少婚姻貌合神離茍且混日子。就如毛姆筆下的凱蒂,就是一個愛慕虛榮,膚淺的女人,她的婚姻也注定了是一場悲劇。
凱蒂這個角色來自于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的小說作品《面紗》。小說講述的是在20年代的倫敦,愛慕虛榮的瑪蒂為了離開家庭,進入上流社會,嫁給了自己并不愛的細菌學醫生瓦爾特。隨丈夫瓦爾特一起來到香港生活的凱蒂耐不住寂寞,和英國助理輔政司查理 唐森勾搭上了。奸情暴露之后,憤怒的瓦爾特逼迫凱蒂和他一起來到了霍亂爆發的疫區。凱蒂因此也識破了唐森自私卑鄙的丑陋面目。在疫區每天面對的生生死死,教堂里的院長的博愛,維爾頓的引領,和自己的反省,凱蒂開始成長,開始獨立,開始明白愛和責任。《面紗》既是一部婚姻的警示錄,也記錄著一個女人的覺醒和成長。
從一出生,凱蒂就被母親塑造成一個交際花。她有著姣好的容顏,有著風趣幽默,更有著自己對于金錢和地位的虛榮和崇拜。她的眼中,只有那些達官權貴,瓦爾特只會是各種宴會中被美人忽略的對象。然而,對于瓦爾特來說,她卻是他的女王。雖然凱蒂從來不曾傾慕過自己,卻還是不能改變自己對她的一往情深。
瓦爾特的愛是卑微的,他不顧一切取悅著瑪蒂,就像是溶蠟,可以被她隨心所欲地塑造,卑微到自己都有些鄙視自己。瓦爾特的愛還是瘋狂的,正如他說:“我知道,你愚蠢,輕浮,沒頭腦,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的目標你的理想又平庸又粗俗,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只是二流貨色,但是我愛你。”
明明知道自己并不是凱蒂的心頭好,卻還是被人性的弱點打敗,不可救藥地愛著她。瓦爾特向瑪蒂求婚了,他還承諾可以帶著她離開倫敦去香港。雖然對這個有些木訥笨嘴笨舌的細菌學專家毫無感覺,但想到能離開家,不用參加讓她尷尬的妹妹的婚禮,凱蒂竟然接受了瓦爾特的求婚。瓦爾特也難以相信自己的奢望居然成真了,他像一只搖尾乞憐,被鞭撻過的狗,討到了覬覦已久的肉骨頭。只可惜,一切究竟只是瓦爾特的一廂情愿。對凱蒂來說,和瓦爾特的婚姻,不過是想為了不要去參加比自己嫁得好的妹妹的婚禮,只不過是瓦爾特細菌學專家的身份看上去還夠體面。除此之外,別無其它。這場婚姻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人一廂情愿的悲劇。
就這樣,一場建立在沒有互愛的基礎上的婚姻開始了,圍城之內束縛的是兩個人的人生。起初凱蒂還以為細菌學家也頗有些地位,可后來她發現,曾經夢寐以求的上流生活,還是離自己很遙遠。可凱蒂對上流生活的追求之心卻從未泯滅。
幾年下來,瓦爾特還是那個瓦爾特,凱蒂從來不曾走進過的瓦爾特。他每天看書,研究,還是一樣的不善言談。他們之間沒有交流,更沒有愛。在凱蒂看來瓦爾特是神情死板,一本正經、不茍言笑的。幾年的婚姻生活更看到了瓦爾特對自己不屑的另一面。這一切讓凱蒂感到乏味。她依然不愿意用眼睛看他,就像婚前一樣。而婚后,還多了一種鄙視,凱蒂鄙視著瓦爾特,就像她的母親鄙視著她的父親一樣。
這樣枯燥的婚姻生活,對于凱蒂來說無疑是種煎熬。不甘寂寞的她遇到了唐森——一個滿嘴花言巧語,卻只是靠依附著妻子上位的男人。情人眼里出西施,被婚外戀沖昏了頭腦的凱蒂被唐森徹底俘虜了。她愛他的溫柔體貼,愛他給予她的激情,甚至笑起來露出的小白牙都讓她覺得性感迷人。這種迷戀讓她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唐森在她看來無疑是一直追求的白馬王子,他有地位,又多金,還如此的體貼和浪漫。所以哪怕是在那樣一個骯臟的古董店樓里茍合,她也一次又一次地欣然赴約。欲望是個無底洞,如膠似膝難舍難分的他們竟然把偷情的地點發展到了凱蒂和瓦爾特的家里。
愛情是火焰,你所不知道的是,它是燒熱你的爐子呢,還是燒毀你的屋子。——克勞福德
奸情被丈夫發現之后,瘋狂的凱蒂一無返顧地選擇和丈夫攤牌。她天真的以為自己遇到的是最美的愛情,離婚之后,就能和唐森一起開啟新的人生。可這一切終究只是凱蒂的南柯一夢。唐森從來沒有打算和自己的妻子離婚,他和大多數男人一樣,只是希望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他也沒曾想,凱蒂竟把自己的花言巧語當了真。于是一番爭吵之下,唐森的丑陋面目暴露無疑。凱蒂又一次被這個虛假的社會啪啪打臉。
有人說,不以婚姻為目的的戀愛是耍流氓,那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對彼此人生的侮辱。不能不說,這場婚姻對彼此來說,都是傷害。凱蒂婚后的生活,像一口枯井。她的青春已不在,卻又沒有新的精神追求。她永遠走不進瓦爾特的心,就像瓦爾特也一樣走不進她的心。瓦爾特在這樣的婚姻中也注定是痛苦的。
每天和妻子漠然相處,晚上也是同床異夢。凱蒂看不到他的勤奮努力,他的人生理想。他也不曾關心無所事事的妻子,缺少丈夫對妻子的關愛。這樣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注定會失敗,不同的只是時間早晚。
認清了現實的瑪蒂只能接受瓦爾特的懲罰,來到了那個霍亂爆發的疫區。那個曾經深愛著自己的瓦爾特,竟然想要同自己同歸于盡。帶著極大的恐懼,凱蒂來到了這里。每天看到的生生死死,每一幕都觸目驚心。而她和瓦爾特之間卻依然不能和解。也許看到了每天為了救人出生入死的瓦爾特,凱蒂不再有鄙視,更多的是敬仰,但依然沒有愛。而命運再次捉弄著凱蒂。她發現自己懷孕了。
瓦爾特畢竟是一名醫生,他給予了懷孕的凱蒂他最后的關愛,他讓凱蒂離開。然而瓦爾特卻在此時不幸感染了霍亂,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死,是解脫。終于不用期待那永遠期待不來的愛了。凱蒂也在瓦爾特去世之后學會了獨立和成長。因為此時的她不僅僅是自己,她還即將是一位母親。在疫區的日子,她也開始審視著自己的人生。從自卑中走出來的她,在修道院院長的感化下,在海關關長沃爾頓的指引下,她開始走出迷茫,走向自己全新的人生。
凱蒂回到了倫敦,意外的是,前來接她的竟是唐森的妻子。在唐森家暫住的日子,她還是沒能擋住誘惑。但和以往不同,這次的偷情,她感到惡心,感到自責。她再也不能自欺欺人的和唐森茍且在一起。終于覺醒的她決定離開,投奔自己父親,那個終于當上了大法官的父親。凱蒂的故事到此結束了,迎接她的是一段新的開始,一段踏踏實實的人生歷程。
小說《面紗》里沒有華麗的描寫的,哪怕是對各種的風情,毛姆都是一筆帶過。書中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人說面紗之下是看不清的對方的心,面紗之下是虛偽的蕓蕓眾生。而揭開這華麗的面紗,那或美或丑的真實卻都叫做生活。無論如何,凱蒂和瓦爾特的婚姻都是一個悲劇。我們在看到他們悲劇的同時,也要反觀一下自己的生活。好的婚姻其實需要彼此成就,惺惺相惜。好的婚姻里一定要有愛。如果沒有,那就盡早結束吧!好的婚姻里,兩個人會一起進步,彼此欣賞,那些一起努力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