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剛出生,母乳提供的營養足夠了,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6個月之后,就需要適量地添加一些輔食了,可是,該怎么給寶寶加輔食,輔食吃什么,對于寶媽來說,是一大難題,吃不好,寶寶很容易積食,甚至會傷了脾胃,還不長個。
前幾日,敏姐找我哭訴,自己2歲的寶寶,因為婆婆的喂養不當,傷了脾胃。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孩子周歲的時候,敏姐就交給婆婆,自己上班了,剛開始還有些擔心,婆婆會照顧不好孩子,后來看著孩子被養得白白胖胖的,也就放心了,好景不長,孩子2歲的時候,敏姐發現自家孩子比同齡孩子矮一大截,而且食欲也沒之前好了。
敏姐不放心,帶孩子去檢查,才了解,孩子之所以不愛吃東西,是因為脾胃虛。敏姐納悶了,好好的孩子怎么會脾胃虛呢?原來問題出在婆婆身上,婆婆是經常給孩子吃“大人飯”,用補湯來煮粥、煮面,傷及了孩子脾胃。
其實,喂養孩子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什么好吃的都想留給孩子,但是往往會踩到“雷區”,好心辦壞事,讓孩子消化不了,容易脾虛積食,體質變差。
1、食鹽等調味品
有些家長自作聰明,認為輔食沒有味道,孩子會不喜歡吃,會加少量的食鹽等調味品給孩子吃,甚至直接把菜湯、肉湯喂給孩子,殊不知,孩子身體各機能發育不成熟,攝入食鹽等調味品,會給脾胃和腎臟造成極大負擔,不利于寶寶的發育。
2、魚蝦等海鮮物
在大人的眼里,海鮮的營養價值極高,含有高蛋白,但是寶寶脾胃發育不成熟,吃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且,海鮮大多都性質寒涼,孩子吃多了,會造成脾虛、消化紊亂,腸胃免疫下降,讓孩子經常生病,耽誤身體發育。
小貼士:
1、輔食漸變:孩子添加輔食,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要循序漸進,從流質到固體,從單一向多樣,逐漸讓孩子適應各種輔食,以免造成孩子脾虛積食。
2、養脾胃,喝寡糖:寶寶從母乳到輔食,開始會不適應,給脾胃帶來很大的壓力,一些本來脾胃就差的孩子,很容易體質差,愛生病,因此,從輔食開始,可以給孩子喝點寡甜乳末,促進食物消化,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從而讓孩子更好地適應輔食,減少積食、消化不良等現象的發生,為孩子的健康發育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