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就是脂質
血脂就是血液中所有脂肪類物質的總稱,包括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等。
總膽固醇
脂類物質不溶于水,需要與一類特殊的蛋白質(脂蛋白)結合,形成可溶于水的復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被轉運和代謝。因此,總膽固醇(TC)就是各種脂蛋白含有的膽固醇的總和,約占血漿總脂的13。
甘油三酯
又稱中性脂肪,約占血漿總脂的1/4。
磷脂
約占血漿總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腦磷脂、絲氨酸磷脂、神經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游離脂肪酸
又稱非酯化脂肪酸,占血漿總脂的5%~10%,它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血脂的來源
血脂的來源有兩條途徑:外源性和內源性。外源性,是指我們吃進去的富含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黃、奶油、肝臟等。內源性,是指由體內自身合成,例如,甘油三酯在肝內合成,膽固醇主要在肝臟和小腸黏膜合成。
正常情況下,當我們攝入大量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后,腸道內的血脂水平升高,肝臟合成的內源性脂肪量就會減少。相反,如果減少外源性脂肪的攝入,人體的內源性脂肪就會增加,就避免了人體內血脂水平偏低的情況。兩種機制相協調,使人體的血脂水平始終保持在平衡、穩定的狀態。
40歲后,不想血管變硬,3物要避開
糖分含量高的食物
如果不想給血管添堵的話,在日常生活中像那些糖分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最好也要學會忌口,比如奶油蛋糕,碳酸飲料這類的食物能不吃最好就不吃,這樣能夠起到很好的凈化血液的功效,能夠讓你的血管變得更加的通暢。
油的食物
當人到了40歲之后,像那些油的食物最好要少吃或者學會忌口。因為油的食物脂肪含量非常高,容易堆積在血管內,導致血液變稠,影響血液循環,慢慢的可能就會出現血管堵塞的情況,對身體的健康非常不利。
含鹽量太高的食物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口味比較重,做飯的時候喜歡放大量的鹽,而且也比較喜歡吃一些腌制類的食物,但是這類的食物含鹽量太高,導致攝入身體中的鈉元素嚴重超標,這樣就會刺激血管,容易出現血壓偏高,而且也會導致血管慢慢的變硬,所以含鹽量太高的食物再饞也要忌口。
醫師建議常吃它,凈化血液,軟化血管
這里的它就是指月見草油酸了,月見草油酸是一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主要存在于天然的月見草中,能夠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與氧的結合,同時,它還能促進膽固醇的分解、代謝、轉化和排泄,從而又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的水平。 醫學研究指出,每天堅持適量補充,可防止血脂代謝異常,是防治高血脂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