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時間內,我覺得寂寞是有益於健康的。有了伴兒,即使是最好的伴兒,不久也要厭倦,弄得很糟糕。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一一梭羅《瓦爾登湖》
向往那片寂寞與寧靜
我們所處的信息化社會呀,發展速度超過任何時代,真正是日新月異,精彩紛呈,每天網絡上海量信息,五花八門,各種知識體系,全都被撕裂成碎片,丟在網絡里那多如牛毛的平臺上,迅速傳遞,是豐富?是繁榮?是多姿?還是喧囂,浮躁?真的是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確實使我們這些出生在50,60年代的六七十歲老人,難以適應。
國慶長假這幾天,又是假日,高速公路又不收費,因此,外出的人多了,各景點人流如潮,就連商場里的人,也比平時多了許多,年紀大了,退了休的人,也不想去湊這個熱鬧,天天上網,就是那些你轉我,我轉你的那些碎片信息,看多了也是很無聊的。于是,就從書架上把放了好些年,想讀而沒有讀的書,翻出來讀。
剛好拿到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100多年前寫的《瓦爾登湖》,這本書是作者獨自一人,在一片森林里,過著原始的生活方式,而心靈卻在極其自由和閑適的狀態中,用兩年多的時間,寫成的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的思考,只能靜下來讀的極靜極靜的書。
我一生追求的心靈自由與寧靜,一直被生活中丟棄不了的油鹽醬醋,躲避不開的人情世故,拋卻不掉的家庭瑣事所淹沒,《瓦爾登湖》敘事的方式,書中的內容,作者的心態,還有梭羅在《瓦爾登湖》中的那段文字:“大部分時間內,我覺得寂寞是有益於健康的。有了伴兒,即使是最好的伴兒,不久也要厭倦,弄得很糟糕。我愛孤獨。我沒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書中的這些內容,和我所處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讀著這本書,勾起了我對很多往事的回憶,也增加了我對心靈自由和精神家園中不可缺少的那片寂寞,寧靜的向往與渴求。
于是,那些曾經在我人生經歷中出現過的,雖然很短暫,卻記憶深刻的畫面,又象幻燈似的出現在眼前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