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中人物人設及故事情節均根據吳承恩版《西游記》,文章觀點亦來源于原著線索,并僅限《西游記》內容探討,作者無意宣揚或詆毀某一宗教或者宗教人物。特此聲明。
當年美猴王輟學回花果山為妖之時,游四海行千山,訪英豪交賢友,最終精挑細選結識了六個魔頭大哥,每天講文論武飲酒作樂,好不瀟灑快活!孫悟空強銷死籍反下天宮,又大敗李靖天兵,然后花果山群魔聚義結成“七大圣”,又是何等威風!
這些個英雄故事,卻在美猴王二次上天做了齊天大圣之后戛然而止。自從六魔頭花果山酒后自封大圣后,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沒出現過(除了牛魔王)。甚至孫悟空跟五大天王十萬天兵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這六位英豪、賢友也沒有一個前來助拳。最后美猴王被如來神掌化作五行山壓住五百年,美猴王的這些個結義的大圣哥哥也沒有一個來看過他。
所謂“身在江湖,義字當先!”好歹這包括平天大圣牛魔王在內的六位大圣,都是號稱英雄了得、雄霸一方的魔王,跟美猴王也是結拜過的兄弟,怎么會是這樣結果?
我們先來看“七大圣”的由來。
美猴王自斜月三星洞辭別恩師菩提老祖,輟學回到花果山后,剿滅了混世魔王,闖龍宮得了披掛和武器金箍棒,招兵買馬壯大了自己實力,又得手下干將二元帥、二將軍、四健將盡心輔佐,正是春風得意威風不可一世。他游四海行千山,訪英豪交賢友,結義了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六個大魔頭,連自家美猴王七個盟弟兄。那時節,弟兄們每天喝酒吹牛,好不快活!
美猴王一天酒后,據說是醉死,也說是壽該如此,就被勾死人帶進了幽冥地府,結果悲催的勾死人卻被美猴王趕著提前投了胎。在金箍棒的威嚇下,判官取來生死簿,被美猴王強銷了死籍。聽到這消息,六個盟兄立刻結伴趕來道賀,又是胡吃海喝一通。
龍王和冥王相繼上天告御狀,玉帝想要發兵圍剿,太白金星出面,一句“收仙有道”,就將猴王招安做了弼馬溫。這才做弼馬溫半個月,也就是下界十五年左右,猴王受到手下挑唆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后,在手下的指引下豎起了齊天大圣的大旗。
托塔天王李靖帶領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帥三軍來花果山擒拿,結果被美猴王大敗天兵得勝而歸。六個好大哥聽到勝利的消息又來賀喜,大家喝得個頭昏腦脹昏天暗地之時,孫悟空說話了:
他卻對六弟兄說:"小弟既稱齊天大圣,你們亦可以大圣稱之。"內有牛魔王忽然高聲叫道:"賢弟言之有理,我即稱作個平天大圣。"蛟魔王道:"我稱覆海大圣。"鵬魔王道:"我稱混天大圣。"獅駝王道:"我稱移山大圣。"獼猴王道:"我稱通風大圣。"禺狨王道:"我稱驅神大圣。"此時七大圣自作自為,自稱自號,耍樂一日,各散訖。——吳承恩著《西游記》第4回
這就是“七大圣”結義的全過程。然后呢?大家酒足飯飽各回各家,除了老牛都再沒有了然后。
這“齊天大圣”是個什么官位?
孫悟空因嫌弼馬溫官小,反下天庭,受了手下前部總督先鋒獨角鬼王建議,豎起了齊天大圣的大旗。
托塔天王奉玉帝御旨,帥三軍征繳花果山,派巨靈神打頭陣。巨靈神見到旗子上“齊天大圣”四個大字,冷笑三聲道“這潑猴,這等不知人事,輒敢無狀,你就要做齊天大圣!”哪吒第二陣見到旗子后也說“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稱此名號!”天王知道此事后表示“既然如此,且不要與他相持,且去上界,將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圍捉這廝,未為遲也。”玉帝聽到這事后如何反應的呢?他老人家驚訝道“"這妖猴何敢這般狂妄!著眾將即刻誅之。”
這自下而上一連串的反應說明了什么?說明孫悟空敢自封這樣的職位,這是忤逆,這是大不敬,這是欺天之罪啊!
這就相當于凡間皇帝聽到別人說要做一字并肩王、跟他平起平坐一樣!擺明車馬的要造反奪權啊,欺天庭無人么!
玉帝剛要動怒,幸虧這時候太白老先生又出面圓場,玉帝再次不跟孫悟空一般見識,讓他做了這個有辱天威、“有官無奉”的齊天大圣。
這時候玉帝可能還沒弄清楚,何止是一個毛猴想做齊天大圣,還有一溜六個“大圣”、包括平天大圣在后面排隊呢!
然后呢?然后那六大圣除了平天大圣牛魔王,再也沒有了消息。
玉帝第二次招安美猴王,遂了他的愿讓他上天做了半年左右齊天大圣,這期間包括看守蟠桃園一段時間。這在下界就是二百來年。后來猴王攪亂蟠桃宴偷了老君丹,再次跑回花果山。
這次玉帝再也難熄雷霆之怒,幾乎把能派出去的天兵天將都派了出去,誓要剿平花果山。后來看出師不利,天庭接受觀音菩薩建議,派來二郎顯圣真君跟美猴王相斗。在老君金剛琢幫助下,美猴王被活捉塞進八卦爐,煅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結果引來一場大鬧天宮。最后如來佛祖出手,一巴掌化作五行山把美猴王壓了五百年。
別說天庭二征花果山那六位大哥沒有來助拳,就是孫悟空被壓五百年期間也沒有人前來探望過!
也就是說,上次猴王得勝,七兄弟酒后自封七大圣,那是七個結義兄弟最后一次伙在一起喝酒吃肉吹牛皮嘮閑嗑。猴王第二次被招上天后,這次再闖禍,猴王沒有得勝反兵敗被捉,所以他那六位結義大哥就再沒有出現過。直到時隔五百年,孫悟空二調芭蕉扇,齊天大圣終于又見到了當年名頭最響的大哥:平天大圣牛魔王。
“大圣”們為什么會憑空消失?有酒有肉是朋友,大難臨頭各奔東西!
孫悟空和牛魔王是兄弟么?是兄弟,而且是曾經朝夕相處、一起放蕩江湖多年的結義兄弟。牛魔王等六人更是美猴王一直很尊重、認為可以同享福共患難的大哥。但是牛魔王等人怎么看待孫悟空的呢?
美猴王是誰?那可真是給他點陽光他就大旱、給他片烏云他就發洪水的主兒。這一點隱霧山折岳連環洞豹子精手下那個前部先鋒了解的更透徹:
“我記得孫行者是個寬宏海量的猴頭,雖則他神通廣大,卻好奉承。”——吳承恩著《西游記》86回
這六個魔頭不怕猴王惹禍,猴王惹一回禍他們便借道賀之機改善一回生活。畢竟他們不像美猴王,擁有花果山這樣富庶的海外福地。猴王惹的禍越大也就越豪氣,這六位大哥也就越能跟著沾光。所以,以牛魔王為首的那六位大圣,從來沒有像大哥一樣規勸過小弟美猴王。
如果美猴王一直得勢,他們也巴不得跟著沾點光。猴王如果有本事真的奪了玉帝寶座,估計這幾位大哥二話不說,就要跟著上天幫猴王分憂、爭著打理天庭事務了。如果孫悟空為此遭了殃,他們也可以深入學習一下“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明哲保身”的圣言,趕緊劃清界限保命去了。
終究,他們之間也就只是酒肉朋友而已,跟著沾點光可以,犯不著被孫悟空這個惹禍精株連。所以,孫悟空鬧地府強銷死籍,他們跟著來起哄。孫悟空罷官弼馬溫反下天庭又打敗天兵,他們前來奉承。孫悟空攪亂蟠桃宴引來天庭盛怒,派十萬天兵布下天羅地網前來圍剿,他們哪里去了?事情鬧大了,他們還是在一邊隔岸觀火,沒有一個敢來助拳施以援手。最后一看猴王失敗被擒,就趕緊做了縮頭烏龜鳥獸散了。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當初借著酒勁,牛魔王等人紛紛跟著瞎起哄,都給自己起了個大圣的名號。尤其是這牛魔王,好么,“平天大圣!”把天都給平了,這還了得?第二天酒勁泄了,都知道莽撞了,怕是要惹禍,于是躲起來靜觀其變。
結果孫悟空真的升天做了齊天大圣,他們也跟著高興,估計也眼巴巴等著美猴王再有機會下界的時候,給自己弟兄分點好處呢。但是惹禍精就是惹禍精,做了半年齊天大圣又捅塌了天,以致被天庭活捉,最后被壓五行山。
這下可完了,猴子再難以翻身,指望不上了。但是自己呢?畢竟當初跟猴子稱兄道弟打得火熱,還一個個都自封了大圣的名頭,這要讓天庭知道了,還不當猴亂的同黨一起抓起來治罪啊。美猴王的這六位大哥一商量:得,各奔東西。自行保命去吧!
于是,牛魔王來到了翠云山,使手段騙得了“自幼修持”的鐵扇公主的芳心,過起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富足而幸福的生活。
其他那五位“大圣”兄弟呢,估計也跟牛魔王大同小異,把那如煙的往事拋在一邊,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了吧。
只是沒想到,該來的終究躲不掉。時隔五百年,齊天大圣因為芭蕉扇還是找到了平天大圣。
BTW:酒肉朋友,錦上可以添花,雪中沒人送炭!不知道吳承恩老先生經歷了什么,居然把美猴王的七大圣結義兄弟們寫的這么不堪。之所以除了名頭最響的大哥、平天大圣牛魔王外,其他“大圣”再沒有出現過,應該是吳老先生覺得他們實在不堪一提,只是以牛魔王為參照,做一個其他人下落的暗示吧。
在大明時期,盛產了眾多如《三國演義》桃園結義、《水滸傳》梁山聚義等千古揚名的忠義佳話時代,這對七大圣的描寫實在是有些另類!但是,放眼現代,“江湖”中,這樣的故事卻一直在上演。
精彩回顧:鐵扇公主、鐵扇仙、羅剎女!既已嫁給牛魔王,為什么不稱牛夫人?
美猴王和牛魔王誰更年長?老牛一千歲時,孫悟空已經一千一百歲!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