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書畫是中國書畫藝術中的一種別體之作,與條幅、橫批、長卷、對聯、斗方、冊頁等形制一樣,是中國書畫創作形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符號,又寄寓著個人的風雅趣味。開合之間,清風出袖、明月入懷,追風逐雅、托物言志。
扇面書畫雖非鴻篇巨制,但形制特殊,玲瓏別致,歷來深受士人尤其是書畫家們的重視和喜愛。歷代書畫家們在這一方寸之地謀篇布局,常常書畫相伴,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書中有文,文中有才,極盡書畫之神韻。這一切賦予扇面以物質的實用價值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文化內涵,留給人們以多方面的欣賞、珍藏和研究價值。幅不盈尺的扇面,集詩書畫印于一體,可以說咫尺之間可容大千世界。扇面書畫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想境界,傳遞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中國書畫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
四明齋藝術苑征集了各地書畫家的扇面書畫作品以網絡展的形式展出,給觀眾帶來一縷舒卷清風,也是一次扇面書畫藝術的盛宴。
由于參展書畫家及作品數量較多,故本次網絡展分二輯展示
楊康健,1954出生,號九龍齋主。原系中國檢察官文聯書畫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檢察官文聯首任專職副秘書長兼書法美術專委會主任。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民間收藏研究會顧問、上海市美協海墨畫會會員、徐匯區書畫協會會員。出版有《楊康健畫集》、《楊康健國畫作品珍藏郵冊》、上海教育電視臺攝播《海上蝦王——楊康健繪畫作品欣賞》專題片。
楊康健《其樂融融》↑
楊康健《樂園》↑
楊康健《夏》↑
楊康健《秋》↑
吳伯田,陜西西安人,西安市蘭亭書畫院會員。自幼習書,尤喜石鼓,好詩文不求甚解,多為笑談。自號東陵邑人,著有《石鼓集句》《硯邊散詩》《東陵印跡》等。
吳伯田《杜牧〈汴河阻凍〉》↑
錢學東,警營書法家,作品多次參加上海市級書法展并屢獲獎項。
錢學東《王維詩一首》↑
王瑞昱,現任上海美協海墨畫會會員、上海市浦東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員、海上書畫院理事、聘請為中國炎黃書院特聘畫師、上海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雪堂書畫會會員、上海市虹口區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中西美術融合協會會員、楊浦區美術家協會會員。
王瑞昱《山水1》↑
王瑞昱《山水2》↑
王瑞昱《黃山齊云》↑
王瑞昱《林深泉幽》↑
羅朝坤 男 1948年生于四川,退休教師。研習國畫,畫路寬,山水、花鳥、人物均有涉獵,尤工畫貓。
羅朝坤《春》↑
羅朝坤《春暉》↑
羅朝坤《蜀山青》↑
羅朝坤《楊萬里詩》↑
湯康,原名湯錫孚,一九四二年出生,一九六七年畢業于安徽師范大學藝術系,在黃山地區文化館、文聯等工作了二十余年。這期間創作了大量的版畫、國畫作品,其中多幅作品曾入選全國美展及出國展覽。1990年由黃山文聯調上海五四農場學校美術班任教至退休。
湯康《對弈圖》↑
湯康《開卷圖》↑
李家驤,自小受家庭影響,對中國書畫藝術特別喜好,對中國書法藝術更是情有獨鐘,在接受書法啟蒙教育時臨習了歐陽詢,顏真卿等經典楷書,后又在楷書的基礎上學習了王羲之,黃庭堅,蘇軾,鮮于樞等諸家的行草名帖,加深了對中國書法藝術的感悟,特別是得到名師王宜明老師的親授,有了更大的進步,獲得了中國書法家協會中級教師資格證書。并愿意為傳授中國傳統文化作微薄的貢獻。
李家驤《般若密多心經》↑
倪義明 男,1955年生,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碩和村人。倪義明自小喜愛書法,讀書期間便參加各類書法展覽,長期在農村從事文化工作。現為廣東省老干部書畫詩詞攝影家協會會員,梅州市老干部,老年書畫家協會理事,梅州市書協會員。
倪義明《白居易詩句》↑
倪義明《疾風知勁草》↑
徐秉庸,男,1953年8月生,現擔任上海嘉定區南翔鎮書畫聯合會副會長,南翔鎮樂學書畫社副社長兼秘書長
徐秉庸《秋韻》↑
徐秉庸《山溪奔流圖》↑
徐秉庸《天地間》↑
徐秉庸《幽境之地》↑
肖建平,石泉居士,虞山閑人,自幼喜愛繪畫。后拜河北和上海多位老師為師,潛心研究傳統山水畫,云游四方,幾十年如一日。現為上海當戶書畫院副院長,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普陀區老年大學山水畫研修班教師。美協海墨會員,楊浦美協理事。
肖建平《黃山晨曦》↑
肖建平《暮雪寒林》↑
張家順號湘人,又號同樂居士,湖南洞口人,九十年代拜師于全國著名古玩鑒定大師,金石篆刻家,書法家蔡國聲先生門下,得先生精心指點,研修書法兼學鑒賞。書法五體皆能,尤精小楷,后遇海派著名畫家成立先生,得先生賞識,親授國畫,其擅畫墨竹,也好古詩詞,曾作七絕自嘲曰:人過半生初學畫,恰如夕照在天涯。書生自稱一蓑翁,卻道墨田來種瓜。
張家順《韓愈詩意圖》↑
趙雪毅男1947年生,上海市人。中共黨員。自幼酷愛書畫勤奮自學。主攻中國畫兼學書法篆刻,擅長畫中華國寶熊貓。曾得多名書畫大家指點授課,作品多次參加市區展出獲獎,并在報刊雜志上刊登。現為上海海墨畫會,上海當代硬筆書法院、黃浦區職工書畫協會會員。任上海指粉畫學會會長,東方美書畫藝術團團長。
趙雪毅《翠竹清池聯》↑
趙雪毅《王昌齡詩一首》↑
趙雪毅《荷香千里》↑
趙雪毅《清風勁節》↑
葉成蘭,河北石家市正定縣人,市美協會員,職業畫者,茂林修竹書畫院老師,進修于中國美術學院山水高研班,專修傳統山水 。
葉成蘭《觀瀑》↑
葉成蘭《流水》↑
葉成蘭《問道》↑
葉成蘭《寒林平野圖》↑
朱才忠(荷葉齋主人),上海高級人像攝影師《今日上海》《上海灘》《真倩》等雜志社特邀攝影記者。上海市老齡書畫協會會員,出版《上海優秀歷史建筑》等多部攝影集。其攝影作品在上海市政規劃,西方建筑領域有一定影響和聲譽。同時,他還是名頗有創意的畫家。為使國畫具有攝影的影調,從而形成視覺畫面的體系,他在繪畫中以畫家的主觀意識以及攝影師利用光和影的關系進行造型處理、畫面結構,借此烘托氣氛,表達情感和審美意識。這種把攝影與繪畫相結合的形式,在海上畫壇也屈指可數。
朱才忠《荷韻》↑
朱才忠《秋菊》↑
朱才忠《幽香》↑
甘怡蓉,師從肖建平、朱洧、黃國萍等老師學習國畫山水和工筆花鳥,在各種參賽中獲獎或展出。
甘怡蓉《金秋無恙》↑
閔麗麗 ,上海當戶書畫院成員,在普陀區老年大學山水畫研修班深造。繪畫是我一直以來的喜好,通過游歷山川美景,逐步變為筆下一張張秀美山水畫,已成為我退休生活中一項重要內容。繪畫的樂趣,付出的汗水,展覽的認可,給自己帶來快樂和驚喜,我愿樂此不彼。
閔麗麗《雄峰》↑
任梓豪,男,現居桂林,熱愛中國書畫藝術,自幼習書,不斷鉆研,以求精進。書法作品曾入全國級、省級展覽。
任梓豪《清韻》↑
覃德文,青年書法家,書法教育工作者,首屆全國書法教師高峰論壇參會代表,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賽事,多次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書法作品及論文在《中國書法報》《書法雜志》《書法報》《美術報》《大河美術報》《語文建設》《中國市場監管報》《文化參考報》《民間對聯故事》等刊物發表,書作被生態環境部、中國墨子學會、西藏民族事務委員會、南海禪寺、珠海普陀寺、諸葛亮廟博物館、廣西美術出版社、蘭州大學、廣州二中等收藏。
覃德文《崇文重教》↑
王天潔,擅長山水畫,瓷畫及攝影也有成就。
王天潔《冬寒料峭》↑
王天潔《夏水云嵐》↑
徐聯和,1961年生,書畫愛好者。
徐聯和《山靜水長樂自釣》↑
徐聯和《溪山秋爽》↑
徐聯和《煙霞迷堅谷 山徑白云多》↑
姚長生,師從肖建平老師學習山水畫。平時還參加南翔古猗墨廬,寧波同鄉會書畫沙龍等社團的書畫交流活動。現為普陀區美術協會會員,
姚長生《輕舟已過萬重山1》↑
姚長生《輕舟已過萬重山2》↑
楊作平上海市人,現年66歲。自幼對繪畫有很大的興趣,2016進入上海市普陀區老年大學國畫山水畫班學習,開始是師從曹松溪老師、張舒老師,由山水畫基礎學起,然后師從肖建平老師,學習山水畫技巧與創作,直至今日。
楊作平《北國風光》↑
楊作平《翠崗清音》↑
倪建春,1960年生,浙江余姚人,號四明山人。現為全國公安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寫生會會員,上海寧波同鄉書畫院畫師。
倪建春《秋山沐雨》↑
倪建春《云煙鳴泉》↑
倪建春《幽谷獨釣》↑
倪建春《鄉村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