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在家看電視、玩游戲時十分投入,叫好幾遍都聽不到,可學校老師卻總是反應上課老走神;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只要不在他的身邊盯崗,他隨時就會開啟“放空模式”。
有網友吐槽:兒子每天寫作業都磨磨蹭蹭,先慢慢悠悠地拿出書,一會找卷筆刀,一會缺橡皮擦,一會要喝水,好不容易全都準備好了,又來一句:“媽媽,我要上廁所!”才20分鐘的作業,非要拖到半夜十一二點還在挑燈夜戰!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專心學習,自己的孩子就坐不住一會兒呢?今天跟著麥奇叔一起來探究一下,孩子到底為什么會經常走神!
1
孩子走神時,大腦在做什么?
科學家們曾經在孩子的血液中注射了某種無毒放射性物質。通過血液在大腦中的流動,來追蹤它們在大腦中的路徑。大腦中不同區域的血流量會隨著專注度的不同而變化。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看到,當孩子專注一件事情和沒有對事情專注時,大腦中哪些區域更加活躍。
研究可以發現, 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個小鎮,大腦里的各個部分運行就像小鎮里居住著的人們。人在小鎮中走來走去,各忙各的,但是當有大事件發生時,人們就會集中到一處。
▲ 血液流經大腦路徑圖
當孩子專注的時候,比如看到好看的動畫片時,大腦中“小鎮的人們”就會聚集在一起;當孩子的思想沒有專注在某件事情時,“小鎮的人們”就在漫游、閑逛。
而且,孩子的走神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例如,孩子在課堂上刻意地回憶上一節課老師講過的知識時,這就是有意識的走神;孩子在睡覺時做夢、在平日里的幻想,就是無意識的走神,這種無意識的走神其實是不受大腦控制的。
無論走神有無意識,它都一直被家長和老師們視為學習和生活的不良習慣。那么孩子為什么會走神呢?
2
孩子為什么會走神?
孩子走神時,思緒就會飄的很遠,可能是回憶,也可能是天馬行空的想象。思想中任何一個場景,都是需要「素材」的,提供給走神「素材」的正是記憶,記憶賦予了孩子產生想象的能力。
也可以說,沒有記憶,孩子的思想也將無處漫游。
承載記憶的載體就是孩子頭腦中的“海馬體”,這才是造成孩子走神的罪魁禍首!海馬體是大腦內部的一個結構體,樣子很像海馬,所以稱其為“海馬體”。
別小看“海馬體”,如果說「記憶」是走神的「幫手」,那么「海馬體」就是「主導」。
▲ 大腦的海馬區和海馬
孩子腦中的記憶不會永久保留,這些記憶最終會分散到其他腦區,而“海馬體”會重新找到它們。“海馬體”的前半部分更關注幻想的記憶,后半部分則更關注過去的記憶。
▲ 海馬體
當孩子的精神處于放松狀態時,“海馬體”就會發揮它的功能,將孩子頭腦中的記憶碎片找到并進行整合,孩子就會出現心不在焉的“神游”狀態了。
這么看來,孩子走神其實是生來就有的!除了孩子無法改變的生理結構,孩子的性格和受到的教育也是走神的誘因!
如果孩子的脾氣十分暴躁,行為就常常不能自控,這種“不自控”就會使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經常走神。
如果家長們采取不良的教育方式,比如暴力式的管教,或者對孩子漠不關心、放任自流、過于溺愛等,也會導致孩子缺乏自制力、意志力薄弱,難以專注一件事情。
每每看到孩子“走神”的小動作,父母沒一個不發愁的。 麥奇叔教寶爸寶媽們幾個妙招,幫你家孩子徹底擺脫“走神”!
3
如何克服孩子走神?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要想幫孩子克服“走神”,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定量學習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改定時為定量。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并休息5-10分鐘。
鼓勵孩子培養興趣
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當孩子專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吃飯時,寶爸寶媽們要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
孩子沉浸于他的興趣的同時,也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大聲讀書
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
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求他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這樣他的注意力就必須高度集中,幾乎沒有空隙可以走神。
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能夠專注的事情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正處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使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所以哪怕在孩子玩玩具時,也要關掉電視機。
以上都是培養孩子專注力比較有效可行的妙招!寶爸寶媽們可以速速用起來!但培養專注力并不能一蹴而就,如今注意力不集中已經是很多孩子都面臨的問題,家長們需要耐心培養!
大家快動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的寶爸寶媽們了解“孩子走神”的知識,更加輕松地教育孩子!
知識卡丨孩子走神,難道都是壞處?
走神所帶來的影響其實并不全是負面的。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得出: 創造力的源泉很大程度上可能存在于無處不在的大腦網絡中,孩子的思想漫游的越遠,越有可能找到新的東西。看來,走神并不是單純的浪費時間。
如果孩子只是無傷大雅的偶爾走神,可以這樣做出解釋——他只是正在打開通往創造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