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最重要的器官,不僅僅在于它是母親哺乳的器官,在當今社會,乳房更是彰顯個人氣質與魅力的“利器”,聰明的女性懂得如何利用這一優勢重拾女性的自信。但乳房并不是永遠都會堅挺。
女性乳房下垂是衰老的結果。理想的完美乳房,乳頭位于非增強乳房下方乳房皺褶上方5至7厘米處。隨著時間的推移,懷孕,哺乳和重力等因素對女性的乳房造成了傷害。由于皮膚失去彈性,乳房經常會失去形狀和緊致度并開始下垂。
乳房下垂的危害
乳房下垂由于程度不同對患者產生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中小型乳房伴有下垂,會有不同程度胸部的不適感,乳房不能被挺起,兩側乳房大小產生不對稱,即使穿衣服也難以掩飾下垂的乳房,走路沒有自信。
大而下垂的乳房,由于乳房的重力作用造成胸頸肩背產生牽拉,長時間的作用會產生酸脹、疲勞,甚至疼痛,久而久之會出現彎腰駝背等畸形。有的人兩側乳房嚴重不對稱,甚至乳房下垂到臍部或腰間,給行動帶來嚴重影響。
乳房下垂常用的矯正方式有哪些?
雙環法乳房上提術:通過乳暈周圍的兩個圓形切口切除松弛的皮膚,切口瘢痕留在乳暈色素交界區。此法適合于輕度的乳房下垂。對于中重度乳房下垂以及乳房肥大需要進行縮小手術的女性不適合。
垂直雙蒂法乳房上提術:在雙環法基礎上增加乳房下極的垂直切口切除松弛的皮膚,并可以同時縮小乳房底盤直徑和乳房的體積,增加乳房的凸度。此法適合各種程度的乳房下垂。
雙環法和垂直雙蒂法主要是去除上半腺體后松弛的淺筋膜深層,上提腺體至正常位置并固定于深筋膜,腺體淺面按真皮乳罩原理進行懸吊并適當切除乳暈周邊多余的皮膚或采用聚丙烯單絲網片對腺體進行懸吊,術后腺體周圍形成較大的纖維粘連,從而重建乳腺的懸吊支持結構,同時進行腺體適當的折疊塑形。
傳統提升術單純以縫合線將上極與深筋膜固定,所形成的粘連較弱,仍有下垂復發的可能。隨著醫美技術的發展,現如今的乳房下垂矯正術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手術風險和后遺癥依然存在,醫生的操作方法不當等原因都會造成手術風險和后遺癥。
乳房下垂矯正方式選擇不當會產生嚴重的后遺癥
1、形成血腫,手術范圍大,后遺癥有一定的發生機會,故手術中必須仔細止血,如滲血過多,可做負壓引流。
2、皮膚壞死,縫合切口時皮膚張力過大,或因手術中操作粗暴,影響皮瓣血運而發生壞死,發生皮膚壞死后在壞死組織脫落時進行游離植皮。
3、乳頭錯位,乳頭的錯位是由于乳頭位置測量上的錯誤,故必須重視術前設計,盡量做到精確無誤。
4、乳頭乳暈壞死,乳頭乳暈的血供受到影響時,可能導致乳頭乳暈壞死,手術時下方的乳腺腺體應盡可能保持厚些,以保證血運,二是乳房塑形時,乳腺組織的折疊、旋轉、扭曲過度或縫合時張力過大,會影響乳頭。
5、影響哺乳,有的乳房下垂矯正手術可能需要醫生在重新定位乳房通道時切斷乳汁通道,因此手術可能對母乳喂養產生負面影響。
6、形態異常,術后乳房形態畸形多半是因為乳房下垂矯正固定不牢或切除組織形狀不夠規則所致,乳頭乳暈異常則包括乳頭向上和乳暈不圓兩種情況。其中乳頭向上多因乳房腺體懸吊上提不足,而乳頭乳暈移動至高位置所造成,乳暈不圓多因環狀切口縫合時未考慮到乳暈牽引力不均所致。
乳房下垂矯正技術新發展 不切開方式不留疤恢復乳房堅挺
乳房的正常位置、形態的維持有賴于乳房內部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的支持懸吊結構,包括Cooper韌帶及乳房懸吊韌帶,這些結構將乳腺懸吊固定在胸部的皮下組織中,淺面懸于皮膚,深面懸于深筋膜,外部皮膚也起到一定的束縛維持形態的作用。但是皮膚本身不能阻止乳房下垂的發生,有專家指出重新安全安排所有的乳房連接支持結構,依靠一系列的支持結構共同形成內乳罩來固定塑形新的乳房,我們所謂的乳房懸吊結構的重建就是通過此類手術在腺體周圍創造成類似自然情況下有懸吊固定作用的支撐結構。
既往加強懸吊支持方法人工材料的應用等取得很好的效果。人工材料可使局部產生顯著的纖維化反應,形成強大的纖維結締組織,它們具有持久的支撐作用。人工韌帶乳房懸吊術利用這一原理,通過幾個針孔置入長效吸收的人工韌帶,將下垂的組織編織成網狀結構收緊到胸壁,術后不留疤,不影響美觀,不損害乳腺結構,更不會影響哺乳。
女人胸部的大小、形態等都會影響一個女人的魅力。乳房下垂是影響女性魅力體現的一大因素,松弛下垂的乳房讓女性失去線條美。
乳房下垂矯正是通過手術提升下垂的乳頭和乳腺組織至正常位置,重塑形態挺拔的乳房,是矯正各種程度乳房下垂的比較有效快速的方法。但是矯正方式多多種多樣,選擇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求美者選擇時應該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