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醫師
神農中醫館館長
湖南省中醫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原株洲縣中醫院院長
神農九老之一
袁某,女,66歲
初診:2022年3月16日
主訴:雙下肢水腫9月余,加重并伴神疲乏力1月余。
現病史:患者自訴雙下肢水腫已有九個多月,一直在斷斷續續在外面治療,效果欠佳,具體治療經過和用藥不詳,近一個多月來感覺水腫有所加重,而且伴有神疲乏力的現象,遂前來就診求治。
現癥見:雙下肢水腫,尤以右踝關節處為甚,按之中度凹陷,平時精神稍差,雙腿無力,腰膝酸軟,飲食一般,睡眠尚可,大便偏爛,小便黃而少,舌紅胖大苔薄黃有齒痕,脈沉緩。既往有甲狀腺切除手術,右腎結石,腎積水病史。
中醫診斷:水腫
中醫證型:陰水—腎精不足兼脾陽虛衰
治法:補腎填精,健脾溫陽利水
方藥:四苓散五皮飲六味地黃湯加減
生地黃15克,山茱萸15克,山藥20克,澤瀉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20克,白術15克,豬苓15克,車前子15克,大腹皮15克,陳皮10克,姜皮6克,茯苓皮30克,六一散2包
七劑,水煎服日兩次,飯后溫服,服藥期間禁食生冷,避風寒注意保暖,減少活動多抬腿。
2022.3.23二診:服完七劑后水腫有所消退,效不更方續服前方7劑,禁忌同前。
2022.4.6三診:前癥均大減,但仍時有疲勞感乏力,前方加黃芪20克,續服兩周。
2022.4.20四診:服完上方后水腫消退基本痊愈,繼續鞏固并加強化石的療效遂在前方加三金各15克。
按:本案患者屬中醫水腫范疇,根據病程及其臨床表現可知為水腫中陰水之證型,腎精不足,脾陽虛衰之癥。腰膝酸軟,下肢乏力,為腎精不足的表現。脾陽虛衰,氣不化水,水液代謝運化失常,以致下焦水邪泛濫,故見雙下肢浮腫而小便少;脾虛運化無權,故便溏。故治補腎精,健脾溫陽利水。故用六味地黃湯補腎精,五皮飲合四苓散加黃芪,行氣溫陽,健脾利水,三金合六一散清熱化濕而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