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威廉·馬歇爾傳》:他,見證了整個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興衰
成為襄子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系統而全面的西方史內容

只有我這有

這是【西方大通史】第 228 篇文章

十字東征】第 51 篇文章

Part 01:童年與死神的親密接觸

Part 02:被迫出走

Part 03:騎士比武,博取功名,投奔舅舅

Part 04:追隨幼主亨利

Part 05:國王亨利二世的騎士

Part 06:輔佐獅心王理查

Part 07:約翰時期的大貴族,《大憲章》的簽訂

Part 08:又一個幼主亨利

十字軍時代隨著圣殿騎士團的團滅而告一段落,中世紀的西歐,對于一些不了解的人來說很亂,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名的單一與同質化,以及大大小小各領主之間恩怨不斷。

近日剛好讀到了一本書《最偉大騎士:威廉·馬歇爾傳》,講述的是一個叫威廉·馬歇爾的騎士的一生,讀的時候興奮不已,因為就感覺像是在混亂的中世紀抓住了一個支點,以他的一生,剛好可以串聯起12世紀末13世紀初的英格蘭史。

馬歇爾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先后效忠過五位君主,在官場不斷摸爬滾打多年,最終成了英格蘭最富盛名的貴族,也是《大憲章》的親歷者以及主要策劃者。正好,借著馬歇爾的一生,將那段時期英法的恩怨再來捋一遍,也算是再溫故一遍十字軍。

01


童年與死神的親密接觸

馬歇爾是家中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于1147年左右。他的祖父是跟隨著“征服者”威廉一世從諾曼底到達英格蘭本土的第一批諾曼人。

▲ 1066年諾曼征服

馬歇爾出生的時候,正是英國陷入內戰的時期。威廉一世征服英格蘭后,長子羅貝爾承襲了諾曼底公國的爵位,次子威廉二世承襲了英格蘭的王位,幼子亨利得到了5000磅銀幣。

威廉二世終身未娶,在一次打獵的時候在森林里意外死亡,被發現的時候胸前中箭,有人說是他的弟弟,也就是只拿到5000磅銀幣的亨利干的,因為亨利之前就擊敗了羅貝爾將他囚禁了起來,而后搶奪了大哥的地盤。

在威廉二世死后,亨利繼位,史稱亨利一世,在他死后,外甥斯蒂芬繼位,他也是諾曼王朝的最后一任國王。

▲ 英格蘭諾曼王朝譜系

實際上,亨利一世原本有繼承兒子的,只不過因為一起事故掛了,之后便出現了兩個繼承人選,一個是他的外甥斯蒂芬,另一個則是自己的女兒瑪蒂爾達。原本亨利一世是將自己的女兒定為了繼承人,但他剛一去世,斯蒂芬就決心自己奪取王位。當時的歐洲剛剛從前五百年的混亂時期走出來,還沒有一套有效且大家公認的繼承制度,因此看上去就顯得眼花繚亂。

一開始,馬歇爾的父親約翰·馬歇爾支持斯蒂芬。但瑪蒂爾達一直在試圖重申自己對英格蘭王位的所有權,于是整個王國就陷入了15年的內戰時期。盡管瑪蒂爾達的血統表明她在法律上有權統治,但她的性別卻成了一個問題。

內戰時期,馬歇爾的父親一直在為自己謀取利益,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地和勢力范圍,他和斯蒂芬國王杠上了。斯蒂芬為了懲罰這位封臣的僭越之舉,便于1152年親率大軍圍攻馬歇爾所在的城堡。

馬歇爾提出了停戰,表示愿意投降,并自愿送上一個兒子作為人質,這個人質就是這段傳奇故事的主人公威廉·馬歇爾,當時他只有5歲。

然而,當人質兒子送到斯蒂芬手上的時候,老馬歇爾就立即反悔,將自己兒子的性命置之不顧。他回到城堡后,就下令重新準備防御措施,決定與國王接著干。

斯蒂芬怒火中燒,揚言要殺死老約翰的兒子,并下令將他抓起來,吊死在絞刑架上。

有些人認為老馬歇爾實在是太殘忍了,連自己兒子的命都不顧了。不過這可能有另外一種解釋,實際上老馬歇爾在賭,賭斯蒂芬不敢真的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下手。

斯蒂芬在戰場上很英勇,是一個行動派,但后人評價他軟弱無能。有一次,他在攻破了一座反叛的城堡后,竟然放過了城堡里的人。要知道,在當時,將反叛自己的人趕盡殺絕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而斯蒂芬的行為看上去的確是很仁慈,這在當時很難得。老馬歇爾是知道這事的,因此他或許以為,斯蒂芬不會真殺了孩子。

不過,不管怎樣,老馬歇爾將自己的兒子置于危險之中,不管怎么說都是過分的。而這一段童年時期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似乎深深扎在了馬歇爾心中。在以后的人生中,馬歇爾從未將自己的親屬和手下的騎士或隨從置于這種被遺棄的風險之中。

當然,最終斯蒂芬沒有為難馬歇爾,據說是看他太可愛了,不忍心處死他。

斯蒂芬與瑪蒂爾達之間的紛爭,最終達成了協議,總算是消停了,協議的結果是,斯蒂芬之后,將由瑪蒂爾達的兒子繼承英格蘭王位,也就是后來的亨利二世。

02


被迫出走

1154年10月25日,斯蒂芬去世,英格蘭的諾曼王朝就此終結,接著便是金雀花王朝,也被稱為安茹王朝,因為瑪蒂爾達的第二段婚姻是與安茹伯爵結的,而她的第一段婚姻,則嫁給了神羅皇帝亨利五世,亨利五世的父親亨利四世就是那個在卡諾莎城堡外跪了三天三夜,祈求教皇原諒的“卡諾莎之辱”的主人公。看吧,中世紀歷史這樣串起來還是挺好玩的。

斯蒂芬去世后,諾曼底公爵、安茹伯爵亨利二世繼位,他也是獅心王理查的父親。

▲ 英格蘭金雀花王朝譜系

馬歇爾長大成人之后,去了諾曼底的唐卡維爾領主那里討生活,成了一名騎士。當時的歐洲處于封建狀態,類似于春秋戰國,領主效忠于國王或其他更大的領主,而領主自己也會有武裝力量,這些武裝力量是屬于領主自己的。領主效忠的對象無權命令他們,這也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主人的主人可以命令我的主人,但不能命令我,只有我的主人才可以命令我。

唐卡維爾領主養著馬歇爾,類似于戰國四君子一樣,底下養了很多門客,馬歇爾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自從1166年的一次上諾曼底邊界戰爭之后,馬歇爾被領主冷落了。這一戰中,他的戰馬死了,但他得以幸免于難。在訥沙泰勒的第一次戰斗中,他英勇,卻最終失寵,可能是領主聽信了其他人的讒言。

雪上加霜的是,馬歇爾的戰馬也死了,要知道,對于一名騎士來講,戰馬是最重要的寶貝。一般騎士都會有三匹馬,一匹是平時騎乘用的輕型馬,類似于代步工具,一匹是托運馬,一匹是戰斗時用的戰馬。其中,戰馬是最貴的,以12世紀60年代的物價來算,一匹戰馬相當于40匹輕型馬、或200匹托運馬、或500頭公牛、或4500只羊。

03


騎士比武,博取功名,投奔舅舅

離開了唐卡維爾領主后,馬歇爾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不過,他憑借著自己的英勇參加了幾次騎士比武,逐漸有了名聲。兩年后他回到了英格蘭,投奔自己的舅舅帕特里克伯爵。

當時的英格蘭正處于亨利二世統治時期,這剛好可以和之前的十字軍系列連接起來。當時法蘭西正處于卡佩王朝,路易八世是第八任國王,他曾和埃莉諾結婚了,這個埃莉諾,手上握有龐大的阿奎丹領地(阿奎丹的另一個翻譯是“阿基坦”),比當時的法國王室地盤都大。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后,路易八世勞而無功,再加上自己沒有太大的魅力,因此埃莉諾與之離婚,轉而嫁給了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也將龐大的嫁妝阿奎丹帶到了英格蘭。

▲ 金雀花王朝在法國的領土

這為之后英法領土之爭埋下了伏筆,也可以說是英法主要矛盾的根源。

馬歇爾和舅舅跟著埃莉諾平叛的時候,曾遭遇了埋伏,舅舅戰死,馬歇爾也被俘,不過隨后埃莉諾便花錢將他贖了回來,主要也是聽聞了他在戰場上的英勇。

04


追隨幼主亨利

隨后,馬歇爾來到了亨利二世身邊,成了國王兒子亨利的老師。亨利是繼承人,不出意外的話,他就是未來的亨利三世,只可惜,他沒有活過父親。由于這兩個都是亨利,因此我們將亨利二世的兒子稱作小亨利吧。

早期的英格蘭非常混亂,可能是因為沒有固定的繼承制,因此兒子經常反叛父親,盡管自己已經是繼承人了,這樣的反叛例子也隨處可見。小亨利也曾反叛過自己的父親,而且是兩次,也與自己的弟弟獅心王理查兵戎相見。后來理查也反叛過自己的父親,約翰也反叛過哥哥理查。簡單來講,金雀花王朝的國王各個都是反賊專業戶,不反叛一下前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金雀花王朝的國王。

馬歇爾和小亨利的關系亦師亦友,盡管中途也曾發生過不愉快,但總體來說處得不錯。1183年6月11日,小亨利因病去世。臨終之前,小亨利委托馬歇爾在他死后,代替自己前往圣地,向上帝償還債務。

之后的兩年,馬歇爾前往圣地,并在那里待了一陣子,而后返回了英格蘭,成了亨利二世的家臣。當時的穆斯林世界崛起了兩個強人,努拉丁和薩拉丁,因此盡管圣城耶路撒冷還在基督徒手中,但也已經岌岌可危了。

05


國王亨利二世的騎士

小亨利去世后,理查自然就成了接班人,但他也起來反抗父親亨利二世。作為金雀花王朝的對手,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法蘭西卡佩王朝巴不得英國亂了呢,這樣自己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英國的金雀花王朝在歐洲大陸上有龐大的領土,比如安茹、諾曼底、阿奎丹和布列塔尼,可以說是將法蘭西的王室領土夾在了中間。

▲ 法蘭西卡配王朝

作為亨利二世的騎士,馬歇爾可謂是忠心耿耿,在一次保護國王的戰斗中,他差點殺死了理查,好在他把自己的槍有意放低了一點,因此死的是理查的坐騎,而不是理查。據說,馬歇爾是唯一一個在戰場上擊敗了理查的人。

獅心王理查作戰非常勇敢,再加上卡佩王朝的援助,以及亨利老了,因此亨利最終在屈辱中死去,據說在臨死之前,亨利一直在喊:“真可恥,一個國王敗在他人手下,真可恥!”。

亨利二世可以說死得非常凄慘,他一死,身邊的很多貴族都開始尋找新的庇護所,也就是來到了理查身邊,馬歇爾作為人臣,可以說非常到位,將自己的主人埋葬了。

06


輔佐獅心王理查

不過,江山易主,馬歇爾別無退路,和其他貴族一樣,他也開始向理查一世效忠。理查沒有為難這位曾經差點殺死自己的騎士,反而對其十分重視。畢竟,英雄惜英雄,同樣以勇猛著稱的獅心王,自然會欣賞和自己一樣勇猛的人。

就在這期間,圣城耶路撒冷被薩拉丁奪去了,原本亨利二世就曾答應過教皇,要參加十字軍東征,但后來他被理查的叛亂所困住,沒有實現諾言。理查作為基督世界的騎士,自然承擔起了身為基督國王的責任。但他也知道,自己若是離開了,卡佩王朝的腓力二世肯定不會放過奪取自己地盤的機會,盡管教皇曾多次說過,在君主出征期間,任何人都不能窺伺他的領土,但很顯然,理查是放心不下腓力的。

于是,理查帶著腓力一起參加了第三次東征,實際上在他們之前,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紅胡子腓特烈已經出發了,只不過他在中途落水而死,這一支大軍瞬間就失去了主心骨,分崩離析。

馬歇爾沒有隨理查一起前往圣地,可能是之前他已經去過了,更大的可能是理查需要有人留在后方坐鎮。不管怎么說,理查是信任馬歇爾的,雖然他已經換了兩次主,但每一次都盡心盡力,盡到了一個身為人臣的責任。可以說,馬歇爾正是騎士精神的代表。

阿卡已經被基督徒圍了近兩年,在兩年中,無數從西方來的貴族死在了這里,阿卡一時之間也被稱為“歐洲貴族的墳墓”。隨著理查出征的,其中包括很多馬歇爾的朋友,都死在了這場戰役中。

阿卡被攻陷后,腓力便回國了,盡管他在臨走前,一次又一次向理查發誓保證,在他回來之前,絕不動他的領土。

后來的事,在之前十字軍的文章中都有說過。腓力回去之后,就暗中慫恿理查的弟弟約翰反叛,自己也不斷蠶食諾曼底的領土。

馬歇爾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在坐鎮英格蘭的時候,他和約翰也保持著友善的距離,如果理查不幸發生了意外或死去,約翰就是下一任國王。因此,與接班人搞好關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當他得知約翰反叛之后,一直站在理查這一邊,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后人將他稱為最偉大的騎士,盡管也有夸張或言過其實的成分,但也并非不可理喻。

在前線的理查得知國內的消息后,便與薩拉丁匆匆達成了協議,而后和幾個隨從秘密回國。但很不幸的是,在抵達亞得里亞海的時候,理查被奧地利的利奧波德抓了。這位利奧波德,也曾參加過阿卡圍攻戰。奪取阿卡之后,利奧波德將自己的旗幟插在了與英王和法王同等的位置,結果被理查拔出來扔到了溝渠里,理查認為利奧波德根本不配和自己平起平坐。就這事,理查遭到了利奧波德的嫉恨,因此被關了起來,隨后又打包送給了當時的皇帝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和理查之間也有過節。

理查被抓的消息傳回英法后,腓力和約翰都笑了,其中最高興的自然就是腓力,他開始加大力度奪取金雀花王朝在歐洲大陸的領土。

理查被關了兩年,在母親埃莉諾支付給亨利五世15萬銀馬克的贖金后,才獲得了自由。

一回到英國,理查就開始鎮壓弟弟的叛亂,約翰被俘,理查沒有為難這位弟弟,寬恕了他,也沒有剝奪他的繼承者身份。接著,理查開始向腓力用兵,且一路高歌猛進,重新將那些倒向卡佩王朝的地方都收了回來。

在與腓力達成停戰協議后,理查在鎮壓一座反叛自己的城堡時,中箭身亡。那一天,他沒有穿盔甲,巡視著四方,一支箭突然從城堡中射出,射中了他的肩膀。理查很不幸的,因箭傷而亡。

07


約翰時期的大貴族,《大憲章》的簽訂

理查死后,金雀花王朝迎來了約翰一世,他是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國王,沒有之一,他被后人稱為“失地王”,因為他丟失了金雀花王朝在歐洲大陸上的部分領土。

約翰是一個刻薄寡恩的人,而且非常殘暴。理查去世后,實際上繼承人有兩個,一個是約翰,另一個則是約翰哥哥的兒子亞瑟。英國又陷入了內亂,約翰在擊敗亞瑟后,將他殘忍地殺害了,就算他沒有親自動手,也是他下的令。這下子,讓腓力可算是找到了機會,腓力大可以打著為亞瑟報仇的機會而興兵。

約翰為了應付與卡佩王朝之間的戰爭,不斷加稅,導致大量貴族棄他而去,轉而效忠于腓力。他自己也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對手下的貴族也不好,從他1199年5月27日加冕到1216年10月18日去世,他始終在貴族的咒罵聲中度過。不過,馬歇爾秉持著騎士精神,一直追隨在約翰左右。

▲ 失地王約翰接受之后的英格蘭領土
注:金雀花王朝又叫安茹王朝

1215年,《大憲章》被搬到了約翰眼前,據說馬歇爾就是其中的一位起草者,他的簽名落在了《大憲章》最顯眼的位置上。之前也說了,《大憲章》只是國王與貴族之間的一場游戲,維護的是貴族的利益,可能貴族為了討好人民,也夾雜了一些人民的利益,但這些利益可以忽略不計,至少不是最主要的。

▲ 簽訂大憲章

《大憲章》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金雀花王朝,約翰簽了字,答應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對待貴族,這為他吸引到了一些原本棄他而去的貴族。

在《大憲章》簽訂一年后,約翰就去世了,可能也是帶著悲憤的心情去世的。僅僅十天后,1216年10月28日,亨利三世就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成了金雀花王朝的國王。

08

又一個幼主亨利

亨利三世繼位的時候,只有9歲,在父親去世后如此倉促地加冕,實際上也是因為形勢所迫,如果他不趕緊聲明自己是英格蘭國王,可能法蘭西的腓力二世就會捷足先登。

亨利三世剛繼位,《大憲章》又再次起死回生,之前雖然約翰簽了,但不久之后又廢了它。《大憲章》的再發布,當然其中改了一些內容,意在擴大亨利三世支持者的陣營,并爭取貴族中的成員加入保王黨,這些再次回來的貴族并沒有被清算,而是在馬歇爾的建議下,得到了寬大的處理。

▲ 大憲章

1217年,發生在英國境內的林肯之戰算是一場轉折性的戰役,70歲的馬歇爾親自出戰。此戰之后,腓力的法蘭西軍隊開始撤出英國。到1219年初,馬歇爾已經盡其所能鞏固了亨利三世的地位,修復了國王與貴族之間的緊張關系,并使政府系統恢復了正常。此時的他也積勞成疾,是啊,他已經老了。雖然在他一生中,他一直很健康,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他飽受疾病和痛苦的折磨。72歲的他終于倒下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馬歇爾逐漸失去了生命力,他甚至都無法進食。

1219年5月14日,威廉·馬歇爾去世,幾天后被埋葬在倫敦圣殿教堂中。

馬歇爾死后沒多久,他的家族就衰落了,崩潰的責任不能僅僅歸咎于某個家庭成員,也不能用性格上的缺陷來解釋。馬歇爾的繼任者威廉二世于1231年去世,沒有留下后代,他活著的時候委托創作了父親的傳記,一位名叫約翰的在英格蘭工作的書記員寫下了這本書,這是已知的第一部關于一位中世紀騎士的傳記.

威廉二世的弟弟理查,因為封臣的背叛而遭受了打擊,因傷去世,也沒有留下后代。

自此之后,馬歇爾的男性繼承人都去世了,都沒有留下后代,他的女兒們卻留了下去,不過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在中世紀,或許再也沒有一位騎士有著像馬歇爾這樣的經歷,他一生總共服侍過五位君主,小亨利、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一世、失地王約翰一世和亨利三世。第一次看完馬歇爾傳記的時候,我腦海中突然將他與三國時期的曹魏大將張遼聯系在了一起。張遼被網友們戲稱“六姓家奴”,在這點上,馬歇爾如果算上自己的姓,也可以被稱為“六姓家奴”,不過他服侍過的君主都有血緣關系,因此這只是一個玩笑而已。(張遼六姓:原本姓,后改姓,跟過原、卓、布和操)

▲ 點擊圖片鏈接可查看《真三國志·張遼傳》

借著馬歇爾的一生,回顧了一下中世紀英國和法國的一些紛爭。馬歇爾去世了,但英法之間的矛盾并沒有隨之消失,主要就是英國在歐洲大陸上有領土,而這些領土一直遭受法國的忌憚。實際上,這一段時期的英法關系很復雜,英國國王不僅是英國國王,他同時還是諾曼底公爵以及安茹伯爵,而這些領地都是法國王室的封地,因此,法國國王是可以以領主的身份命令英國國王。當然,至于聽不聽話,就是另一回事了。

▲ 英國君主一覽表

1328年,法蘭西的查理四世去世,沒有留下后代,查理的堂兄,安茹伯爵腓力六世繼位,卡佩王朝就此終結,隨之而來的是瓦盧瓦王朝。不過由于卡佩王朝的絕嗣,導致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也來爭奪法國國王的王位,他是查理四世的外甥。這場紛爭也導致了英法百年戰爭,英軍一開始就將法軍打得狼狽不堪,法國也因此差點忘了國,后來在出了圣女貞德之后,法軍才奪回了戰場主導權。1453年百年戰爭結束后,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領土全部丟失,也導致英國開始龜縮在小島上,采取大陸均衡政策。

▲ 法國君主一覽表

關于這段歷史,將是下一個系列【黎明曙光】所要講述的內容,敬請期待吧。

盡管這看上去很亂,人名很多,但要濾清其中的關系,其實也不是很難,可能是我自己寫過了一遍吧,因此在講述這些國王之間的故事時,就像在講自己大表哥的故事。


目前【西方大通史】已更完四個系列(點擊文字可查看目錄),請君品鑒:

1.【文明之初】

2.【光榮希臘】

3.【偉大羅馬】

4.【基督世界】

除此之外,本公號大系列希臘神話廣受好評,請君品鑒:

【希臘神話】

感謝各位的支持,敬請轉發點贊,謝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完美騎士:四朝元老馬歇爾與他的傳奇人生
“最偉大的騎士”, 威廉·馬歇爾
英格蘭---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
他為什么被稱為騎士的典范?
羅切斯特之后的大憲章故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历史| 尚义县| 辽阳县| 平远县| 集安市| 连云港市| 宣恩县| 南江县| 西贡区| 界首市| 凤凰县| 竹山县| 屯门区| 嘉峪关市| 山东| 呼图壁县| 桃江县| 化州市| 宁远县| 长兴县| 扶余县| 新河县| 岳普湖县| 岢岚县| 永昌县| 车致| 武山县| 开封县| 满洲里市| 唐海县| 岗巴县| 梓潼县| 长汀县| 南皮县| 彝良县| 招远市| 当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兴安盟|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