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 (40分)
評析:車輪模型,屬于經典的剛體動力學問題,思維難度不大,但運算量極大(最終答案表達式的分母達到幾十萬數量級),與復賽的手推車一題較為相似,著重考察學生的基本功。
第二題 (40分)
評析:帶損耗的半圓柱形電介質,需要考慮漏電流。實際閱卷情況五十余人滿分,六十余位零分,區(qū)分度高、成績差異大,模型并不復雜,想明白之后求解很簡單。關鍵在于電流連續(xù)性、電導的計算(用電導計算比用電阻簡單)以及等效電路圖模型的建立(注意兩個不同的特征時間)。
第三題 40分
評析:本題涉及電磁場相關的綜合計算,思維難度較大同時仍具有極大的計算量,難度較大。命題人在設計題目時,是包含送分成分的,但就閱卷情況來看還是有不少零分。題目給定的交流電橋實際沒有用,但從閱卷情況來,很多考生掉入了題目“陷阱”。
第四題 (40分)
評析:本題涉及熱學中的多數主流考點,包含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絕熱過程、等壓過程、熵變,思維難度不大,但涉及到較多的數據計算。總體比較簡單,平均分較高,但閱卷時發(fā)現很多高分學生本題得零分。
第五題 (40分)
評析:本題涉及光學中的透鏡成像、圓孔衍射公式、以及熱力學統(tǒng)計物理初步中的麥克斯韋分布,既涉及幾何光學又涉及熱學統(tǒng)計物理,背景是2018年諾貝爾獎。乍看起來較難上手,但實際難度不大。本題屬于命題人由科研活動中提煉出來的實際問題,就閱卷情況來看沒有滿分,零分較多。
第六題 (80分)
評析:本題涉及天體運動與核反應相關知識,主要難點在于物理建模和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