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目標的確定。目標分挑戰目標、現實目標、保守目標。
挑戰目標:人的潛能是不斷激發出來的,只有給一個高目標,人得學習動力、學習激情才能被喚發出來,不要找借口原諒自己,不要對自己心太軟。自己推動自己,由此獲得的成就感才是自己需要的;給自己一點壓力,才能做到想做的事;逼自己一下,由此實現的才受益無窮;對自己狠一點,你會收獲更大回報。目標是真實的,分數是真實的,自信是被激發出來的,樹立信念激發潛能,使之成為備考過程中的精神支柱,敢于亮劍逼自己一把,對自己狠一點,挑戰自己拼出血性。
現實目標: 卷面分數加不該丟的分數。通過合理分配時間,調整相關學科內做題順序,提高考試的卷面分數。考試中不合理的想辦法讓其合理。通過提高考試技能,把該拿的分數拿下來。
保守目標。學會從“高預期”中迅速走出來。各個學科能拿多少分?每個學科要扔多少分,要理解“舍得”的真正含義。該舍得一定要舍出去。對該舍的內容堅持不聽不看不做,尤其是難題。即使你花費很多時間,由于基礎等客觀原因,考試中大概率事件是拿不下來的。要不折不扣的扔掉,只有這樣才能把該拿的分數奪回來。
第二、訓練與教材的關系。學生要做題,要做好題,精選題有針對性的題,而且要適當。如果做題不順暢(感覺),速度趕不上,確實需要刷題以適應考試。每次做題必須限時限量像考試一樣。把教材當做工具書,遇到問題回歸課本原理去解決問題;把習題看成是課本典型習題的變形,在回歸典型解決問題基本思路上下功夫,達到舉一反三會做一類題,同時也使基礎知識達到了應用的程度。
第三、 分數意識,找準提分空間和方法。
相陽老師一直強調要顆粒歸倉,我的理解是把該拿的分數一定要拿下來。從戰略上講,有些分我們不復習,也能拿下,有些分,即使復習由于智力因素,他屬于難題考試中我們很難拿下。而這兩者之間的灰色地帶是我們奪分的重點。因此,我們應該在會和不會的內容上和題上下功夫。
有些題高一二的時候都會做,但高三不會,這就是容易題不會做造成丟分。主要是基礎知識忘了,或學科基本思維形式欠缺造成的。老師就要指出哪些題是基礎題,對應的知識點是什么?學科的基本思維形式是什么?
有些題平時練習時會做,但大型考試中卻屢屢失誤,造成失分。這是考試技能不過觀的表現,要在考試中再帶著壓力的條件下予以解決。一個是心態,在考試中保持平常心,第二個是做題的速度保持一定的速度,絕不浪費時間。三是要規范表達。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學校和老師要適當增加考試次數。
有些題學生認為做對了,但得不到分數,就要向卷面要質量要分數。河北狀元余瀟的分數意識就特別強,每次分析試卷時,大到一個綜合題,小到一句話,她都會刨根問底,哪怕是做對了,他仍會問,還有沒有提分的空間?怎么寫還能再多得一分。這說明像卷面要分數空間很大,大有作為。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給同學提供參考答案,同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逐一對照。
學生的作文或其他學科的簡答題,學生要讓老師在自己的基礎上改成理想作文或理想答案。并解釋為什么,學生通過再次習作把分數提高,給學生明確提供提分方法。不是會做就完了,而是要會做就要得高分得滿分,通過對比參考答案尋找得分空間。
鼓勵學生考試下來,分分計較,卷面失分,分分必究,追求分數的最優化。纏住老師主動將自己沒弄明白的問題當堂解決,絕不拖到下一堂。因為這是最佳機會,機會一過,一來學生沒有興趣或遺忘。下一次見到老師也沒有這個場景。我們就要趁熱打鐵,這樣效率最高,提分最快。
越臨近高考,增分就越真實越可靠。追求有效增分的方法,不得不考慮卷面的整齊程度,不要求寫字寫得多么漂亮,但要清楚,字的大小,標點的正確使用就必須考慮。有的同學開始還不錯,但到后來字越寫越小,甚至后來評卷老師都看不清。這是因為該同學開始答題前就沒有計劃性,肯定要丟分。做對一個題或者作文,用幾步要參考標準答案。如果是三步說清,搞清楚哪三步,絕不用第四步。卷面講究清楚,簡潔,明了,潔凈。羅嗦是要扣分的。答題打不打草稿也是因人而異,因題而異。但答題一定要有計劃。那些內容寫在什么地方,應該有個計劃和安排。
第四、 關于如何適應大型考試,提高考試技能。
1.考試最佳狀態。空腹有點餓的時候。思維最為敏銳。
2.調整作息時間。讓其在考試期間興奮。必須有這種意識,英語下午考,但大部分學生早上學習英語效果好,應該把所有英語學習時間改在下午。
3.訓練注意力集中。有些同學考試注意力不能集中,眼和腦不能同步,眼睛在看題,但腦子不知在想什么,怎么辦?注意力是可以訓練的,重要的事情要有準備,有計劃,有想象的堅決完成,成功者做事目標單一,不被其他事情打擾。把思維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來,做到手眼耳腦高度一致。即使天塌下來也不受影響,把精力全身心集中到做題這件事上,就會有很好的結果。貴在堅持,說話算數,在自己不情愿的時候,也能靠自己的毅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會取得最后輝煌。
4.模擬考試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好考前考中考后操作。前提當然是老師要像高考一樣安排好模擬考試。考前做好得分計劃,越細越好,對考試大致有一個想象,在什么地方得分,在什么地方舍棄越細越好,考前按照自己的規定動作,什么時候吃飯,吃什么,什么時候考前預習?學什么,什么時候休息,幾點睡眠?什么時候鍛煉,怎么個鍛煉?一一照辦落實,像高考前一樣,做好充分準備。考試中要盡量利用好考試的1分1秒,要盡快投入到做題奪分之中。關鍵是集中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堅決不受非考試因素的干擾,如巡視和監考老師的走路。只要題差不多就要嚴格執行考前計劃,不要考慮分數,關鍵是將題做對能得分。考試要像高考一樣,充分暴露自己考試過程中的問題,發現問題就相當于解決問題的一半。
5.考后要即日總結,再現考試的表現,對每一個題逐題反思,從心理、做題思維、答題速度、卷面、舍棄的試題中深刻反思,找出失分突出的地方,尋找失分原因,針對性做出措施,以指導下一階段的復習和下一次的考試。訂好增分計劃,尤其是把自己做的卷子和參考答案比較,找出自己的差距,把向卷面要分數落實到實處。考后反思,不要把眼睛盯在分數和名次上,考前計劃完成如何,有沒有低級失誤,該得的分得到了沒有,有沒有運氣分,追求我練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到位。
第五、 學會自己欣賞自己。
活出自我,追求自我,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解題方式和知識結構。要有足夠的自信,父母給了我們的基因足以支撐我們考名校,關鍵是如何把握,把我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馬云說第一天很艱苦,第二天很痛苦,第三天就見太陽了。成功來臨,但很多人往往在第二天晚上就死掉了。說明成功的秘訣還在于堅持,成功之路并不擁擠,因為大部分人放棄了。
學會欣賞自己,把自己的學習收獲記下來,譬如英語和語文,自己認為好的句子要積累下來經常性的要用,就成為自己的東西,其他學科的典型試題,解題思路和方法要積累下來,要定期翻閱,尤其是自己在解題過程中,產生激情。產生沖動而形成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應該記下來,這樣的成果在考試中應容易使用。做這樣的積累工作,心要凈,靜能生智,不要過急,一個星期盯著一道題做到極致。
學會欣賞自己,自己的知識網絡結構必須自己建。二輪復習中習題習作,知識應用和知識構建要結合起來,因為二輪復習習題是老師精選而來,所對應的知識應該是高考考綱的重點知識,若不清晰應該像工具書一樣,利用課本查找知識點將知識搞清楚,尤其是要搞清楚知識點之間的本質區別和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絡。教輔上的知識網絡雖好,但學生考試時用不上,即使背下來也用不上,應該撕掉。只有自己構建的雖不完善,但應用方便。要強調知識各分支內容的相互交叉與滲透,引導學生注重認識事物整體的結構、功能和作用,分析事物變化發展的全過程,鼓勵學生從整體上分析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促進學生形成更全面完整的知識結構。
對待知識不能滿足于現場(字面意義)的掌握,要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并合理放在自己的知識網絡中予以構建。老師應該告訴學生這類知識如何考核學生,推出經典例題,教材很重要,但通讀沒有效果,學生看教材會熟視無睹,必須通過做題回到教材中的知識點中,在理解和記憶中學會應用,達到舉一反三,會做一類題。
第六、 理解國家高考導向。
“一核”通過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這一高考核心立場,回答了,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問題。“四翼”通過明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問題。
對高考命題的基本認識:學以致用,優勢發揮,內化提煉,本質把握。學以致用,會背會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會用。從訓練習題思路入手,提高應用能力。優勢發揮,不求全面系統而要充分發揮優勢,放棄最難的,盡可能多得分。內化提煉,淡化模式技巧,強調通法通用(基礎性),強調學生自己的理解、總結和提煉。本質把握,把握住命題的亮點,變化方向。2017年和2018年高考落實不到位的要落實到位,高度重視新課標的作用和影響,高考要落實新課標的學科素養。
因為新課標剛頒布,學生要把各學科的核心素養背下來,老師對每個素養給出典型考法,難度決不大,是一個窗戶紙。通過對各學科素養的定向考查,對考查內容中知識和能力進行調整,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四層”的科學安排,有效考核。必備知識。就是高考要求的考綱上的必備知識。老師要梳理必備知識,與能力、素養等考查目標緊密聯系,強調對必備知識內化,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必備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對必備知識建構、融會貫通和遷移,從而形成具有內部規律和內在聯系的整體知識網絡結構。發現知識間的有機聯系,進行知識間的綜合,達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關鍵能力。1.民族自豪感。語文文言文,傳統文化經典,聯系當下,語文作文,英語選材,數學文化。2.閱讀理解能力。18年開始加大該能力考察,但力度不夠。19年讓學生在考場上做不完,因為18年分數過高,要控制高分,文綜理綜信息閱讀量加大。快速準確閱讀,除快之外,還要準確,想偏了,想多了都要失分。對題現場分析,而不是現場判斷這個題是否做過,越熟悉越要敏銳捕捉關鍵信息。學生要訓練審題習慣,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3.思辯能力。語文學科素養,邏輯推理能力。4.表達能力。規范表達。5.應用能力。陌生中考熟悉,越陌生越離奇,難度不大,考遷移能力。6.鑒賞審美能力。未來一定要考審美能力,學科價值,學科之美。
學科素養。各學科的核心素養,新課中都有準確表述。
核心價值。要求學生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成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體現高考“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