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過程一定要有趣,因為那是你能從工作中獲得的唯一快樂。年輕時的你以為名譽和物質酬勞會改變你的生活,但后來你發現它們并不能讓你美夢成真。”——《伍迪艾倫談話錄》
二、工作/職場領域
01行為處事偏好差異
思維型:
●大多是理性客觀、條理清晰、富有邏輯的,有些冷漠、不好商量
●對待規章制度,傾向于建立統一標準,貫徹實施,公事公辦
●對待合同協議,傾向于嚴格按訂立條款執行
●解決問題時,更擅長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和聰明才智
情感型:
●大多數是感性主觀、溫和友好、顧忌他人感受的,好說話、好通融
●對待規章制度,傾向于視具體情況而定,人性化處理
●對待合同協議,傾向于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通融,富有人情味的
●解決問題時,更擅長安撫情緒,處理好人際關系后再處理事件本身
注意:
1、思維型的人在公事公辦時,通常是波瀾不驚的,完全覺得按制度辦事是很應該、很自然、很輕松的事情。情感型則更喜歡做好人。
2、處理人際關系時,思維型也會感情用事,情感型也會很理性,即每個人都需要用到這兩個功能。但是,思維型偏好的人使用情感功能(主觀、感性)時,心理會沒有安全感,認為感情用事是危險的、不合邏輯的、不自然的。同理,情感型的人在使用思維功能(邏輯性、理性)時,傾向于緊張、擔心的。
3、思維型如果表現出情感型舉動,內心會自責不該太感性;情感型表現的理性客觀,公事公辦時,內心會自責不該太理性,并且通常是難為情的,擔心對方是否會難受。這就是從內心真實感受來區分T和F。
4、在環境逼迫時,思維型也會表現的很有人情味,比如取悅一個大訂單客戶;情感型也會表現得很理性,比如下決心裁員以降低運營成本。這時,要看真實的心理動機——是為了什么目的而這么做,到底是自然而然的表現,還是形勢所迫的無奈之舉。
02工作環境偏好差異
思維型:
●認同喜歡“弱肉強食、能者居上”的狼性文化
●充滿殘酷競爭,明爭暗斗的環境下也能輕松自在的開展工作
●更喜歡公平公正、有原則有魄力的上司
情感型:
●更喜歡和諧友好、互幫互助,如大家庭般溫暖的工作環境。
●在考核嚴峻、內耗過度的工作環境中,會心力交瘁,迫切想要逃離。
●更喜歡因材施教、容易溝通、給予下屬鼓勵和溫暖的上司。
注意:
1、思維型偏好的人不害怕競爭,也不害怕同事間的明爭暗斗,能夠在勾心斗角的工作環境中自如地開展工作;情感型的人通常會想逃離這種工作環境。
2、思維型偏好的人受得了冷酷的上司,但受不了優柔寡斷、感情用事的上司;情感型偏好的人不喜歡沒有人情味的上司。
3、思維型偏好制度化管理,情感型偏好人性化管理。
03職場人際處理差異
思維型:
●在忙事情時,對于別人的請求能輕松拒絕。哪怕不忙,哪怕只是舉手之勞,如果不想幫的話,也能果斷say no
●和同事發生沖突后,沒多大感覺,該怎樣就怎樣,可以繼續一如往常進行工作配合,不會讓情緒影響工作。
●若被冒犯,第一反應是生氣,并且得理不饒人,力爭到底
●被利用時,會加倍狠狠地耍回去。
情感型:
●在很多時候,自己本身已經很忙了,但面對別人的請求,依然難開口拒絕,甚至導致自己的事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拒絕別人的要求,感覺挺難為情的。
●如果和同事發生了沖突,會覺得別扭、不自在、難以共事。盡管表面上會裝沒事,但內心難以擺脫這種不快,情緒會影響工作。
●若被冒犯,第一反應是傷心,但得饒人處且饒人吧,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不想把關系搞這么僵。
●如果發現對方耍心機,會很氣憤,但未必真的回敬對方,就是默默遠離,提醒自己不再上當。
注意:
1、情感型對別人的情緒很敏感,能察覺到別人內心的細微變化。比起情感型,思維型通常對別人的情緒察覺比較木訥,也沒有情感型那樣會照顧別人的情緒。因此,情感型比思維型更難拒絕人。
2、情感型也能“看起來很輕松”地拒絕別人,但這種“輕松”只是故作輕松,其內心是“難為情的、不自然的”,甚至覺得是對不起別人,并且會在拒絕之后一直耿耿于懷或心里不是滋味。
04職場形象展現差異
思維型:
●通常是客觀實際、強勢強硬、態度堅決、冷酷嚴峻、給人距離感的
●自我形象,更希望成為一個堅守原則、公正合理、理性客觀分析事情來龍去脈的人
●大多數情況下,別人很難打破其原則
●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比起被理解和喜歡,更希望把事情做正確
●做決策更堅決果斷,決定后通常不會再改
情感型:
●通常是溫和仁慈、親切友好、顧及他人感受、有親和力的
●更希望成為一個重情重義、寬容平和、心思細膩、富有人情味、能妥帖照顧他人情緒的人。
●原則不是特別強,別人比較容易打破其原則,或者說是自愿的
●比起把事情做對,認為被大家理解和認同更為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作決定常搖擺不定,容易改來改去
注意:
1、思維型和情感型都希望自己被認可、被喜歡。兩種偏好都會有,但思維型考慮的是,先把事做對,再考慮人的感受,比如他人是否理解、支持;情感型更多考慮的是,這件事做了別人會怎么看我。先看自己的決定是否被認同,再考慮盡可能把事做對。
2、思維型在感性和理性間必須做出選擇時,會果斷放棄被理解、喜歡的機會,堅持按自己的想法把事做對。情感型明知道什么方式最快最有效,但因為要顧忌他人感受,大家是否認同和喜歡,最終選擇效率不太高而大家喜歡的方式。
以上,工作/職場領域深度解析情感型F和思維型T的偏好差異。不管是喜歡講道理,擺事實,擅長以理服人,以客觀實際為出發點思考和作決定的思維型T,還是喜歡講同理心,情緒共鳴,擅長以情服人,以個人價值和情感為出發點思考和作決定的情感型F,都是生而為人,被賦予的屬于你最好的一部分。
我們在使用自己偏好和擅長的決定方式時,是最自然、最習慣、感覺最為良好的。但同時,偏好越明顯,弊端也越顯著 。
這是因為情感型的人是受自己的價值觀念所驅動的,一旦內向堅持的信念遭到踐踏,就會受到很深的傷害。長時間積壓,無法釋放不滿情緒后,就會產生內向世界的扭曲性。一面是溫暖熱情,另一面是憤怒壓抑。
這也是為什么,對于情感型的小伙伴們,我深感同情。他們總是給予他人關懷,卻唯獨忘了把關懷留給自己。
在面對很多事時,情感型需要少一些自我歸因,多一些自私自利;少一些心理投射,多一些客觀理性;少一些愚至善良,多一些決絕狠心。
在乎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把自己放最重要的位置。其他,環境、輿論、道德、規束都不該成為情緒被綁架的理由。
因為人生好與壞,去到盡,最后留下的只有真誠。若能對自己的情緒、情感負責,即最大的真誠與自我關懷。加油呀~
微信公眾號:Ting_view
知乎:亭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