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帆
2009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和品牌中國十大人物的名單上,幾年來頭一次出現了兩個相同的名字,一個是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沈文榮,一個是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河馬ip代理
兩份榜單為之撰寫的獲獎理由也大同小異。
關于沈文榮,其自籌資金起家的沙鋼集團,竟在彼時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以208.97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入圍2009年世界500強,成為中國內陸唯一上榜的民營企業。
而關于李書福,一方面,他提出的“100%控股收購沃爾沃轎車”成為了中國民企海外并購揚名的典范,另一方面,被稱為汽車業“價格殺手”的吉利,轉型初見成效,開始將造車理念向“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轉變,作為吉利中高端車的代表,帝豪EC7未賣先熱,消費者的關注熱情也空前高漲。
那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僅僅一年后,吉利就將沃爾沃收入囊中,帝豪EC7的月銷量,也迅速突破了一萬輛。
至于現在,沃爾沃的“復活”自不必說,帝豪,更成為了中國品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在市場站住了腳的經典轎車。
昨天(5月29日),當帝豪家族全系新車在杭州奧體中心亮相之前,老款帝豪們以見證者的身份出場巡禮時,從2009年的第一代帝豪EC7、2016年的帝豪百萬版車型,到2018款的全新帝豪、帝豪GS、帝豪GL,十余款車型都悉數出現,我們才恍然發現,帝豪已經走過了整整十年。
而這十年,無論對帝豪、吉利還是整個中國品牌而言,都是舉足輕重的十年。
2009年7月28日 ,吉利在寧波基地舉行“吉利帝豪品牌發布暨EC7系車型下線儀式”,宣告帝豪品牌誕生,一個月后的8月28日,帝豪品牌首款新車帝豪EC7就在濟南正式上市。
帝豪系列開始作為吉利汽車戰略轉型時期的多品牌運營主角,以比全球鷹、金剛系列更高的定位,承擔起了重塑和提升吉利品牌價值與形象的重任。
沒錯,當年的帝豪,其實是吉利進軍中高端汽車市場的高定位產品線。
盡管在消費者看來,仍然是比合資品牌更實惠的性價比之選。
比如帝豪汽車論壇里的一位石姓車主就很直接,回憶當年自己買帝豪的直接刺激原因,就是無意中發現連帕薩特都只是205mm的輪胎,帝豪的輪胎卻直接上到了215mm,而自己開的那輛金剛,才不過185mm。
于是他開始對比配置,發現全車八氣囊、電動座椅、自動空調、天窗、車窗一鍵升降、胎壓監測、LED尾燈等等,“這配置在09年已經可以秒殺不少20萬級別的車了”,“而且還有很多給人好感的小細節,手套箱里帶燈、化妝鏡帶燈、尾箱遙控開啟”,“這些加起來當年只要8.48萬,一本滿足”。
可能就是因為和石先生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數,所以僅不到半年,2010年3月,帝豪EC7單月銷量就已突破5000輛,2011年1月,月銷量突破1萬輛。
月銷破萬后,很快,2011年帝豪改款車型上市,新車標配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功能,在那個很多十萬級別車型可能連八氣囊都還沒有的年代,帝豪是最早一批標配此功能的車型。
同年的另一個利好,是帝豪EC7先后榮膺了C-NCAP五星安全評定、E-NCAP四星安全認定,刷新了中國品牌車型在歐洲E-NCAP碰撞的最高成績。甚至,比帕薩特領馭、速騰、明銳、君越等合資品牌車型還要高。
前面所說的石先生的回憶文里,也提到過自己六年來,除了電動座椅開關、油箱蓋開關、發電機和副駕拉手各壞過一次,沒有再給他添過任何麻煩。
就這樣,2012年,月銷過萬成為了帝豪的常態,2013年,帝豪月銷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持續接近2萬輛,連續數月成為唯一進入A級車銷量前十名的自主車型。
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至今還能向我回憶起當年帝豪熱銷反映出的另一個趨勢,就是2012年以前,深紅色還是消費者偏愛的顏色,進入2012、2013年后,消費者審美開始進入很長一段時間的白色期,后來,帝豪的主打色也隨之做出了調整。
這些細節都解釋了為什么在競爭最激烈的A級轎車細分市場,面對幾乎所有合資品牌都有的、市場同時在售至少100款的A級轎車,帝豪可以活下來。要知道在這個最殘酷的市場,幾乎每家合資品牌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僅大眾一家德系巨頭,就有十余款A級車型。
而比僅僅“活下來”更厲害的,是這么多年來,帝豪已經站穩了其在轎車市場銷量前十的排名,這是中國品牌真正意義上第一款經典轎車。
在帝豪之前,很多其它中國品牌轎車也曾創造過一段輝煌的市場,比如長安逸動、艾瑞澤5、寶駿310等等,但幾乎都在一兩代之后,隨著新車效應漸過被市場放棄。
一路活在高位的,只有轎車的帝豪和SUV的哈弗。
如果說,2009年誕生的帝豪在接下來五年里成為了吉利品牌的“救命車”,那么在剛剛過去的五年里,帝豪則是整個中國品牌轎車市場的“救命車”。
2013年之后,中國進入了SUV市場快速發展的蓬勃階段。截止到2017年,SUV市場份額不但逐年增加,每年車企上的大多數新車型,尤其中國品牌,更是SUV莫屬。中國品牌轎車不但被吞噬著市場,更被吞噬著欲望。
但吉利從未低估轎車市場的活力,2014年,吉利全系車型換藍黑新標,宣布回歸“一個吉利”,進入全新戰略轉型階段。
跟著“造老百姓買得起的精品車”的新品牌理念,吉利開始將帝豪家族細分市場真正擴大。
2016年,隨著帝豪累計銷量突破100萬輛,新車帝豪GS和帝豪GL先后上市,在傳統的A級車領域內,帝豪家族又劃分出了A級轎車(帝豪)、A+級轎車(帝豪GL)以及跨界SUV(帝豪GS)三個品類,每一款車都被賦予更精細化的產品特征,價格覆蓋7~12萬元區間。
從2016年至今,帝豪家族三款車型都保持著不錯的銷量,帝豪GL截至今年4月累計銷量已超33萬輛,成功沖入合資品牌陣地,打破了A+級中國品牌轎車的天花板;帝豪GS累計銷量也已超過40萬輛,可以說開辟了中國品牌跨界SUV的全新品類。
帝豪的銷量更不必說,至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77萬輛。更有意義的是,宋軍告訴我們,目前帝豪75%賣的是向上互聯版主力車型,售價大約7萬元。而同級別、同價位的合資轎車,就有軒逸、捷達、桑塔納、科沃茲、福睿斯等等,帝豪能從這些直接競品中分得一杯羹,說是虎口奪食也不為過。
現如今,隨著整體車市的銷量下滑,尤其SUV細分市場大跌,在宋軍看來,這正說明中國的轎車消費群體相對更加成熟、理性。所以他確定地說,作為吉利目前產品的中堅力量,帝豪家族不會更改轎車布局以及輕易更名,只會不斷嘗試新的創新。
在去年某次發布會上,吉利官方提到過一個數據,就是吉利車主對吉利汽車的復購比例大約在31.2%,而這其中的大部分車主,都來自帝豪家族。
毫無疑問,帝豪十年,更重要的意義是它第一次讓一個中國品牌,有了一款長命的經典汽車。
這是任何世界級品牌都必不可少的車型,就像卡羅拉之于豐田、軒逸之于日產、雅閣之于本田。
昨天,杭州奧體中心作為2022年亞運會主場館首次對外24小時限時限量開放,帝豪家族將改款新車的首次亮相選在那里的原因也不言而喻。
雖說都是小改款而非大換代,但和過去一直以來的思路一樣,帝豪系列的設計與配置,始終都是緊跟時代在變。
這一次,帝豪家族全系LOGO換標黑色,多了分隱秘與高級;新帝豪GS增設雙色車身、懸浮車頂,就是奔著撩撥“跨界”的人;車機系統再次升級,同時新增無線充電功能。
最接地氣的是動力總成的升級,帝豪GL智享版和帝豪GS將搭載1.5TD發動機+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器,并且變速器完全按照沃爾沃標準。升級后,帝豪GL的百公里加速僅需8.3s,帝豪GS也不過8.6s。
吉利希望通過性能和配置上的整體升級,將帝豪的消費圈層再次擴大。
顯然,吉利對于帝豪的期待,不只一輛車或一個家族那么簡單。
在昨天的專訪,宋軍說了他們這樣一個調研,就是消費者用車3~4年和6~7年時,是兩個高峰換車時段,而2019~2020年,將是這兩輪波峰重合的一年。
推陳出新,是知勢而為,也是逆勢而上。期待帝豪的下一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