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元朝,大部分讀者朋友可能想到的只是蒙古鐵騎、遼闊的地圖和馬背民族獨特的民風民俗,但很少會想到元朝皇帝。對于元朝的統治者,甚至只能答上鐵木真、忽必烈,其他的人除了只知道他們姓勃兒只斤,可能連他們的名字都完全沒聽說過。91休閑網
那么為什么元朝皇帝大都默默無聞,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那么出名呢?
元帝國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存在的時期不算長。
雖然元朝疆域遼闊,人口眾多,但蒙元文化并沒有與漢文化有很好的的相融。不僅如此,元朝初期有著各種不利于漢人的規定,如法律上規定:"蒙古人員毆打漢兒,不得還報"、政治上漢人不得擔任要職等等,無不透露出元朝統治者對漢人的輕視。
盡管元朝強盛一時,但蒙古族也只是少數民族,擁有最多人口的漢族人民并沒有對元朝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蒙元文化也沒有真正進入漢民族的記憶中去,以至于到了后來北元國勢大衰,退出統治權之后,幾乎就什么也沒剩下,又回到了漢蒙文化互不相干的狀態。彼此在文化上的相互隔絕,使得后人在歷史中較少關注元朝。
元朝版圖大到什么程度呢?
元朝疆域東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元史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這么大的疆域,幾乎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打下來的,兩人的光輝遠蓋后輩。元世祖時期,南宋終滅,元朝也隨即停止了對外擴張,面對如此廣闊的版圖,元朝皇帝們心目中也算是滿足了。
不是這些皇帝進取心不足,而是已經無地可以開疆拓土,所以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無盡的揮霍享受。
元朝統治者默默無聞還與繼任的制度有關,其實元世祖忽必烈還是很重視漢文化的,不僅在位時任用儒臣,還試圖推行"嫡長子繼承者"來鞏固皇位,但受到蒙古貴族的極力阻止。
在蒙古,汗位繼承者一般都是由長老或貴族人員經過商討才確立,即"忽里勒臺"。然而忽里勒臺選汗制度雖然在蒙古族早期的團結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卻無法鞏固君主的地位,皇位沒有明確的繼承人,不僅引發了不少兄弟親族內斗,而且皇權受到了大大的削弱。盡管也有皇帝推行比較好的政策,但最終還是影響有限,宣布失敗。
元朝皇帝鮮為人知,還有一大原因是元太祖、元世祖的功績實在是太大了,與他們相比他們的后代文韜武略無足稱道。后幾任皇帝大多內斗有余,守成不足,短短十幾年間皇位之爭頻繁、篡弒相繼,前后七八次易主,不僅內亂頻繁,還有權臣干政,民眾苦不聊生,實在沒有多大功績足以名垂青史傳于后世者。
再加上近現代文學影視作品鮮有涉及,故湮沒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