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樣版別初探
乾隆大樣,從廣義上講指超過正常制錢直徑(根據版別的不同,超過范圍有所變化,一般取0.5mm以上)的乾隆版別錢,從狹義上則專指泉局所制的大型制錢,日本稱為萬選錢,臺灣稱為宮錢,直徑一般在2.7cm以上(最少也要26.5cm以上),重6克以上(最少5.5克以上),錢體厚重,制作精美,從這個意義上,就把方通大樣、小平式大樣(小平式面文,較薄,另有一種小平式最大樣極為少見)等剔除在外。
乾隆版別現在已經日漸為人們所喜愛,而作為乾隆版別中的特殊類別,乾隆大樣更是成為人們追求的熱門品種之一。本人收藏時間不長,投資也不大,但也有意識的注意過乾隆大樣的版別,現進行一下初步的探討。
乾隆大樣的版別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雙點通類
2)圓頭寶類
3)出頭寶類
4)單點通類
5)缶隆類
6)其他少見類
1)雙點類
這是最常見的一類乾隆大樣,特點雙點通、乾字小乙、滿文準正書。
可分為許多小版,但差異不明顯,且具體存世量多少差異也分不清,所以沒有必要細分(正如網上有評論:從每一筆一畫上,甚至從鑄造原因上去尋找細小的差異,也就成了研究版別的悲哀了,所以個人一直以為搖頭類、流銅類、鑄痕類、滿文復式等只能屬于趣味品,不在版別研究的范圍)。差異明顯版的有寬緣小字、大型錢(2.8cm以上)等。
2)圓頭寶類
此類也不算少,特點乾字大乙,滿文有方書、準正書兩類。
可粗略分為目內橫、離生隆、寬/窄滿文、降舟通、長寶類、大型錢等。
3)出頭寶
此類略少些,特點乾字大乙,滿文出頭寶、準正書。
可分為目內橫、用內橫、寬/窄滿文、大型錢等。
4)單通
此類較少見,特點面文單點通楷書、背滿文出頭寶、準正書,其背文與3類相近。
可分為目內橫、日內橫、日內點、用內橫、寬緣、大、中、小字等,通頭、乾字等也有變化。
因為存世量少、版別多、字體獨特等原因,此版最受歡迎,金版曾經說過他曾收過19種版別,非一般人能及。
5)缶隆類
此類存世量應在3類與4類之間,特征為缶隆,與嘉慶規制類大樣是同樣的風格,應是兩朝代過渡類型的錢。
此類主要有直徑上的變化,從不到2.7到2.9cm以上不等,通頭也有變化。
6)其他少見類
短足寶類,極少見且美品更少,尤其是短足寶闊緣大樣,只在日本泉譜上見過,讓國人心有不甘。特點為乾字小乙、寶字足短、隆字肥大、離生隆,為乾隆版別錢的名譽品。
出貝寶類,應為試鑄類,最是少見。特征為出貝寶,應該定位為綱錢,與母錢同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