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自己得了滑膜炎,下次再問時又說自己得了滑囊炎,可能再下一次又變成了骨膜炎。可見很多人對骨科里的各種“炎”分不清楚,覺得字面上看起來差不多,就是一種病了。其實并非如此。
今天骨事匯就跟大家講一講這些骨科里的炎癥。
01、滑膜炎
滑膜是附著在關節腔內壁的一種軟組織,可以分泌滑液潤滑關節同時保護關節軟骨。滑膜炎,就是滑膜組織發生了炎癥。滑膜炎分為感染性滑膜炎和無菌性滑膜炎。我們通常說的滑膜炎,往往指無菌性滑膜炎,也就是沒有細菌感染而出現的滑膜炎。
無菌性滑膜炎癥狀
1、輕度:以關節疼痛為主,上下樓或用力時疼痛明顯;關節腫脹不顯著或伴有輕度腫脹;走路咯吱咯吱彈響;長時間行走關節有發燒、發僵的感覺,疼痛加劇。
2、中度:關節腫脹,關節腔積液,疼痛不顯著,下蹲或打彎有不適感,個別患者伴有肌肉萎縮。早晨癥狀較輕,晚間加重;不能長時間行走,走路稍多小腿酸脹、積液增多。
3、重度:關節腫脹、疼痛比較顯著,并伴有積液、骨刺、游離骨。
治療
1、休息制動:對于急性損傷引起的滑膜炎,關節制動2-3周。
2、藥物治療:以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為主。對于合并關節炎的患者,可以聯用硫酸氨基葡萄糖。
3、抽取關節腔積液:適用于關節腔積液量較大的患者,以減輕關節腔內的壓力,改善關節脹痛和屈伸活動受限等癥狀。
4、關節腔注射療法:包括封閉針、玻璃酸鈉注射液等,往往與關節腔積液抽吸治療配合進行。
5、手術治療:必要時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滑膜,避免進一步侵害關節軟骨及骨組織。
02、滑囊炎
滑囊是結締組織中的囊狀間隙,位于組織間產生摩擦的部位,如肌腱或肌肉經過骨突起的部位。其作用主要是減輕或避免骨突起和軟組織間的摩擦和壓迫。滑囊炎即指滑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癥。
癥狀
關節或骨頭突出部位出現圓形腫物,伴局部疼痛及壓痛,有時會有局部紅腫。
治療
1、一般治療:冰敷;抬高患處;使用彈性繃帶局部加壓;也可以按摩患處,使用活血化瘀的膏藥貼敷;疼痛明顯時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癥狀;
2、治療原發疾病: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3、抽出積液:囊腫較大者穿刺抽出囊內積液,然后注入醋酸潑尼松龍,加壓包扎;
4、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做滑囊切除術。
03、骨膜炎
骨膜是一層致密的結締組織膜,附著在骨的表面。骨膜炎可由于過度勞累等因素引起,一般屬于無菌性炎癥,或是由于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化膿性炎癥反應。
癥狀
癥狀主要是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等。
治療
對于無菌性炎癥,應注意休息,進行物理治療,使用消炎鎮痛類的藥物。對于化膿性炎性反應,應早期給予抗生素治療。
骨膜炎在治療過程中,關節要停止活動,以減少積液分泌。但是此方法容易引起關節功能喪失,肌肉萎縮,誘發關節的其它病變。因此治療的同時應進行功能鍛煉。
04、腱鞘炎
腱鞘包繞在肌腱外面,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肌腱長期在此滑動摩擦,即可發生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癥,引起腫脹,稱為腱鞘炎。
癥狀
1、晨起僵硬:晨起患病部位感覺僵硬、疼痛,活動片刻后僵硬癥狀緩解。
2、痛性結節:炎癥部位產生硬結,伸屈活動手指時,結節發生滑動,出現彈響。
治療
腱鞘炎反應急性期,應讓手部休息。用冷敷、電療等方法,減少腫脹及疼痛,也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緩解癥狀。
進入慢性期后,除休息外,可進行康復治療包括熱敷、按摩、超聲波、局部電療等控制癥狀,必要時佩戴護具。此外為了防止炎癥引起活動受限、肌肉萎縮,應進行適當的手部及腕部運動。
封閉療法:在鞘管內注射含有固醇類的藥物進行封閉治療。
手術治療: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可考慮接受腕管或鞘管切開或局部切除。
05、筋膜炎
筋膜炎又稱纖維織炎,是發生于皮下、肌筋膜的一種非特異性炎癥。多見于頸肩部、下腰部、足底等區域,伴有疼痛及壓痛。
癥狀
癥狀以疼痛為主,表現為慢性持續性酸脹痛或鈍痛,局部肌肉緊張、痙攣、隆起、攣縮或僵硬。受涼或疲勞會誘發疼痛,長時間不活動或活動過度可使疼痛加重。
治療
1、物理治療:科學鍛煉、手法治療、紅外線、超短波等。
2、藥物治療:消炎鎮痛、消腫解痙類藥物能減輕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常用的有芬必得、扶他林等。
3、封閉治療:對很多痛點局限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但要注意防止可能的并發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