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斗魚一姐”喬碧蘿殿下又出來作妖了。
在承受采訪的短短幾分鐘里,喬碧蘿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我胖是由于蕁麻疹導致臉腫了算了。””等我瘦下來,仍是超級大美女。”“我做錯了什么,憑啥遭到網絡暴力?”
碧蘿修片前后
采訪里,她最引起公憤的仍是這一句——“我患了十年抑郁癥,靠國學文化才撐過去。”
畢竟在沒有出示醫院診斷書的情況下,說自己“十年抑郁癥”是真的毫無說服力。
兒時讀南懷瑾的書,南教師預言過,21世紀是精神疾病的世紀。“21世紀末,患抑郁、焦慮等等心理疾病的人會遠超舊世紀。”現在看來,真的被他不幸言中。
事實上,大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體驗過嚴重的抑郁狀態(Legg, 2018)。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指出,目前全球約有3.5億抑郁癥患者,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將會成為全球范圍第二大致殘疾病。
而我國抑郁癥人群約有9000萬,每年約有20萬的人因為抑郁癥自殺。
看到這兒,或許你會“恍然大悟”道:“哦,我說最近怎么遇到患抑郁癥的那么多。”然而事情卻比你想的復雜的多。有些所謂的“患者”,并是分不清“抑郁”和“抑郁癥”的不同。
舉個栗子,我高考沒有發揮好,成績一敗涂地,把自己不吃不喝關了一個星期。一周今后,我餓壞了,也想開了,決定報了高復班。這事折騰折騰也就翻盤了。
這就屬于正常的抑郁心境,由外界事物引發,一旦問題解決了,這種心境就就隨之消失了。
但如果是抑郁癥,那就就會變成,因為抑郁癥,我考試注意力不集中,注定是考不好的。因為如此,更加失去了讀書的信心......
抑郁癥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是一種把會人面向失望深淵的惡性循環。但是幸運的是抑郁癥是可以通過治療來治愈的。
認知行為療法:用積極思維和思考模式來替代抑郁思維,用實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人際關系療法:著重與人際關系的心理治療方式,其中包括培養患者處理人際問題的能力。
行為療法:使用獎勵性質能讓人感到愉悅,獲取滿足感,幫助抑郁癥患者變得更活躍。
電休克治療:暫時緩解重性抑郁的癥狀表現,或者其他心理疾病癥狀,長期改善需要結合藥物與心理配合治療。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利用磁場無衰減地穿過顱骨并作用于大腦皮質,對神經產生刺激作用,從而來改變大腦活動。
藥物治療:抗抑郁藥物可以有效減少抑郁的癥狀,如悲傷感、疲勞、食欲不振、睡眠問題和自殺念頭。由精神科醫生開具,主要用于治療中度和重度抑郁癥。
泊恩心理提示您,如果您也有抑郁癥的問題或是身邊的人有類似的困擾,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的醫生為您進行診斷,并根據您的個人情況制定診療方案,達到有效緩解癥狀,恢復社會功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