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朋友咨詢,說自己有一筆閑置資金,想配置一些債券ETF,問有沒有好的推薦。
個人覺得,首先要明確的事情就是,雖然債券ETF的波動沒有股票那么大,但是其也不是如貨幣基金或理財產品那樣,收益是一個相對確定的,或者說是無風險的,可以用來做短期閑置資金配置。
其實國債ETF的也是存在一定虧損風險的。比如說從8月14日以來,十年國債的跌幅就為0.95%。而在2016年到2017年之間,中證10年期國債指數連續下跌時長達到了一年之久,跌幅為7%。
正如之前在介紹債券基金那一文中所說,債券的價格與利率是成反比的,而2014年和2017年之所以會出現債券價格的下跌,主要是因為利率上升的緣故。而近期10年國債收益利在跌破3%后,也開始了緩慢的爬坡,所以也就有了8月中旬以來債券下跌。
所以說,債券ETF并不是無風險的資產,其也是會有下跌風險的,不能將其作為固定收益的產品來看待。如果有閑置資金的話,可以考慮銀行發行的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他們的收益相對高一點,而且有一些產品買賣也是相對方便一些的。
而債券與股市一樣,從長期來看也是不斷上漲的,且其與股市的相關性較低,甚至有時是負相關性,因而債券ETF更多的是配置價值,而且加入持倉組合的話,可以對沖分散股市的風險,降低持倉的波動性。
那么,具體應該選擇那只債券ETF呢?
相對于股票ETF而言,我國的國債ETF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目前產品數量并不多,總共才只有11只,鵬華基金的5年地債ETF是剛成立不久的。
而國債ETF也可以說是一個新鮮的產品,正式面世的時間并不長,我國第一只債券ETF直到2013年成立的,而且11只產品中有一半的產品都是在2018年以后成立,數量達到了7只,
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一個是因為債券的知名度沒有股票那么高,而且債券交易的門檻也相對較高,所以很多投資者并不了解該品種;二是因為債券類的指數并不成熟,數量相對較少,而且成立時間相對較晚;三是因為跨市場運作還不是很順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債券ETF的發展。
由于以上原因,也限制了債券ETF規模的發展,很多產品的規模并不是很大,規模達到1億元的有6只,10億以上的有4只,而余下的產品規模都比較小。
另外就是,債券ETFETF的流動性也是比較差的,成交都不怎么活躍。這主要是因為,人投資者參與的比較少,而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作為配置而長期持有。從持有人比例來看,大部分產品機構持有比例達到了90%,而最低的持有比例也是在70%以上。
而在具體產品選擇上,城投債ETF值得選擇。
首先是城投債ETF是第二批成立的產品,有相對長的運作時間;產品規模也比較大,將近有20億,為規模第二大的債券ETF;同時流動性也還可以,也在178萬左右,雖然沒有國泰旗下的兩只產品那么大,但其實也還算過的去。
其實,更重要的是相對于其他債權指數而言,城投債ETF跟蹤的上證城投債指數的表現較好。不僅收益更高,而且是波動和回撤也是更小的。
當然,如果要是加上利息再投的話,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來看,上證城投債指數的收益率也是超越了其他幾個指數。這也解釋了,其為什么是最早成立產品里面規模最大,且被機構投資者大量持有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