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此次的漲薪不是給某個員工的,也不是給管理層的,而是給所有員工的。
所以此次加薪幅度和以往差距不大,大約是人均1000元左右。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已經不是格力的第一次加薪了,看了下面這張漲薪圖,你可能會對格力的員工嫉妒到變形:
如此頻繁的漲薪,背后是格力優秀的業績表現,使得格力有給員工漲薪的底氣!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482.86億元,同比增長36.92%;凈利潤224.02億元,同比增長45.27%,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芍^是“家有余糧,漲薪不愁!”
董明珠認為,及時激勵和發現員工的價值在職場上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冷漠的領導認為員工工作得好是應該的,不需要去激勵他們,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東西,團隊的績效可能會下降,員工的動力會受到影響。
不職業化的領導者通常是盯著員工的錯誤,進行破壞性的批評,但優秀的領導者卻懂得及時發現員工的價值和貢獻,并進行及時的激勵。
因此,董明珠是很懂得激勵下屬的,另外干起事業來,董明珠犀利精準、干練潑辣、講究誠信、深得人心。
那是因為她一路從格力的業務員做到部長,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在格力內部,可能沒有幾個人比董小姐了解員工的情況。
談及漲薪,董明珠曾說:“員工們創造了財富,他們就應該有權利去擁有?!?/p>
她還說,一個企業由百年企業到千年企業,再往永盛不衰的企業發展,
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第一,建立制度;
第二,培養一批敢講真話的人;
第三,關心員工的切身利益。
這就是從一線一路起來的一把手,對外心狠手辣,對內又了如指掌,格力有這樣的掌舵人,確實無人能及。
優秀人才是企業的關鍵競爭力,沒有人才,一切發展無從談起。
蛋糕不是省出來的,是靠人做出來的。給不了員工想要的,企業也留不住人才。
薪酬要加,但不是一刀切,必須績效為王,結果導向,數據說話。
好的薪酬模式,必須是激勵員工做出高績效,并得到好薪酬。
2019是各行業大洗牌的一年,依靠投機取巧、風投輸血活著,沒有強大的人才團隊和激勵機制的企業,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臺風來了,豬都會飛,臺風過后,飛得越高,摔得越重!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后又會回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業務人員的激勵機制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還是讓薪酬模式,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變。
寬帶薪酬是大勢所趨。其原理是通過豐富和擴展薪酬的彈性,以增強薪酬本身的激勵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驅動力,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工資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創造力就死了。所以,對于傳統薪酬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由于平衡點是相對容易達到的值,所以員工壓力不大!每個指標都可以加工資,因為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于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于500萬,每低于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于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于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于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于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于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于正激勵。
作者/熊老師(xljixiao)
如果您在企業管理方面存在有什么疑問,歡迎你添加我的個人號為好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