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4時,江西上饒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鍋爐點火一次成功。項目正逐漸擺脫新冠疫情影響,向年內投產發電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為使鍋爐點火一次成功,點火前,項目部多次聯合監理、調試、建設單位進行專項檢查,對點火涉及的燃油系統、汽水系統的電動傳輸裝置、爐排及澆注料相關保護措施及烘煮爐所需的熱控測點投入情況等進行一 一排查,及時消除缺陷,確保各系統安全正常投入。同時調試單位還組織點火涉及的建設、施工單位人員進行了詳細安全技術交底,要求各單位工種、各工序聽從指令,依照施工方案及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組織推進過程工作。項目安全科,在試運行區域及通道等關鍵位置拉繩、懸牌進行警示,并在試運區域配備充足消防器材且確保處于安全完好狀態,為鍋爐點火安全一次成功創造良好條件。
據悉,該項目選址江西省上饒市經開區董團鄉聯勝村,建設2臺750t/d機械爐排式垃圾焚燒爐和1臺35MW發電機組。項目采用機械爐排焚燒技術,配套余熱鍋爐和汽輪發電機組,利用垃圾焚燒產生的余熱發電上網。項目建成后,年處理垃圾55萬噸,年發電量約2.4億度,上網電量約2億度,是山東一建承建的垃圾處理能力最大體量的垃圾發電工程。
7月21日15時46分,鷹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并網和主變壓器、線路沖擊送電成功,標志著該發電項目已經順利并網完全具備發電條件。
鷹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坐落于鷹潭市月湖區楊碧村馬塘窩的生態靜脈智園內,占地面積126.1畝,總投資5.53億元,建設2臺500噸垃圾焚燒爐,1臺25兆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采用國內先進的焚燒技術和煙塵排放及回收工藝,日處理垃圾10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36.5萬噸,預計年發電量1.4億千瓦時,是鷹潭市日處理能力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運后,將實現鷹潭市域范圍內全部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對于改變城鄉生活垃圾簡易填埋的狀況,推進鷹潭綠色發展,增添地方經濟生機和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光大環保能源(寧海)有限公司是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以 BOT形式投資建設的寧海縣環保能源發電項目,特許經營期28 年,總投資7.2億元,占地約107.5畝。項目選址于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高鐵直達,離寧波機場車程50分鐘,廠區周邊交通便利。寧海縣是中國旅游日發祥地,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項目建設規模為一期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日,配置2臺500噸/日機械爐排焚燒爐和1臺25MW汽輪發電機組,同步建設飛灰填埋場項目和餐廚垃圾處置項目;二期建設規模為處理生活垃圾500噸/日。項目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開工,計劃于2020年10月30日投產運行。
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項目占地面積約100畝,總建設規模為1800噸/日。項目分兩期建設,首期項目投資6.4億元,配置2臺處理量為600噸/日的機械爐排焚燒爐,1臺30MW(兆瓦)的汽輪機發電機組。“擴建項目投產之后,三亞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我們會全量消化,不再需要去填埋場填埋了。”鄭為偉告訴記者,上網電力大概每天貢獻30萬度到40萬度電。
7月18日,由中國三冶承建的遼寧省遼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廠房垃圾倉提前兩天實現封頂。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建設總規模為日處理垃圾1200噸,其配置了兩臺日處理能力600噸的機械爐排和一臺25兆瓦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設計年額定發電量約1.819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1.51億千瓦時。這次封頂的主廠房垃圾倉建筑高度為46.5米,去年10月12日開工建設,工程整體計劃于今年12月30日竣工。
靜脈產業園主要建設環境保護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廢鹽收貯及資源化利用處置等,對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氯化鹽、生活垃圾、餐廚垃圾等進行收集、運輸、儲存、焚燒及無害化處置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再循環和資源化利用。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2條500t/d垃圾焚燒線和21兆瓦規模汽輪發電機組,主體工程包括主廠房、輔助工程、公用工程、環保工程等。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理生活垃圾40萬噸、年上網電量1.2億千瓦時。煙氣排放達到國際最嚴標準,將承擔樂陵及慶云、寧津全境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助力“生態樂陵”建設。
該項目2019年6月開工,計劃2020年12月建成投產,總投資25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
該項目位于山東省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臨港西路與遼河西街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積約32.8畝,凈用地30畝,項目總規模為1000t/d,分兩階段實施,一階段處理規模為500t/d,預留500t/d的垃圾焚燒線,廠房一次性建成。一階段安裝1條500t/d焚燒線和1臺20MW汽輪發電機組。一階段投產后兩年后,啟動二階段的建設,二階段安裝1條500t/d焚燒線;一階段時期,通過引入一期、二期主蒸汽的方式,保證汽輪機組的負荷量。達產后年全部處理能力為36.5萬噸。項目總投資:50852.18萬元。
項目于2020年3月27日由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及湘潭天易發展集團組建成立為光大天易環保能源(湘潭)有限公司。項目配置兩臺600噸/天焚燒爐,兩臺中溫次高壓余熱鍋爐,1套24MW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同時建設的還有垃圾受料供料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煙氣凈化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目前項目已完成選址、環評、節能審查、規劃設計、初步設計、施工設計等前期工作,項目建設用地及300米防護區征地拆遷工作,樁基工程已完成總施工量的1/3。
湘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采用PPP模式運營,計劃投資約8億元,占地117畝,并設立300米范圍防護區。項目建成后可日處理垃圾為1200噸,年處理能力為43.8萬噸。項目采用國內最先進的垃圾處理工藝,執行最嚴格的環保標準,可全部消納城市兩區和我縣生活垃圾,并輸送出清潔能源。
據《今日儋州》消息 日前,儋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截至目前,工程總體進度已完成80%,設備采購已完成95%以上,設備安裝完成60%,累計完成投資約5.5億元。”該項目施工負責人余首晉向記者介紹,項目預計7月竣工驗收,8月有望投產。據介紹,項目投產后,將服務儋州、臨高、洋浦經濟開發區全域以及白沙部分鎮的生活垃圾無害處理,年可處理生活垃圾可達36.5萬噸,年發電量近1.3億度,每年可提供綠色上網電量1.09億度。
6月16日上午,中國化學工程三化建承建的光大豐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廠房主體結構如期實現封頂,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安裝及裝飾裝修階段。
光大豐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位于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鹽電路1號,建設2×500t/d中溫次高壓機械往復式爐排焚燒爐+1×25MW汽輪發電機組。三化建承建了該項目主廠房、滲漏液處理站、汽機房、綜合水泵房、水池、煙囪、棧橋等工程,合同額1.1億元,計劃工期14個月。
以上十個項目合計產能13900噸/天,預計在今年年底多數能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