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幾百頁的招商銀行2019年報的大部分,總體印象是:
精益求精、步步為營,已經開啟從輕型銀行到金融科技銀行之路。
有對銀行更專業的@處境 和@云蒙 點評過了,我就配些圖表,寫篇基礎的給對銀行財報不熟悉的人看。
簡明扼要的董事長致辭
一般財報內的致辭都空洞套話無新意,李建紅董事長致辭簡明扼要,關鍵詞是穩健和創新,穩健在于“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不良額和不良率連續三年實現“雙降”,資本持續內生,核心一級資本充 足率不斷提升,實現了穩健可控基礎上的高質量增長。” 創新在于“招商銀行將秉承“招商血脈,蛇口基因”,繼續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容錯機制,弘揚“多贏共贏”的分享文化,一如既往地在轉型變革中初心不改,穿越周期,抓住機遇”。
給我驚喜的田行長致辭
銀行業太成熟了,行業增長放緩,擔心的是成長性不夠,看了田行長專業清新的行長致辭,會對招行未來更有希望。
1,上半場轉型見效,下半場金融科技
“經過上半場轉型,招商銀行“輕資產”經營成效明顯,使我們有勇氣拋棄規模情結,贏得結構制勝的先機。 隨著“輕型銀行”轉型深入,我們認識到,科技是唯一可能顛覆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力量;要真正實現“輕 經營”和“輕管理”,也必須依靠科技的力量。因此,我們旗幟鮮明地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銀行,把探索數字化經營模式作為轉型下半場的主攻方向。”
2,開放融合,緊隨客戶的腳步
以上這段話,本人干過十幾年互聯網,這是有互聯網思維的數字化轉型思路:開放、試錯,結合招行穩健的前提,再融合,這是開放的胸懷,才能做起生態,才能借力,而不是樹敵。例如,我希望看到招行未來跟微信、支付寶的更多合作。
“開放與融合的最底層,是文化的蝶變。文化是最底層的生產力,是鏈接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的柔性價值網。如果管理是一個裝滿容器的過程,制度就是石頭,管理者是沙子,組織文化則是水。企業文化與水一樣, 無處不在,潤物細無聲。憑借組織的文化自覺,可以解決許多制度和人覆蓋不到的問題。”
多家銀行保險公司都提出轉型金融科技,能不能轉成功,從上至下這些思想和文化是根本,這些不轉變,開發APP僅僅是殼。
田行長的致辭讓人從缺乏成長性、缺少變化的銀行中看到希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看看招商銀行最新的發展愿景和戰略目標,跟普通銀行的差異越來越明顯:
財務概要
這個表格可概覽收入、利潤、凈資產收益率。
下面我挑些重點內容。
穩健優秀的表現
1,存款成本率低
2,貸款收益率適中,規模增長較快
3,凈利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同比穩定,注意現在是降息周期
4,非利息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
5,不良貸款控制很好,主要發生在公司貸款-流動資金貸款
6,不良貸款按行業控制很好,不斷縮減不良貸款率高的行業貸款投放到10%左右,遠低于其他銀行
7,不良貸款按地區控制很好,不斷縮減不良貸款率高的東北地區的貸款投放
8,不良貸款523億,認定標準嚴格,把部分逾期3個月以內的都計算在內
9,資本充足率不斷提升,不需外部融資前提下可以補充資本金,還能加大分紅和壞賬撥備比率
10,內生增長同時,開始加大分紅比率,這是自信,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開始
以上列舉了10條穩健優秀的表現。
金融科技銀行的轉型
1,經過幾年產品打磨和推廣,招商銀行在過去PC專業版好用的基礎上,把兩個APP做到了月活用戶超1億戶,背后付出很多,包括跟很多線下商店、飯店、酒店等的合作。月活用戶
對照中國工商銀行公布的數據,2019年6月該行四大APP“三融一活”(融e行、融e聯、融e購及工銀e生活)移動端用戶規模突破4億戶,累計月活躍客戶(MAU)突破1億戶,成為全球首家移動端MAU破億的銀行。
2,零售貸款增長17.12%,零售銀行背后是優質便捷的服務和數字轉型,降低小微業務的成本和風險,零售銀行成效顯著。
3,零售銀行的成效顯著,私人銀行業務繼續領先,服務于81674戶高凈值客戶,戶均總資產2732萬元。
最后,我的總表分享:
$招商銀行(SH600036)$ $招商銀行(03968)$ $招商證券(SH6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