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股”紛紛落馬 資金棄防御尋周期
| 時間:2012年01月19日 08:13:30 中財網 | |
1月18日,A股再次上演"驚魂一幕"。盡管從指數上看,上證綜指32點的跌幅僅為17日92點長陽的三分之一,但兩市跌停個股數再度接近50只,創業板更是單日暴跌5.70%,再創歷史新低。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此前為投資者所熟悉的績優白馬股也紛紛大幅殺跌。分析人士認為,昨日白馬股的紛紛"落馬"事實上是場內資金調倉所為,盡管中長期看白馬股的業績足以支撐其股價的上漲,但短期而言,"避風頭"或是較為穩妥的選擇。
白馬股紛紛落馬 18日,滬深兩市在前一交易日大漲之后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調整,個股再次重演了1月13日、16日的集體殺跌慘劇。值得注意的是,慘遭殺跌的不僅僅是解禁壓力巨大的創業板內個股,許多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等傳統防御性行業中的白馬股股價也紛紛跳水。
具體來看,醫藥生物板塊內的康緣藥業(
600557)、片仔癀(
600436)、翰宇藥業(
300199)均跌停,而昆明制藥((
600422)、麗珠集團(
000513)、天士力(
600535)與紫鑫藥業(
002118)跌幅均逾7%,云南白藥(
000538)也下跌近7%。與此同時,食品飲料板塊昨日也遭遇重創,洋河股份(
002304)與張裕A(
000869)跌幅均超過5%,伊利股份(
600887)與五糧液(
000858)的跌幅也在3%以上。除此之外,此前為市場所一致看好的文化傳媒板塊昨日更是跌幅居前,其中樂視網(
300104)、華策影視(
300133)雙雙跌停,順網科技(
300113)與光線傳媒(
300251)接近跌停,華誼兄弟(
300027)、天舟文化(
300148)、中青寶(
300052)等個股跌幅也在5%以上。
對于大部分投資者而言,或許誰都沒有想到諸如上述業績增速穩定、股價表現相對強勢的個股能夠跌到當前的位置。畢竟相對于周期類品種,上述白馬股理論上在"熊市"中具備更好的防御性。隨著其股價的持續回落,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增強。不過,借鑒2008年的熊市經驗來看,所謂白馬股抗跌的論調或許也只是一種錯覺。
2008年,白酒中的龍頭品種貴州茅臺(
600519)、五糧液與山西汾酒(
600809)分別下跌52.47%、70.67%以及70.09%,較同期上證綜指65.39%的跌幅來看,的確具有一定的防御性。不過,如果將視野放寬至2007年,貴州茅臺、五糧液與山西汾酒分別上漲了163.48%、179.11%和20.24%,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為96.67%。考慮到2007年中股價翻倍甚至翻幾番的個股比比皆是,白酒股相對較強的防御性顯然也部分源于其攻擊性的不足。醫藥股同樣如此。
2011年食品飲料板塊整體僅下跌了6.00%,傳媒板塊則下跌了17.75%;而有色金屬與機械板塊則分別下跌了41.67%和36.69%。兩相比較之下,白馬股云集的防御性板塊近期出現大幅殺跌也就不足為奇了。無論是從估值還是股價表現的角度來看,資金從消費類品種撤離的主觀意愿都較強。
棄防御尋周期資金態度漸趨明確 近幾個交易日,大盤存在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征:當指數大幅上漲時,以有色、煤炭為首的強周期類品種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板塊,此時防御性板塊與小盤股盡管跟隨普漲,但上漲的延續性較強周期品種差距明顯;而當指數出現調整時,有色、煤炭、建材、鋼鐵等周期股相對抗跌,并維持指數整體跌幅在可控范圍之內,消費類品種、小盤題材股則集體殺跌。于是,大盤往往呈現出大盤股抗跌、小盤股狂跌的另類"二八"行情,以及周期股"小調大漲"、非周期股"大調小漲"的格局。這也就導致了非周期白馬股昨日出現的集體跳水局面。
事實上,從近期資金的選擇來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著重配置強周期品種。這意味著市場的風格正在慢慢向進攻轉換,而當市場資金風險偏好增強、風格由防御轉向進攻之時,市場的波動往往會大幅加劇。回顧2008年市場見底之前的一段時間,指數下跌三四十點,而個股集體跌停的情況與現在何其相似。當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多頭資金意欲反攻的心態已十分明顯,而無論是政策面還是資金面也都為多方提供了相對利好的環境。但空方手中仍持有最為有力的武器--經濟的持續下行,因此最終這場多空生死戰鹿死誰手還難以明斷。
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在資金風格傾向于周期性品種時,僅僅因為非周期白馬股的股價看起來便宜而就此抄底的話,那么短期面臨的風險仍將大于收益,即使從估值的角度考慮,非周期品種動輒二三十倍的市盈率水平顯然較個位數估值水平的權重周期股并不具備優勢。分析人士認為,中期來看非周期品種股價已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但短期而言,在主力資金主動撤離非周期品時貿然選擇抄底并非最佳選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