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說《達·芬奇密碼》的全球熱銷, 圣殿騎士團這個七百年前就已消失在歷史的重重迷霧之后的神秘組織變得更加神秘。在這部玄之又玄的小說中,十字軍占領(lǐng)耶路撒冷后,發(fā)現(xiàn)了圣杯的秘密:抹大拉的瑪麗亞并非《新約》中所說的被耶穌所拯救的妓女,而是耶穌的合法妻子,并有著高貴的王室血統(tǒng)。在耶穌受難時她懷著身孕,耶穌受難后她逃到高盧,生下一個女兒名叫“莎拉”。耶穌和抹大拉瑪麗亞的血統(tǒng)后來演變?yōu)榉▏哪鍦赝醭Jサ铗T士團的創(chuàng)立就是為了守護這個秘密,他們最終也因為這個秘密而被天主教會殺人滅口。
而在多年前出版的以嚴肅歷史學著作面目出現(xiàn)的《圣杯與圣血》中,耶穌并沒有死在十字架上,而是和瑪麗亞一起逃到了法國南部,他們的后裔便是圣克萊爾家族。而圣殿騎士團則是為了保護耶穌的神圣血裔,抹大拉的瑪麗亞正是他們所崇拜的女神,這也是他們最后以異端罪名被處死的原因所在。
這些說法極有可能只是利用人們的好奇心而故弄玄虛的高超虛構(gòu),但也有可能是因為真相已被隱瞞得太深太久而變得令人難以相信。但無論如何,一個由九名騎士組成的小隊伍幾十年間便成為擁兵數(shù)萬,富甲天下,勢力遍及歐洲和近東諸國的巨大組織,在基督教世界里翻云覆雨、叱咤風云, 已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傳奇。而如此龐大的勢力,卻又在一次莫須有的審判中身死名滅,土崩瓦解,更成為一個難解的謎團。這群直接聽命于教皇且對上帝虔誠到至死不渝的騎士們,最后卻是在教廷的宗教法庭上以背叛基督教的名義被處死,就更加令人感到來自歷史黑幕深處的莫名寒意。
圣殿騎士團的誕生
圣殿騎士團的全名為“基督和所羅門圣殿的貧苦騎士團”,是中世紀天主教的軍事組織,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圣殿騎士團、醫(y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之一。成員被稱為“圣殿騎士”,特征是白色長袍繪上紅色十字。他們是十字軍中的精銳,在對抗穆斯林的戰(zhàn)役中,立下過赫赫戰(zhàn)功。騎士團口號是“God wills it(神的旨意)”,拉丁語為“Non Nobis, Domine, Sed Nomini Tuo DaGloriam(上主,光榮不要歸于我們,不要歸于我們,只愿光榮完全歸于你的圣名)”。
1098 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成功攻占圣地耶路撒冷,于是眾多基督徒從歐洲長途跋涉前去朝圣,但朝圣的路途卻充滿兇險,他們經(jīng)常遭遇不測,或是被搶劫財物。針對這種情況,1119 年,兩位參加圣戰(zhàn)的法國貴族雨果·德·帕英和格弗雷·德·圣歐莫提議成立一個修士會,以保衛(wèi)朝圣者的安全為宗旨。他們得到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同意,以圣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作為總部,創(chuàng)立了騎士團。因為該清真寺建于昔日猶太所羅門王圣殿的廢墟之上,修士會因此得名“基督和所羅門圣殿的貧苦騎士團”。最初只有九名成員,他們沒有盔甲,穿的是人們捐贈的衣服;沒有錢修繕住所,只得住在異教徒敵人所建立的清真寺里;不少騎士生活拮據(jù),甚至無力購買自己的戰(zhàn)馬(當時一匹一流戰(zhàn)馬的價格相當于一個自耕農(nóng)上百年的收入)。騎士團團徽的雙人騎單馬符號,就象征著他們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貧困處境(后來有人據(jù)此攻擊他們有同性戀傾向,這純屬無中生有)。
圣殿騎士團團徽
幸運的是,中世紀熙篤會的杰出領(lǐng)袖圣伯爾納鐸神父成了騎士團的伯樂,他不僅大力支持騎士們的事業(yè),甚至還親自為其制定了章程。
1127 年,騎士團第一任總團長來到歐洲,受到歐洲僧俗貴族的熱烈歡迎,到了1129 年,教皇在法國特魯瓦的宗教會議上正式承認騎士團的地位,批準了它的章程, 賦予它接受捐贈的特權(quán)。10 年之后,教皇英諾森二世以詔書形式授予他們特權(quán)地位。從此圣殿騎士團只對教皇負責,而不受國王和地方主教指揮,他們不僅具有免稅特權(quán),還能在其領(lǐng)地收取十一稅。與醫(yī)院騎士團醉心于慈善醫(yī)療事業(yè)不同,圣殿騎士團頗有經(jīng)濟頭腦。在保護香客朝圣的過程中,不少富裕的朝圣者對騎士們慷慨解囊,久而久之,圣殿騎士團便具有了類似我國古代鏢局的功能,可以承擔有償護送人員、貨物往來東西的業(yè)務,并因此獲益頗豐。
伴隨著財富的涌入,騎士團的兵力也從最初時的區(qū)區(qū)九人,一路擴展到600 名騎士和2000 名輕騎兵,加上扈從、仆役和隨軍教士,最多時達到約兩萬之眾。
隨著圣殿騎士團成員的不斷增加,該組織施行了一種正式的結(jié)構(gòu)模式,確立了三個等級:騎士等級,他們都出身貴族家庭,既沒有結(jié)婚也沒有訂婚,并且沒有個人債務;教士等級,這些人要宣誓保持貧窮、貞節(jié)和服從;服務性教友等級,他們生活富足,充滿才氣,只是缺少騎士所必需的貴族出身。教友又進一步細分為兄弟型教友,他們與騎士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以及手工藝型教友,他們主要從事一些瑣碎的工作,如烘烤、冶煉金屬以及飼養(yǎng)動物,在整個結(jié)構(gòu)中,他們的地位是最低的。騎士和教士都需要經(jīng)歷一個嚴格的入會過程, 這種做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只是在形式上稍微做了些改動,成為我們了解作為秘密團體的圣殿騎士團和其后裔的基礎(chǔ)。
在接受候選人入會的當天晚上,候選人會在其他騎士的陪同下,被引入一個小禮拜堂。入會程序主要集中在對候選人的警告上,告誡他以后將會碰到的困難,并要求他在上帝面前宣誓忠于圣殿騎士團的意志,這實際上便是中世紀的新兵訓練營。當他想要睡覺的時候,候選人會得到命令,他必須執(zhí)行守夜的任務;當他想要守夜的時候,他會得到立刻上床睡覺的命令;當他想要吃東西的時候,他被告知必須工作。對于這些條件他能贊同嗎?每個要求都得有回應,而且必須聲音清晰洪亮,“是的,先生,在上帝的指引下!”初入會者還要承諾永遠不襲擊或傷害基督教徒;沒有上級點頭,永遠不接受來自婦女的服務或照料;永遠不要親吻婦女,即使她是你的母親或姐妹;永遠不要在洗禮池邊上懷抱嬰兒,或者當人家的教父;永遠不要謾罵任何無辜的人,或者說些污言穢語,要永遠保持彬彬有禮。
圣殿騎士團的驕人戰(zhàn)斗力并非是僅僅靠勇氣和熱忱便能支撐的。中世紀的騎士是一個昂貴的兵種,在1180 年,供養(yǎng)一個騎士需要300 公頃(合4500 畝)土地, 而到了1260 年,這一花費增加了5 倍,再加上為騎士服務的輕騎兵、扈從、雇傭兵和后勤人員的花銷,供養(yǎng)一支騎士團耗資相當巨大。
圣殿騎士團的最初資財無疑來自于歐洲貴族們的捐贈,尤其是當圣殿團在圣地站穩(wěn)腳跟后,歐洲的許多王公貴族,如當時的法國公主康斯坦西亞、捷克公爵佛拉迪斯拉夫等便出資讓圣殿團在圣地為他們購置房產(chǎn),以便在朝覲時使用,而朝覲后往往把這些產(chǎn)業(yè)捐贈給騎士團。在中世紀歐洲普遍的全民性宗教狂熱下,圣殿騎士團為何能得到大量的捐贈,是誰在推波助瀾不問可知。
圣殿騎士團真正發(fā)家致富的渠道是其遍布歐洲的國際金融網(wǎng)絡。逐漸的,圣殿騎士團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勢力遍布歐洲的龐大組織,能約束它的只有親手締造了它的教廷。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對圣殿的致命一擊也正是假托教廷的名義而進行的。
本文摘自《秘密戰(zhàn)3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