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魏書生強調(diào):教育就是幫助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此,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其實,魏書生的教育人生也是這個論斷的寫照。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對于我們教育的每一個學生,亦是如此,概莫能外。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也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因為習慣也支持著行為。魏書生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抓住了這個容易被忽視的本質(zhì)的東西,通過科學的方法把學生培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主人,許多在我們眼里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魏書生手里很自然的變成了現(xiàn)實。
按照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的過程中,要樹立三個教育理念:
(1)好習慣的形成是一個持之以恒的積淀過程,教師就是幫助學生把該做的事轉(zhuǎn)化成學生想做的,在做事的過程中逐漸積淀好習慣。
(2)好習慣的形成本質(zhì)上不是習慣的矯正,而是基本每個學生的習慣亮點在集體(社會生活)中的交融和凝聚。
(3)好習慣是自律和他律的產(chǎn)物,是制度輿論逐步形成的一種風氣,傳統(tǒng)和文化。
把握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1)抓起始,要有良好的開端。每屆新生的起始教育用兩周時間就學生的走路、聽課、作業(yè)、就餐、集合、做操等展開專題的習慣拓展訓練,然后進行一個月的鞏固訓練,確保一次成形。
(2)抓過程,堅持不懈。習慣即是一種堅持,也是一種精神。
(3)抓善終,落實每一個細節(jié)。習慣是在每一個循環(huán)中得以強化的,所有的習慣都不能因為放假或其他特殊活動而改變。
講究三種基本方法:
(1)設定標準,嚴而有格;
(2)定期檢查,反饋推進;
(3)強化鞏固,使習慣成為一種技能。
民主和科學是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民主就是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通過“樹立服務、意識、建立互助關(guān)系,發(fā)展人的個性,決策大家商量。”等四個方面培養(yǎng)教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的主人。科學就是遵循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用正確的方法去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魏書生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些探索者,先行者,他開創(chuàng)了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一代先河,這里簡略介紹他的做法。
課堂教育十條要求:
(1)每堂課都要備課,一定要有備課簿。
(2)每堂課要有“創(chuàng)業(yè)”、“待業(yè)”、“失業(yè)”三類不同的教育目標,供學生選擇。最優(yōu)秀的學生會了可以不聽課,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難題目,后進生聽不懂也可以不聽。可以選一些適合自己的淺題目來做,老師一定要幫助“失業(yè)”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率”。
(3)教師講授的時間別超過20分鐘,大部分學生能看會的內(nèi)容,老師不要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去讀、去想、去查資料、去討論、去練習。
(4)如果是講新課,學生發(fā)言別少于10次。學生也可以替老師講難點、講重點;當然也可以提問,談看法。
(5)學生動筆練習,包括學生上講臺板書時間別少于10分鐘。
(6)處理偶發(fā)事件別超過20秒,以減少老師們發(fā)火的機會,增長教育智慧。
(7)請學生做課堂教學總結(jié),每堂課請一兩名學生談一兩條看法。
(8)至少留三類不同層次的作業(yè),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循序漸進的作業(yè)。
(9)下課后的課間十分鐘,不離開學生,學生們做操就和他們一起做操,學生在室內(nèi),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個學生談談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學習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備課簿上寫一句話,這節(jié)課成功在何處。教師固然要反思,但我覺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找到學生喜歡的環(huán)節(jié),堅守堅守再堅守,發(fā)展發(fā)展再發(fā)展。這樣反思發(fā)現(xiàn)的那些不足才會一點點地減少。
要求學生每天做“七個一分鐘”
做一分鐘家務。
寫一分鐘日記。
唱一分鐘軍歌。
走一分鐘軍姿。
練一分鐘注意力。
讀一分鐘名著。
練一分鐘演講。
七個一分鐘,從小事著手,滴水藏海,集沙成塔,日久見效,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zhì)的飛躍,這也映射出了素質(zhì)教育的魅力所在。
培養(yǎng)學生“八個學習習慣”
1.訂計劃的習慣。
2.預習的習慣。
3.適應老師的習慣。
4.自己留作業(yè)的習慣。
5.自己出考試題的習慣。
6.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7.篩選資料,總結(jié)學習經(jīng)驗的習慣。
8.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
八個習慣堅持的越久,學習的效率就越高,學習的樂趣就越濃厚。
管理班級的策略:
把班級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承包一塊“責任田”,規(guī)定班上每個學生。必須找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通過讓學生充分行使“主人”的權(quán)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圍。
建立班干部輪流制,設值日班長,學生按姓氏筆畫編排,每人值日一天,凡是普通同學能做的事,常務班委不做,常務班委能做的事,班長不做,班長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很多時候,學生管理班級,常常比班主任親自管理效果更好。因為在學生內(nèi)心深處都有為班級、為集體負責的欲望。
魏書生高超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還表現(xiàn)在他對犯錯誤學生的處理上。學生總免不了犯錯誤,魏書生對犯錯誤的學生,不是訓斥責罵,也不是寫檢查書,而是進行三種“處罰”: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心理說明書”。他的學生認為,寫心理說明書,越寫越恨自己,而寫檢查書,越寫越恨教師。其奧妙就在于“說明書”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出錯的原因,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和動力,增強自律的內(nèi)在約束力。
三、領(lǐng)悟魏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魏書生認為,幸福人生的共同特點是誰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強,誰的人生就充實,就快樂,就幸福,他把“學習、工作、盡責、助人是享受”作為人生的座右銘。他告誡我們,人生最累的事,是總想做自己說了不算的事,凈在別人的地里忙活,不就荒蕪了自己本職工作的心田嗎?人生必須把大方向看得清,才能活得自在。如果我們老抱怨、老生氣,就會訓練自己管生氣的神經(jīng)的功能,提高這個神經(jīng)的能力和效率,老受它支配,虧不虧?魏書生把教師從辦公室請到操場,天天鍛煉,不愿意也得干,他對老師說:“人生的好日子還有好長,沒有好身體,怎么劃算?好身板靠平時鍛煉,我請求大家用公家的時間鍛煉私人的身體。”魏書生說,歷史的長河把我們安排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水這樣的清,天這樣的藍,花這樣的艷,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快樂呢?大家都守著一顆平常心,就都會感到幸福,平凡的日子就會過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如詩如畫,如舞如歌”。
20多年來,魏書生堅持從“松靜勻樂”四個字入手訓練自己的注意力,也引導學生、老師從“松靜勻樂”入手訓練注意力。
松就是渾身放松,靜就是心靈寧靜,勻就是呼吸勻暢,樂就是情緒快樂。
每個人都曾有過渾身放松、心靈寧靜、呼吸勻暢、情緒快樂的感覺。訓練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已有的松靜勻樂的感覺上,找到這種感覺之后,堅持住,堅守堅守再堅守,決不放棄;拓展拓展再拓展,決不停止;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時間長了,形成習慣。松靜勻樂是一種能力,能力要反復訓練,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每天走進校園,松靜勻樂;師生問好,松靜勻樂;看書備課,松靜勻樂;寫備課簿,松靜勻樂;組織教學,松靜勻樂;開口講課,松靜勻樂;作業(yè)練習,松靜勻樂;回身板書,松靜勻樂;一天工作,松靜勻樂;下班回家,松靜勻樂;面對壓力,松靜勻樂地承擔;面對糾紛,松靜勻樂地處理;面對磨難,松靜勻樂地承受;面對打擊,松靜勻樂地應對。把世間的興衰榮辱、恩怨得失、上下進退、起伏順逆都變成訓練自己松靜勻樂的感覺的資源,變成增強注意力的階梯。這樣就能一滴一滴地降低生存成本,一點一點地提高質(zhì)量。
注意力總在松靜勻樂上,我們就能以不變應萬變,時時靜下心來教書,處處潛下心來育人。
注意力在松靜勻樂上,師生就能守住平常心——公平正常之心。
以公平正常之心對待每一個工作崗位、每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每一天平常的日子,現(xiàn)在好好學習,將來即使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樣杰出的科學家,也還是像他們那樣用謙虛認真的態(tài)度、樸樸實實的作風,在一天天平平常常的日子中,一點一滴地去研究更深入更細小的事情的規(guī)律。守住平常心,我們就每天都能享受到學習、工作、盡責、助人的快樂。守住平常心,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任何一份平平常常的工作,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鉆研進去,都有廣闊的天地,都有無窮無盡的學問,也有無窮無盡的樂趣。守住平常心,松靜勻樂地工作學習,盡責助人,我們的精神便能在每一個平常的日子里都生活在凈土、天堂之中。
魏書生說,人的一生“知易,行難,恒愈難,樂更難”,許多事情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樂也。魏書生的話猶如醍醐灌頂。
魏書生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行者。他雖然沒有受過系統(tǒng)。正規(guī)的教育專業(yè)訓練,但其成就堪與大師同輝。奧秘在哪里?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熱愛”。由于熱愛,產(chǎn)生追求,由于追求,產(chǎn)生動力;由于動力,創(chuàng)造成就,他以學習為快樂,他以從事教育勞動為幸福,他以研究探索為享受,他的人生止于至善。
教育需要愛,教育需要無數(shù)教師充滿智慧的愛。一個人當他做著自己感到快樂的事,他就會以滿腔熱情投入其中,他的潛能就能激發(fā)出來,他的人生價值也就會充分體現(xiàn)出來。
茍如此,則實中可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