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仍治療慢性咳嗽的經驗 王會仍治療慢性咳嗽的經驗
何神地 l 駱仙芳 2
1 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浙江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關鍵詞慢性咳嗽中醫藥療法名醫經驗王會仍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時間超過 8 周 , 以咳嗽為 唯一癥狀或主要癥狀 ,X 線胸部攝片和肺功能檢查均 無明顯異常。在無肺部基礎疾病的患者中 , 較多見的 是咳嗽變異性哮喘、胃食道反流癥和鼻后滴漏綜合 征。王會仍主任醫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呼吸系統疑 難雜癥 , 在 40 多年的臨床實踐中 , 對慢性咳嗽的診 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王師認為本病病程遷延 , 虛實 夾雜 , 其基本病機為陰傷氣耗、痰阻氣逆。現將其治 療經驗介紹如下。 1 咳嗽變異性哮喘 本病表現為氣道高反應性 , 多數以頑固性咳嗽為 主要癥狀 , 其咳嗽易在就寢時、深夜或早晨發作或加 劇 ; 上呼吸道感染、冷空氣和運動等都可成為咳嗽癥 狀加重的誘因 , 尤其多見于特應性體質者 ; 而其肺部 昕診、 X 線胸部攝片及肺功能檢查均無明顯異常。其 基本病因病機為風邪犯肺 , 肺失宣降 , 邪阻肺絡 , 氣 道痊孿。近年在臨床診療中 , 王師大都采用小青龍湯 及射干麻黃湯為主方進行加減 , 酌加地龍、僵蠶、蟬 衣、木蝴蝶等法風解痊的蟲類藥 , 使風邪外達 , 宣降 肺氣 , 解痊止咳 , 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如治李某某 , 女 ,30 歲。 2007 年 11 月 3 日初 診。患者咳嗽 3 月 , 早晚加重 , 少痰 , 上呼吸道感染 和冷空氣刺激后癥狀加重 , 咽癢 , 失眠。查體 : 雙肺 呼吸音清 , 未聞及明顯干濕羅音。胸片示兩肺紋理稍 增粗 , 肺功能無明顯異常。曾在當地醫院予靜滴抗生 素 , 口服止咳藥后 , 咳嗽無明顯緩解。舌淡紅、苔薄白 , 脈細。證屬痰阻肺絡 , 肺氣失宣。治宜宣肺化 痰、利咽止咳 , 處方 : 麻黃、蟬衣各飩 , 杏仁、 jl| 樸 各 1Og, 地膚子、白茍、當歸、炙紫苑、黃苓各 12g, 炙批把葉、前胡、太子參、金銀花、三葉青各 15g, 合歡皮 2Og, 野莽麥根 30g, 射干、甘草各 6g 。服藥 半月后癥狀明顯減輕 , 后隨證加減 , 續服 3 月后病情 基本穩定。
按 : 方中麻黃、杏仁、 jl| 樸、甘草、前胡、炙批 把葉、炙紫苑止咳平喘、降氣化痰 ; 射干、金銀花、 野莽麥根、三葉青、黃苓清熱解毒、清肺化痰 ; 蟬 衣、地膚子利咽解痊 ; 輔以太子參、當歸、白巧、合 歡皮益氣養陰之品以防化燥傷陰。王師認為 , 咳嗽變 異性哮喘屬內傷咳嗽之證 , 故治療時須 " 標本兼顧 ", 在清肺止咳、利咽解痊的同時 , 必須益氣扶正 , 方能 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2 胃食道反流癥 本病系因胃內容物反流入食道而出現胸部燒灼 感、胸痛、咳嗽等癥狀的疾病。胃食道反流癥在歐美 等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 , 以往我國的發生 率較低 , 但近年來隨飲食等生活方式的西化 , 喜喝咖 啡及油炸食物等致酸食物的人群日漸增加 , 致使本病 的患病率也不斷增加。 胃食道反流癥性咳嗽持續的時間為數周到數年 , 常發生于清醒和臥位時 , 部分患者可有進食后咳嗽加 重。中醫的治法是理氣和胃、降逆止咳。王師在臨診 中一般采用旋覆代篩湯合左金丸加減 , 適當配伍一些 清肺利咽止咳類中藥如桑白皮、浙貝、麻黃、黃苓、 野莽麥根、金銀花、魚腥草、蟬衣、木蝴蝶等 , 效果 堪稱滿意。其實 , 歷代醫家早就應用本方對咳逆上氣 進行治療 , 此方對肺胃同病者頗具效驗。除藥物治療 外 , 還要勸告患者控制體重 , 膳食宜高蛋白低脂食 物 , 睡時頭部抬高 , 并要戒煙、戒酒、禁咖啡、濃茶 及巧克力等 , 其治療效果才能更好。 如治段某某 , 女 ,54 歲。 2008 年 1 月 25 日初 診。患者咳嗽、泛酸、燒心 4 月余 , 咳嗽以白天為 劇 , 進食后加重 , 痰少色白 , 咽癢汗出 , 偶有胸悶氣 急 , 有慢性胃炎史十余年。查體 : 咽部無充血 , 雙肺 呼吸音清 , 未聞及明顯干濕羅音。胸片示兩肺心脯正 常 , 肺功能元明顯異常。胃鏡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舌淡紅、苔黃膩 , 脈弦。證屬肝胃不和 , 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