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時候,毛主席來到了黃河。
看著波濤洶涌的河水,毛主席發出感嘆:“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視,就是不能藐視黃河,不然就是在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毛主席第一次來到黃河了。早在他轉戰陜北之際,就曾過來看過一次黃河。
毛主席
當時,他就說過:“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啊”。
再早一些,也就是1936年的時候,毛主席還寫下過一篇名為《沁園春·雪》的詩。在這首詩當中,毛主席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大河上下、頓時滔滔”。
其中的“大河”,指的就是黃河。毛主席之所以如此看中黃河,也是有原因的。這條河流孕育了一個民族,是我們的母親河,對我們的影響非常重大。
毛主席
不過,黃河雖然是我們的母親河。但黃河給我們帶來的威脅也很大,如若泛濫的話,將會給中華民族帶來更大的苦難。
這一點,毛主席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后,毛主席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將黃河給治理好。
圖片來源于網絡
毛主席之所以如此看重治理黃河這個問題,是因為黃河從先秦到民國這2500年以來,一共決溢1590次,改道26次。每次都給沿岸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除此之外,也和抗日戰爭時期的“花園口決堤”有關。
那是1938年所發生的事,當時日軍進犯開封,并劍指武漢。
圖片來源于網絡
為了抵御日軍的進攻,國民黨組織部隊與日軍展開了蘭封會戰,為保衛武漢爭取時間。但日軍攻勢太猛,再加上蔣介石臨時換防,導致作戰失利。
眼看日軍越逼越近,蔣介石就采納了部下的建議,將鄭州以北的鄭縣花園口的黃河大堤給掘開。
大壩被掘開之后,雖然成功抵擋了日軍的侵略步伐,但是也給周邊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最終導致鄂、皖、蘇的44個縣被淹,1250萬人受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中,有89萬人被淹死,500多萬人無家可歸。花園口的決堤之后,黃河泛濫區形成的河道成了軍事分界線,黃河下游的百姓遭受到巨大的威脅。
沒過多久之后,鄭州和武漢又相繼失守。這是非常諷刺的一件事。
更過分的是,蔣介石決堤之前,居然不事先通知民眾。使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遭受巨大損失。
蔣介石
而花園口決堤所帶來的影響也沒有結束,之后仍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巨大威脅。像1941年到1943年的兩年大規模旱災,以及河南的大饑荒,都是由花園口的決堤而直接造成的。
所以新中國成立之后,毛主席就立志要改變這個現狀,要將黃河給治理好,來造福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解放戰爭爆發之前,我黨就一直在致力于治理黃河。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時,我們在黃河故道兩岸創建了兩個解放區。當時,黃河兩岸大部分都是農田。幾十萬人的耕作與生息都與其息息相關。
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先復堤,然后再賭口。不然的話,可能又會出現一個黃泛區。但國民黨卻迫切希望先賭口,然后再復堤。好在周總理一直在與國民黨進行斗爭,這才為下游復堤贏得了時間。
在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也終于可以騰出時間專門來治理黃河。
圖片來源于網絡
毛主席的眼界很深遠,他曾構思了一個治理黃河的工程,也就是“引黃灌溉濟衛工程”。
在思考這一方案的同時,毛主席也決定親自到黃河去看看,實地考察一番。當時毛主席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都是日夜操勞。中央政治局也非常心疼毛主席,也建議他適當休息一段時間。
面對中央政治局的建議,毛主席理解中央政治局這些同志的心情,于是同意了他們的建議。
但還沒過多久,毛主席就提出要去看黃河。這引起了中央政治局的強烈反對,認為主席應該先把身體養好,再去黃河也不遲。
但主席心里面向來都是裝著人民的,他自然休息不下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也都明白主席的性格,所以也只好同意主席視察黃河。
1952年10月下旬,毛主席坐上了開往考察黃河的專列。在車上,主席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思緒萬千。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快,專列到達了濟南,這是毛主席考察黃河的第一站。毛主席在出發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路線。山東濟南是第一站,接下來再是江蘇徐州的黃河段,然后再到河南的開封、鄭州以及安陽。
在來到濟南之后,毛主席與當地干部詳細交流了。在臨行之際,毛主席對當地干部不斷囑咐:“一定要好好治理堤壩,千萬不能再出現給人民群眾帶來損害”。
交代完畢之后,毛主席就坐上了前往徐州的專列。前往徐州的路上,主席更是思緒不斷。
毛主席
因為當年的淮海戰役,就是以徐州為中心的。在車上的時候,主席還給工作人員講起了這件事。
在到達徐州之后,毛主席也是一刻也沒停歇,就來到了治理黃河的一線。和濟南不同的是,這里略顯荒涼??吹竭@一幕后,主席的表情也凝重起來。
緊接著,就對如何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主席表示,最好可以在山上、山下種一些果樹。以來可以防風沙,二來還能給農民多增加一些收入。
毛主席
徐州當地的干部聽完后,也紛紛表示贊同。之后,主席又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進行了強調。在交代完一些事情后,就立刻啟程前往河南。
10月30日,毛主席的專列緩緩地停在了蘭封車站。此時,蘭封車站已經戰滿了當地的干部。毛主席下車后,先是與眾人進行了握手,對他們的工作表示了關心。
當時毛主席一夜未睡,看上去也有些憔悴。當地有同志提出,讓毛主席先休息一下,然后再開展工作。
毛主席
但主席搖了搖頭,拒絕了這個提議。然后就徑直朝著西北方向的一個農村走去,路上,毛主席與當地干部一邊走,一邊交流著如何治理黃河這個問題。
途中,毛主席有點口渴,看到附近有房屋后,就打算前去討碗水喝。
毛主席
在來到一家農舍之后,眾人發現屋里面沒有什么人??礃幼討撌侨プ鲛r活去了,之后,主席又帶著眾人來到另一家農舍,剛好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剝玉米。
因為太過于投入,這個老婦人也絲毫沒有發現家里面來了這么多人。后來,一個干部喊到:“大娘,我們來借點水喝”,這個老婦人才反應過來。
可能是光線太暗的緣故,這個老婦人并沒有第一時間認出毛主席。后來,還是老婦人丈夫從屋外回來時,發現是毛主席來自己家了。
毛主席
得知毛主席來了之后,這個老農也是非常激動,大喊“毛主席”。
老婦人聽到自己丈夫這一喊,才反應過來,前來借水的是主席。
大娘頓時上下打量著毛主席,并問出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主席呀,斯大林沒有跟你一起來么”?
大娘之所以這樣問,是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掛毛主席的畫像,與毛主席畫像一同出現的,還是斯大林的畫像。
毛主席
這個老婦人不認字,沒有接受過教育。所以以為毛主席和斯大林是一起出現的,當看到毛主席來的時候,就下意識問出了這個問題。
這句話,也是成功將眾人給逗笑。為繁忙的工作增添了一些樂趣。
之后,主席親切地向大娘問道:“今年莊稼收成怎么樣啊”?
毛主席
大娘表示,因為都是鹽堿地,莊稼的收成不是很好。這讓毛主席心情又一次沉重起來,再閑談一段時間后,主席將喝完水的碗遞給了大娘,告別之后,離開了這里。
一路上,主席的表情都很凝重。他對著隨行人員說道:下一步就要改造鹽堿地。
之后,主席又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清朝咸豐年間黃河口改道的地方。這個地方名為銅瓦廂,是治理決堤的重點。
毛主席視察黃河舊址
主席在視察一番后,向在場相關人員問道:你們修了多少?
工作人員給出答案,表示全河修堤1800宮里,修壩近5000道。
之后,主席又去了開封和鄭州,來到當地視察黃河治理的情況。每到一個地方的時候,主席的表情都十分凝重,相比內心也是十分不輕松。
因為對他來講,人民是最重要的,黃河同樣也重要。
花園口
令人欣慰的是,在主席等一眾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黃河的治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就拿花園口來說,在舊中國時期,只要下游發生每秒1萬立方米的洪水,決口就有可能泛濫。有時6000立方米就有可能發生決口的情況。
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花園口每秒1萬立方米以上的洪水次數少之又少,總共加起來還不到十次。這一切,也正是毛主席想要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