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天干有十個,而地支有十二個。但不知你有沒有對此產生過疑問:為什么?
看似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當我們嘗試去思考、探尋它在原理上支持的時候卻顯得異常艱難。
在這里,我提供一種簡單的思路來解釋這個“十”與“十二”的問題,當然是從洛書九宮的角度上。但,這并不一定是解釋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只為拋磚引玉。
我們知道,天干地支組合成的六十甲子是作為華夏文明紀年紀月紀日的紀時工具。但為什么會有十天干,地支十二呢?在某一種程度上,肯定有及其深奧的原理作為其支持,目前我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天干地支在洛書九宮中卻有著及其巧妙的對應?;蛘哒f,他們二者正好覆蓋了九宮的框架,成為九宮的影子部分。
天干是在“面”的層面上,納入九宮。又或者可以理解為每一個宮對應一個天干,而特殊的中五宮則納含戊、己兩個天干。
天干有十
既然整個九宮的九面都充滿了天干,那地支該何去何從?如何與九宮形成對應關系?不著急,我們看地支。
與天干的層面不同,地支對應九宮在“線”的層面。
地支十二
九宮有著四條邊,每條邊由九宮分別劃分出三個線段。包括內十二線段,和外十二線段。這里體現外十二線段與十二地支的對應。可以看到,每個邊包含三個地支,共形成3×4的對應關系。
而究合兩者,天干可以看作是對九宮“內”的涵蓋,而地支是對九宮“外”的對應。
這僅僅是干支與九宮的對應關系,但是否從中可以推理出天干地支真正的源頭,或許這種思考為我們確立一個不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