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的發表一直都是比較難的,用“發表難,難于上青天”有時真的不為過。常見的核心期刊主要有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類核心。如今,核心論文發表已不再是高校老師的專屬需求了。單位評職稱,要發布論文,碩博畢業,要發表論文,申請獎學金,要發布論文,保研考博,要發表論文。核心期刊論文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很容易形成“搶發”的局面。
核心期刊發表的難處:
站在雜志社的角度講,能被評上核心期刊本來就不容易,理當珍惜機會,打響品牌,盡最大努力提升收錄文章的質量。所以,質量普通或較差的論文,原則上不會予以考慮,這就砍掉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希望。站在作者的角度講,為了完成評職稱的目標和要求,不得不花盡心思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全國少說有近百萬人是剛需、急需,還有幾百萬人是先發表了預備著,為以后評職稱提前積累競爭的資本。而核心期刊數量不足,要求高,便很容易形成“發表難”。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的慢處:第一,審稿慢。因為是核心,必須把握好稿件的質量,核心期刊現在每3年重新評一次,搞不好文章的質量,下一次就可能被踢出核心的隊伍。這不僅影響雜志的形象,更要命的是影響雜志社的長遠發展。第二,排隊發表的論文多。有人經常天真的問:他們不是月刊嗎,應該當月就可以發表見刊的啊?這就像買煙一樣,某種熱銷的品牌煙經常斷貨。煙斷貨只能等下一批,當月的期刊版面沒了,也就只能等下個月,下個月的沒了就等下下個月,所以核心期刊的版面經常就排到了半年以后。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的貴處: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什么東西缺,什么東西就貴,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再者,核心期刊的編輯在審稿時,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人力,隱形成本比較高。另外,百萬大軍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讓誰先進來,讓誰后進來,讓誰滾蛋,就難免要看下對方的“誠意”,即是否愿意花錢。這體現在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你自行投稿,可能好幾個月都沒有消息。而那些和編輯、雜志社熟的人,或許一個星期就能出結果。還有,你投稿可能要1年以后才出版見刊,而論文發表代理只要半年就能見刊。所以,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為何那么貴的原因就是,需求多,而且需要關系費。
如何正確應對核心期刊論文發表:
有人一上來咨詢就問:某某核心能發嗎?自己連論文都沒有,還指定必須那本期刊才行,讓交定金就以為是騙人的,這樣誰愿意搭理你呢。我的建議就是,自己先準備好文章,不要指定某本期刊,只要單位沒有這方面的硬性要求,那就隨便發個核心,正規的就好,減少難度。
最后再啰嗦下,如果你不想努力,說實話,很難,超難,超級難,難于上青天~
為什么?你們懂的,資質差,編輯部嫌棄。其實也能理解,換作你是不愁稿件數量的雜志社,你愿意放著教授副教授的稿子不要要你碩士獨作的嗎?
同樣,話說回來,你是金子,總有期刊稀罕你!
同樣,如果你找渠道,也是要小心被騙的,畢竟,行業水深、容易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