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1日說,該國西北暴發了新一輪埃博拉疫情,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金)第11次發生埃博拉疫情。
隆貢多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赤道省首府姆班達卡發現了埃博拉病毒陽性病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當天也通過社交媒體確認了剛果(金)發生埃博拉新疫情,并透露目前已有6名感染者,其中4人已死亡。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剛果(金)正處于政府計劃宣布第10輪埃博拉疫情結束的倒計時階段。隆貢多表示,衛生部門未發現新的疫情與第10輪疫情之間有聯系。
剛果(金)第10輪埃博拉疫情始于2018年8月,2019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剛果(金)埃博拉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截至今年5月29日,剛果(金)在第10輪疫情中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463例,死亡2280例。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埃博拉”這個名詞還顯得有些陌生。然而事實上,它是人類所知最致命的傳染性病毒之一,感染后死亡率高達70%~90%。
埃博拉病毒熱
埃博拉出血熱,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埃博拉病毒,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大的病毒性疾病,病死率高達50-90%。該病起源于非洲和亞洲的叢林中。也叫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最早于1976年在蘇丹近赤道西部省和扎伊爾周邊地區發現(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1976年6月-9月間,蘇丹發現284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17人死亡。在扎伊爾,同年9月-10月間共有318個病例,280人死于埃博拉病毒熱。1977年扎伊爾有一例病例,1979年蘇丹再次出現爆發。1995年扎伊爾的Kikwit出現了大的流行,315人感染,244人死亡。1994-95年有1例人類埃博拉出血熱及數例黑猩猩感染在科特迪瓦被證實。在加蓬,埃博拉出血熱于1994年首次發現并于96年2月和7月有兩次爆發。2000年秋天烏干達北部出現一次爆發。
傳染源: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尚未確定,最初被認為是嚙齒類動物,但實驗后很快被否認。實驗人員發現,感染病毒后的蝙蝠一般不會死亡,因此推斷其傳染源為帶有病毒的蝙蝠及蝙蝠的排泄物。但這只是推測,是否為蝙蝠還有待確定。
埃博拉病毒熱傳播途徑
一.接觸傳播
1.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精液。
2.處理發病和死亡的黑猩猩。
3.醫務人員經常因為看病人或者參加葬禮而感染。
二.醫源性感染
在1976扎伊爾的流行中,每一位病人因為被污染的注射器而感染。
自然宿主自然宿主似乎被認為存在于非洲和亞洲的熱帶雨林中,但仍未發現。已有不同的假說
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全世界已有1000多人因此死亡。這里,我們通過一篇來自非洲的紀實報道來了解一下埃博拉病毒的真面目。
什么是“埃博拉”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人類首次認識埃博拉,還是在30年前。1976年夏天,在非洲國家扎伊爾埃博拉河邊的一個小鎮,一位叫尼果·姆碩拉的醫生首次記載了一種新型疾病的臨床表現:“這種疾病傳染迅速,致人于死地。它使患者高燒39℃左右,許多部位大量出血,嚴重腹瀉、脫水,皮膚干薄如紙,眼眶下陷……一切治療方法都難以奏效,3天內迅速死去……”。
后來,科學家們從一位患者體內首次分離出了“元兇”--一種新病毒。由于發現地附近的一條河叫埃博拉河,因此被命名為埃博拉病毒,由它引發的疾病稱為埃博拉出血熱。
埃博拉病毒通過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及分泌物,經皮膚、呼吸道或結膜等感染。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萬至100萬個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噴出的一點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最近一次流行中,7位患者就是由于參加葬禮時共用同一盆水洗手而染病的。
一個埃博拉病毒的直徑只有80納米,雖然極小,卻能毀滅整個人體。早期,埃博拉出血熱表現為頭痛、輕度目眩等與感冒相似的癥狀,容易被誤診。死亡前3天左右,患者全身高燒顫抖,持續性嘔吐越來越厲害。死亡前1天,人體膠原開始溶解,皮下組織溶化,皮膚與人體剝離,全身臟器和體表出血,全身痙攣,死在血泊之中。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活死人”現象就是一種由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在連續高燒數個小時后,一個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將會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狀態,而這一征兆與臨床死亡極為相似,所以經常被認為這個病人已經死亡。但是,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后,這個病人忽然蘇醒,并且進入一種極具攻擊性的狀態。這個意識模糊的病人將撕咬所有運動的物體,包括人類和動物。同時,這種疾病將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發內出血現象。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個“忽然復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鮮血、眼神變得呆滯,已經變成了一個“吸血鬼”或者“詐尸”。
防治進展
日本合成與埃博拉相似病毒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合成了外表和結構與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但毒性要弱得多的病毒。這種病毒可用于研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和毒性發作機制,幫助開發埃博拉疫苗,防止生物恐怖。
這種埃博拉類似病毒是東京大學河岡義裕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合成的。除了基因不同,這種病毒的外形、結構形式及所包含的蛋白質都與真正的埃博拉病毒一樣,并且也能感染人體細胞。河岡教授去年曾成功合成了真正的埃博拉病毒。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埃博拉病毒共包含7種蛋白質,其構造是在細管狀外殼中包裹著基因和蛋白質復合體。
電子顯微鏡觀察顯示,埃博拉類似病毒與真正的埃博拉病毒外表十分相似。埃博拉類似病毒的毒性要低得多,研究、試驗更為方便。
美撥巨款應對埃博拉等病毒來襲
美國參議院通過“生物盾牌計劃”法案,批準撥款56億美元用于美國預防生物或者化學武器襲擊。法案涉及的生化襲擊包括天花、炭疽病、肉毒桿菌毒素、瘟疫和埃博拉病毒等。
這項名為“生物盾牌計劃”的法案規定,在未來十年內,美國將鼓勵制藥企業研究與開發針對生物恐怖活動的應對措施,加快對解毒藥品的批準過程,在緊急情況下允許政府向公眾提供未經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的某些治療方法。
在參議院投票結果揭曉后,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和疫苗生產商的股票上漲。白宮19日也發表聲明說:“'生物盾牌計劃’對增強美國應對生物、化學、核和放射性恐怖威脅的能力至關重要。”
遠離恐怖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對于埃博拉出血熱,目前既沒有疫苗,也沒有特異性治療藥物,醫生只能采取對癥支持療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所以,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擴散尤為重要。包括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動態,加強國境檢疫,一旦發現疫情緊急隔離。
當然,除了要在防治“埃博拉”上下工夫外,人類更應該反思的是,誰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埃博拉病毒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在它之前,有籠罩歐洲的“黑死病”--鼠疫,有肆虐全球的流感病毒;在它之后,有正困擾著人類的艾滋病病毒,還有我們記憶深刻的“非典”病毒。
這些危害人類生命的病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病毒的最初來源都是野生環境(艾滋病病毒來源于非洲猿類,非典病毒來源于華南地區的野生動物,埃博拉病毒也主要在黑猩猩中傳播)。也就是說,病毒本來潛藏在宿主所棲身的自然環境里,如果不去觸動它們,它們會靜靜地生存于自然界中,也不會侵襲人類。然而,隨著人類的足跡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在擴大了我們的生存領地和獲取更多資源的同時,侵犯了這些生物的藏伏之地,迫使它們暴露了出來。而人類又不具備對這些病毒的免疫力,最終釀成災難。
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暴發!揭秘埃博拉到底多可怕!
因此,人類在為各種“奪命傳染病”不寒而栗的時候,不但要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也應該反思自身的行為。因為正是人類的“侵略”,才導致了自然界的“報復”
關于埃博拉的電影有兩部:
一部是美國1995年拍攝的《極度恐慌》
一部是香港拍攝,黃秋生主演的《埃博拉病毒》
(責任編輯:盧其龍 CL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