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年紀慢慢的變老了,活到80歲,90歲,有什么意義?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人活到80,90歲的意義: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挑戰舊傳統,改變新觀念,讓時光倒流,讓老年人變成年輕人。常言說:天增歲月,人增壽。天命有歸期,人壽非人力。人的本性都是渴望長壽,順應自然規律,方可歲月靜好。古人有:“人活七十古來稀,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之說,把人的壽命固定在七十三,八十四,這個時間點。無形中,給老年人一種心理壓力。總想著七八十歲了,應該走了。有了這種心理壓力,本來身體健康的人,也有病了。沒有老的人,也感覺老了。其不知,七十三,八十四,說的是古代人,舊社會,自然環境惡劣,兵荒馬亂,生活艱辛,勞累多,缺醫少藥造成的。那個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普通都在四五十歲之間。所以,古代人把人定為六十歲為一個花甲,也就是通常說的花甲之年。意思就是說六十歲就轉了一圈兒,回到了原點。
而現在,新社會,新時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百年奮斗,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需求為奮斗目標。發展人生,增強體質。青山綠水,藍天白云。自然環境好,生活質量高。人們吃得好,住得好,玩兒得好,心情好,身體自然就好。再加上醫學發達,看病治病方便。人的壽命普通提高。七十還年輕,八十不算老。九十是高齡,百歲是長壽。所以說老年人活到八十,九十歲的意義是一種對舊觀念挑戰。如果能繼續高齡,人們就會習以為常,七十三,八十四歲,不再是人們的忌諱。把七十歲歸于中年人,八十歲才是老年人。現在國家推遲退休年齡到六十五歲,就是這個意思。
打破舊思想,舊觀念,回到新時代,新生活。七十歲還是年輕人,這就是老年人活到八十,九十歲的意義。
第二,給國家增光彩,為年輕人長精神。公民的壽命長短,體現一個國家的興衰。公民長壽,可以看出國家治理:國泰民安,環境優美,居住優越,生活質量,飲食搭配。體育鍛煉,國家福利。養老金,高齡補貼,養老院,社區服務,醫療衛生。。。等等,因素才會構成老人長壽。舉個例子,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多歲,如果平均壽命能提高到八十歲以上,甚至九十歲。那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就會不言自高。全世界對中國頂禮膜拜,中國就會成為世界各國人人向往羨慕的天朝圣地。所以說,老年人長壽,能活到八九十歲,無形中是給國家爭榮譽,長面子。它不亞于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奪金牌。
第三,家有一老,賽如一寶。老年人長壽,給國家爭榮譽,給子女長精神。首先國家重視關愛老年人,年齡越大,養老金越多。隨著國家富強,經濟增長,除了養老金逐年增加外,還有高齡補貼,醫療補助。對子女來說,老人越高壽,收入越增加。不怕拿的少,就怕走的早。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錢多錢少不說,主要是老人長壽,年輕人也跟著長壽。輩輩人長壽,代代人興旺。這就是活到八九十歲的最好意義。
第四,“老去自覺萬緣都盡,那管人是人非;春來徜有一事關心,只在花開花謝。”這是一位哲人的名言。老年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小時有學習的壓力,讀書的辛苦。長大了有工作的負擔,上有老下有小。。。一個人,一輩子,真正放下擔子,丟掉負擔,輕松愉快,也就是七十歲以后。這個時候的老人,內心清簡,萬緣皆盡。把人世紛擾,拒之門外。一壺老酒,一盞佳茗,幾本閑書,打發時間,享受生活。伴隨著春來花開花謝,秋去葉落葉枯。。。盡興的享受他們的晚年生活。與世無爭,與人為善。逍遙自在,活出自我,活出精彩。這就是八九十歲老人活著的意義。
總而言之,好漢不提當年勇,老年不說少年狂。人老要服老,順其自然,跟著感覺走。不給兒女造拖累,不給國家添麻煩。生活能自理,活一百歲也不多。生活不能自理,活一天,也多余。該走的時候,不要留,不該走的時候,不要嫌。
老人活到八九十歲的意義,還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稗述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