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向葵 朗讀┃小莫
指導┃郭新愛 編輯┃丄學號
突然,前面傳來一個男孩在歇斯底里哭喊著:“我叫你給我帶草莓味的餅干,你為什么帶香橙味?為什么?我不要香橙味的呀。”
我剛想跟兒子抱怨這個鬼天氣,下了一天。哭喊聲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向前望去,仔細一瞧,還是兒子的同學。
只見他爸爸臉部僵硬起來,無奈地說,我們家附近的便利店里草莓味餅干賣完了,只有香橙味。
他同學腳一蹬地,手一甩,依舊不屈不撓地說,不行,我現在就要草莓味,其它口味我不吃、不吃、不吃。
眼睜睜地看著一場“戰爭”就要爆發在放學的路上。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特別的熟悉。在有熊孩子的家中,發生的頻率特別高。
早上,天氣驟變,叫神獸多加一件衣服,他堅定不移地走自己“路線”,不穿。
晚餐時候,他大發雷霆,要吃自己指定的菜肴,今晚的菜,不吃。
周末因為某種原因臨時換一條玩耍的線路,他們哭天喊地堅決走上次的路線。
面對一根筋孩子,老母親會想,我這是生的什么人,造的什么孽,蒼天呀!求求放我一馬;更想直接沖上去,狂揍一頓,來解心頭只恨。
那孩子為什么要一根筋,一條路走到黑呢?
一
孩子的一根筋
是向父母發出求救的信號
尋找內心的秩序感
上周五,上課的時候,我故意把卡片倒過來給小朋友看。
5歲的心心用那兩只小粗腿蹬蹬地跑過來,氣呼呼地說,Wendy老師你的卡片反了,反啦。
我沖她微微一笑說,嗯,我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心心撅著嘴巴,委屈地說,“Wendy,能不能把它擺正,能不能擺正!”
那兇神惡煞的樣子,好像是要吃了我。
于是,我乖乖地按照她的要求轉換過來,她立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我暗自慶幸,幸虧你的Wendy老師知道是你的秩序感在作祟,按照你的要求來,不然接下來是一場“車禍”現場呀!
教育思想家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指出,兒童總是通過物體的外部秩序而認識他周圍的環境,并理解他自身與環境的關系。
她揭示了幼兒出生到6歲都有秩序敏感期。
當環境處于雜亂無序時,東西沒有按平時的位置擺放,蘋果被媽媽分成兩半,
爸爸用了媽媽的手機等等,小孩就會煩躁,通過發脾氣,哭喊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瑞士哲學家阿米爾也說,秩序意味著光明和安寧,意味著內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類最大的需求,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當環境有序時,孩子內心會平和安靜。
尋找內心的安全感
那你可能要說我的孩子不是幼兒呀,現在已經讀小學了,還是這樣。
在情緒的冰山下面,是他們在尋找內心的安全感。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指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李玫瑾也說,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感是生命的底色,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安全感的孩子,性格溫和,樂觀自信,獨立堅強,做事不急不躁。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用最原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大哭大鬧,有時候會用一根筋形式來引起外界的關注。
二
一根筋孩子的“高光點”
雖然一根筋的孩子令老母親氣得心肌梗塞,但是......
在2016年2月16日,俄羅斯新聞網報道了一項科學家實驗,一根筋固執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700名12歲的兒童參加了這次實驗,科學家對他們的性格進行觀察記錄。
一直跟蹤到40年后,研究結果是:那些經常跟家長對著干,固執一根筋的孩子長大后賺了更多的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一根筋的孩子更執著地追求他們的目標,不達目的不罷休。是不是老母親松了一口氣,我那偏執的崽還是有前途的。
除了執著專注外,他們意志力更強,更有主見、更能獲得一番成就。
哇,老母親這次心花怒放呀。該不是騙我開心的吧。
是的,不騙你。
“一根筋”的梵高創造了天價的作品,《加歇醫生》8250萬美元,《藍色鷲尾花》5390萬美元,《沒有胡子的自畫像》7150萬美元。
“一根筋”的拿破侖一手建造了法蘭西帝國。
三
那如何面對和合理
引導一根筋孩子呢
雖然一根筋的孩子意志力強,做事專注,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一天來個五六次,我們的小心臟哪里安放。
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演員孫儷分享育兒經驗講到,在家里,她只告訴孩子一次桌角危險,小心碰到,離桌角遠一點。
后面就不會去提醒,就讓他們自己去碰,碰到了就痛,他們自然知道那里危險了。
孫儷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做完這件事的后果,知道痛了就會注意桌角危險,自然遠離桌角。
面對孩子固執一根筋,一定順從他,讓他去做。只要無關乎生命安全的事情,就讓他去做。
順應他的情緒,不要跟他對著干。會弄得兩敗俱傷,何苦呢?讓他們自己去領悟“吃一塹長一智”。
前段時間天氣變冷,我們家8歲的兒子突然不知道哪個筋不對,他要穿短袖。
我告訴他降溫了,很冷,他依然我行我素,要穿、堅決要穿。
那只能讓他穿,穿了兩個小時后,人家自己冷得鼻涕直流,自己默默地去找衣服穿。
老母親在一旁開心地靜靜的觀摩,哼,不聽老人言吧。
父母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在面對一根筋孩子的時候,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守住自己的邊界,不要受孩子的暴躁固執情緒的影響。
心里默念“是親生的”“暴雨過后是彩虹”.....
穩定自己情緒,了解孩子背后的需求,尊重接納孩子,上前擁抱,接納,轉移目標等來慢慢緩解孩子的情緒。
開拓多種思維模式
一根筋孩子,一般都是一條路走到黑,思維比較單一、固化。
平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比如:運動會比賽沒有獲得名次,小孩一直在自責為什么沒有獲得名次?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進入了一個死胡同。
我們先接納他的傷心的情緒,理解他想獲得名次的心情,獲取他背后的正向能量積極進取。
等他情緒穩定后,慢慢地引導,為什么沒有獲得名次?
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通過這次失敗,從中得到什么經驗教訓。
是不是平時沒有去投入多的時間?
如果投入了時間是不是方法不對?
比賽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促進同學之間友誼,名次?哪個更重要呢?
慢慢地一步步引導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給予充足的愛和安全感
愛和安全感是孩子走向幸福的通道。
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不是用數量來計算。
尊重孩子,不壓制他們的需求,讓他們積極參與日常的活動。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先做好自己,關愛自己,愛滿則溢,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愛。
做父母也需學習,學習了解兒童的心理規律,順應孩子的規律。
做孩子人生路的指導師,更好地陪伴一根筋的孩子,
作者:麥向葵 教育工作者,育兒育己,向下扎根,向上成長,期待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