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時間,佛山順德警方接到一個特殊的求救電話,一位郭女士說自己的女兒逃學出走了,怕孩子有危險,只能報警求助。
苦苦找尋6小時后,孩子爸爸在一個工業區附近找到了女兒。
后來在民警的調解下才知道,原來女兒對媽媽強行剪短她的頭發很不滿,覺得頭發很難看,早上到了學校門口不愿進去,賭氣掉頭就走了。
在民警的勸解下,女兒和父母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后才回家。
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為孩子的安全擔心起來,幸好后來安然無恙,只是簡單地批評教育。
對此事,網友們最多的評論就是:要尊重孩子,現在的孩子已經對自己的發型美有要求了。
俗話說,鳥兒需要羽毛的美,魚兒需要麟甲之美,人需要裝飾之美。
頭發是人外貌的一個重要部分,發型影響一個人的整體審美,父母都要定期去做發型,何況小孩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更不分年齡,孩子也需要父母尊重他們的審美觀點。
父母想要對孩子的發型做出改變的時候,需要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對美的獨特理解。
2
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并且生活在物質充盈的環境中,不免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并去模仿。
有一位2歲的小寶寶,平時看到媽媽化妝也忍不住想要嘗試。
有一天,趁爸爸在做飯,媽媽拿快遞的時候,她偷偷地拿了媽媽的整瓶粉底液,全涂在自己臉上了,真是讓人崩潰又好笑。
除此之外,像黃磊二女兒,偷穿媽媽高跟鞋,拿媽媽指甲油來涂,這是很多孩子小時候都偷偷做過的事吧。
我女兒和兒子有一段時間也是,他們經常拿我的高跟鞋或者涼鞋來穿,然后兩個人在我面前晃來晃去。
網友們都開心評論起來:我做過……
雖然好笑,但卻是孩子童年心中的美好回憶!
愛美的多妹,更是把弟弟也都帶來一起美美的,幫弟弟也涂上指甲油,雖然涂的不好看,但是弟弟胖胖的小手,讓人覺得超可愛。
美麗的身材靠衣裝,美麗的容顏靠美容,有時候美麗也需要外在的東西襯托之下才會顯得越來越美。
請允許孩子發現美和追求美吧!
3
孩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個審美敏感期。
審美敏感期是指發生于2.5~5歲之間孩子的審美行為趨向,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了濃厚興趣。
孩子天生就有對美的追求,父母要尊重和理解孩子這一段時間的愛“臭美”行為,逐漸引導孩子。
如何保護孩子愛美的心,讓孩子在審美期健康發展呢?
首先, 孩子的穿衣打扮盡量讓孩子做主。
一般的孩子2歲多的時候,就已經對自己的發型和服飾有要求了。
比如,剪發前最好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看孩子是否愿意。
同樣的,給孩子主動選擇的權力,每天睡覺前,讓孩子選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對于化妝,媽媽不妨買一些兒童專用的化妝品,給孩子試試。
有些東西讓孩子嘗試過之后,他們就沒有那么壓抑,那么渴望,不再吵鬧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禁果定律:越是被禁止的東西或事情,越會對它產生好奇和關注,內心充滿了窺探的欲望和嘗試的沖動。
孩子對服飾、發型等美的追求,不會因為你的壓抑而去忘卻。
反而適當的,在安全范圍內的事,讓孩子親自去試試,試過之后就不會那么執著了。
試過之后,孩子們就會覺得,原來剪發、化妝、挑選衣服等事情,也就是這么一回事而已。
其次,讓孩子認識到其它事件的美。
知乎上有位爸爸關于孩子愛“臭美”的回答很有意思。
他說:愛美就是美啊,干嘛用“臭”來形容美?只要加以引導就好啦,引導到愛運動的美,愛繪畫的美,愛攝影的美……引導到愛學習美等等唄……是好事吶。
這位爸爸的話讓人深受啟發,除了發型、服飾等外在美之外,美在生活中各個事件中還有不同的定義。
作為父母還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身邊不同事件的美,接受美的不同定義。
例如:愛繪畫的人很美,畫出來的畫也可以很美;
愛攝影的人很美,拍出來的畫也可以很美;
愛學習的人很美,學習本身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愛運動的人很美,運動本身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讓孩子發現不同事件的美吧!
美不是單一的服飾發型美才是美,它是可以多彩多樣的。
第三,讓孩子發現每個人的心靈美。
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的時候,跟她一起出來的還有一個男孩子,膚色比一般的孩子都黑。
但是這男孩子很有禮貌,見到我都會微笑地叫我一聲“阿姨”!
回家路上,女兒突然說:媽媽,那個新來的同學很丑啊!
我說:就剛剛那個男同學嗎?
女兒說;是的。
我一愣,趕緊說:你同學很有禮貌呢,有禮貌的人也可以是很美的哦!下次不要隨便就說人家很丑哦!
女兒好像明白我說的意思了,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契訶夫說過,人應該一切都美。包括容貌、服裝、心靈和思想。
小孩子很容易直觀地,從外貌上判斷一個人的丑和美,那是孩子的心智還沒發育成熟。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加以糾正,長大了就很容易以貌取人,有時候還會語言攻擊別人,影響人際關系。
4
董卿說,小時候爸爸對她很嚴格。
發現她有一段時間很愛照鏡子,就不讓她照。
還不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
每到寒暑假就讓她一定要去打工賺錢。
爸爸這樣的做法,讓董卿一度陷入自卑,缺乏自信。
即使現在成了著名的主持人,自卑感還是時常伴隨著。
其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美行為,并沒有持寬容的態度,對孩子的愛美行為不斷地打擊。
例如,看到女兒穿了一條新裙子,在一旁的爸爸會忍不住調侃:真丑,你穿著不好看。
本來興高采烈的女兒會不禁黯然失色,驚慌失措。
孩子會覺得是我錯了嗎?真的不好嗎?
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自信。
不僅這樣,有時候看到兒子畫的畫,又說他畫得丑……
每件事都這樣打擊孩子,孩子會很不高興,心里會有一種壓抑的感覺。
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們不僅能夠執著地追求美,而且能夠敏銳地發現美、自覺地創造美,那么,不僅他們自身會變得更加完美,而且整個社會、我們周圍的一切,也都會變得更加完美。
愛美的孩子會覺得更加幸福愉快,生活中會懂得創造更多的美,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如果每天都心情愉悅,人做事就會更加積極自信,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會一直伴隨,人的幸福感也會不斷提升。
為了讓孩子未來成為一個自信幸福的人,請保護他們幼小的愛美之心吧!
作者:錢錢,愛寫字,愛畫畫。我可以沒有生活過,但不妨礙我觀察別人生活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