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看西游第2481期)
文/范泛記書
眾所周知,唐僧最庇護豬八戒,不管犯了什么錯誤,都會原諒他。
不過,唐僧本來就是膽小怕事之人,豬八戒與孫悟空鬧矛盾時,他自然和稀泥。唐僧的膽小是全方位的,不僅怕妖怪、怕壞人,更怕官府、怕帝王,甚至還怕女人、怕孩子。
面對這也怕那也怕的師父,孫悟空表示很無奈。他最大的奢求就是希望師父能雄起一把,像個男子漢一樣豪氣滿身。但可惜的很,大多數時候的唐僧都是唯唯諾諾的,謹小慎微到病態程度,令人痛恨。
但是膽小的唐僧也是有成長進步的,快走到靈山腳下時他就憤怒了一會,甚至大打出手,儼然換了一個人,全不似他往日風格。
故事還要從天竺公主說起。這天竺公主本是月宮玉兔所變,她守在去往靈山的必經之路上,專等唐僧送貨上門,打算與其成親,采了老和尚的十世元陽。為了達到目的,玉兔精拋繡球招婿,一球就打在了唐僧頭上,就跟他娘當年相中他爹一樣。
碰到這事,唐僧大驚失色。按著他的主意趕快跑路逃婚算了。可孫悟空不干,愣是勸師父進了皇宮見了國王,將婚事假意應允,其目的在于查看公主是不是妖精。
唐僧無奈,只好被迫進宮,徒弟們也跟著沾光吃上了國宴。要知道,唐僧“被婚姻”的事兒有好幾回,意見最大的卻未必是當事人,而是他那色心未泯的二徒弟豬八戒。在女兒國,在無底洞,豬八戒都曾對師父“艷遇”冷嘲熱諷,說了若干狠話。這次也不例外,八戒酒足飯飽后便呆性大發,在座上叫嚷道:好快活!好自在!今日也受用這一下了!卻該趁飽兒睡覺去也!”唐僧見他失禮,便上前斥責,說他這般叫嚷會令國王不快。誰知八戒犯了呆性,竟然當眾頂起嘴來。
這可惹惱了唐僧,長老叱道,教:“拿過呆子來,打他二十禪杖!”老唐這回可不是說說而已,書上寫的明白:行者果一把揪翻,長老舉杖就打,呆子喊叫道:“駙馬爺爺!饒罪饒罪!”由此我們得知,這一回唐僧不僅動怒而且動手,全不像以往軟棉懦弱那樣。
可能有人會說,唐僧這是窩里橫,只敢拿徒弟出氣。唐僧的確會拿徒弟出氣,但縱觀整部西游記,實難見到他動手打人的時候。況且,唐僧打的是豬八戒,這可是他非常信任甚至經常會放縱一把的徒弟。
其實唐僧痛打豬八戒也是咬著牙打的,他實在是忍無可忍,究其根本還是老豬剛才那句話刺痛了他:“沒事沒事!我們與他親家禮道的,他便不好生怪。常言道:‘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大家耍子,怕他怎的?”
看似豬八戒胡說八道,但聯系上下文,他這話未嘗有假。因為在宴會上,唐僧曾以“春夏秋冬”四季為題作詩,詩中別有一番意味,比如“黃鸝紫燕啼宮柳,巧轉雙聲入絳幃”,再比如爐燒獸炭煨酥酪,袖手高歌倚翠欄”。這字里行間透露出一股風流才子特有的情思,以至于天竺國王聽了大喜,覺得唐僧動了凡心要踏踏實實給自己做女婿了。
老國王能聽出唐僧心思,孫悟空等人自然也感覺的到,但唯有豬八戒城府太淺,忍不住當眾戳破,結果搞得唐僧太過難堪,這才導致其罕見發怒,甚至不惜破戒打人。
就在馬上到達靈山修成正果前,吳承恩竟讓唐僧大打出手,這不得不說是精心編排,充滿了諷刺啊。
不知大家如何看?
前往“蝸牛看西游”公號,可看到相關文章《豬八戒的師父是誰?比菩提祖師地位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