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法小援推出特別策劃“勞動最光榮 關愛農民工”系列文章,以勞動爭議類的法律援助案例,為農民工支招獻策,規避陷阱,遠離職場不公平待遇。
★
外賣騎手送餐摔倒骨折
劉某是一名外賣騎手,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2019年5月,劉某在送餐途中摔倒造成腿部骨折。出事后,公司對劉某不聞不問,不為劉某申請工傷認定,也不愿支付醫療費用。
于是,劉某來到石景山區法律援助中心尋求法律援助。因劉某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石景山區法律援助中心批準了劉某的法律援助申請,并指派北京市方正律師事務所承辦該案,由李弘晟律師具體辦理 。
★
律師代理思路獲受援人認可
李律師接受指派后,立即約見了劉某了解案件情況。劉某介紹,他入職的是A公司擔任騎手,而A公司沒有為其繳納社保。出事后,該公司對其置之不理。
李律師對現有的證據材料進行了分析梳理,提出了自己的代理思路,得到了劉某的認可:
首先,劉某是在工作期間受傷的,摔倒應被認定為工傷。確定工傷的前提是需要認定劉某與A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其次,A公司應支付申請人劉某工傷期間的醫療費等費用。由于A公司未依法為劉某繳納工傷保險,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而該公司未給劉某繳納社會保險,應當支付劉某相應的醫療費用。
再次,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A公司應支付申請人劉某受傷治療期間的工資。
最后,A公司應支付申請人劉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規定,劉某已向該公司提出辭職,可要求A公司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同時由于該公司未依法為劉某繳納工傷保險,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劉某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也應由A公司承擔。
★
A公司無視賠償請求
外賣騎手取得有利結果
李律師搜集相關證據后,通過仲裁、訴訟確定了雙方存在勞動關系,隨后劉某申請了工傷認定與勞動能力鑒定。2020年7月,劉某收到工傷認定與勞動能力鑒定,鑒定結論為:劉某符合職工工傷與職業致殘等級九級。
鑒定結論已出,但A公司對劉某的賠償請求仍置之不理。劉某無奈又提起了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六個月的停工留薪工資、九級傷殘對應的9個月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及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等費用。李律師的代理意見被仲裁委全部采納,最終仲裁裁決A公司支付劉某各款項共計224241.88元。劉某一案并非一帆風順,經歷兩次仲裁、一次訴訟后,最終取得了對劉某有利的結果。
法小援提示
勞動者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
在工傷賠償案件中,確認勞動關系是案件的前提和關鍵,只有確認了勞動關系,才能進行工傷認定與勞動能力鑒定,之后才能主張因工傷產生的相應補助金或賠償金。
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繳納社保
按照規定繳納社保,勞動者在發生事故后可享受工傷待遇,相關費用由社保基金支出。用人單位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勞動者一旦發生事故被確認為工傷,相關費用將由用人單位自己承擔。
勞動者注意查詢用人單位資質
勞動者在入職前可以通過官方渠道查詢用人單位資質,避免遇到皮包、空殼公司。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用人單位是否有被列入失信名單等。
發生工傷事故后保存證據
發生工傷事故后,勞動者應注意固定相關證據。工傷認定的期限非常關鍵,應盡早申請。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勞動爭議而引起的糾紛,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來源:北京掌上12348